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6|回复: 2

探秘以色列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8 0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知我要去正值阿以纷争不断的以色列,家人与朋友都为我捏了把汗:怎么敢去这种地方?其实,我也并非吃了熊心吞了豹胆,据我的行前侦察,我们几乎天天在电视里看到的扔石块、炸弹爆炸的场面,其实离大多数以色列人的生活很远,对于一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碰到这种事情的几率,就如同在公路上碰到一起交通事故一样。

  ■游以色列,《圣经》做参考书

  去以色列,用什么书做参考最好?毫无疑问,那便是《圣经》。

  在以色列旅行,几乎每一个地方都与《圣经》有关系:地中海边的凯撒利亚、加利利湖、约旦河的源头、死海、旷野中的遗迹、圣城耶路撒冷等。当以航由北京至特拉维夫的飞机在夜色中降落后,我们便已从这个以色列最大的现代文明城市的灯火与建筑中嗅到了宗教历史文化的气息。

  为我们做导游的张玲玲女士,曾在希波莱大学修过宗教文化的课程,对于《圣经》文化非常精通。每到一处,她都能从历史与宗教的角度做详尽的讲解。每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她都会很兴奋地从《圣经》中为我们找到答案,有时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我惊诧于她引经据典时的倒背如流与滔滔不绝,故而尊其为张老师。



 
 ■漂流在约旦河上

  由于干旱,约以两国的母亲河——约旦河上游的水量已少得如同一条小溪。不过对漂流者来说却比较合适,可以悠然地享受一番。基布兹人在此开辟了漂流的水上项目,全长约四公里。若一直漂下去,即可至加利利湖。漂流在国内司空见惯,但在这里却非同一般,因为这毕竟是大名鼎鼎的约旦河,也是《圣经》中记载的耶稣受洗的地方。

  漂流的河段两岸为树林掩映,我们不时看到有旅游者开车至此安营扎寨,尽情享受假日的那份悠闲。有垂钓者、有烤肉者、有穿着三点晒太阳者,也有随着汽车音响强烈的节奏舞动腰肢者。看我们漂过来,他们纷纷冲我们摆手打招呼,并摆出各种姿势冲着我的镜头,嘴里叫着:拍一张,拍一张。

  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我不仅仅是漂流在一条河上,而是漂流在由许多人营造的一种氛围里。你很难想象,由于位于格兰高地和黎以边境,这样的氛围会被炮火所侵扰。

  ■从格兰高地到约旦河西岸

  ——穿越危险绿色线

  在以色列的地图上,许多路段以绿色线标出,表明那里经过阿拉伯人聚居的A区或B区。由于阿以冲突,在这样的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会有遭受枪击的危险。凡是通过这样路段的车,均尽量以高速行驶,以求快速通过。因而,许多交通事故由此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8 0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前一天去约旦河上游的途中,便经过一段B区绿色线。当张老师讲起几天前刚有一辆车在此遭枪击时,车内的气氛多少有些紧张。大家都瞪着眼睛冲左边山坡上的B区张望,构造简单的白房子丛中有绿色的房顶出现,高高的铁丝网一直从山坡上拉到公路边,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土地上,阿以之间既共同生存又互相敌对的状态。




  在我们漂过约旦河之后,我们赶往著名的加利利湖,在《圣经》的记载中,耶稣曾在此传经讲道,以五饼二鱼使数千人充饥。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几个与耶稣有关的纪念遗址之后,我们继续一路南下,左边是格兰高地,右边是湛蓝的加利利湖。正想昏睡之间,张老师又开始兴奋地讲起了当年以军从加利利湖攻上格兰高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军事战例,自然也少不了与《圣经》发生联系。从车窗向外望去,高地上时而会看到以军的了望点,时而会有红顶的房子出现,那是犹太人在格兰高地的定居点。

  当加利利湖在我们身后时,约旦河又出现在我们左边,河那边是约旦,这边当然就是约旦河西岸——因阿以冲突而闻名。我们的车沿着约以边境的公路向南直奔死海。约旦河的河谷深深地凹下去,根本看不到水面。不时会有以军巡逻车在并行的一条边境公路疾驰,在用望远镜确认我们的身份后,他们以同样的速度与我们并行,并冲我们挥手。

  接近耶利哥(A区)时,张老师告诉我们,司机要在前面找个地方洗洗脸,喝点咖啡,以便在下面的路段中能集中精力。我们猜测前面又是绿色线了。

  在一阵风驰电掣之后,张老师才对我们讲,这段路,下午五六点之后很多车就不敢过了。

  从耶利哥到耶路撒冷的路已被禁止驶入,只有挂绿牌(巴方车辆)的车在过往。所有通往耶城的黄牌车(以方车辆)都要绕很大的一个圈子。




  ■死海——

  会游泳的不一定会漂浮

  低于海平面400米的死海是地球上陆地的最低点,这一点,我是用耳朵体会到的。当汽车从死海沿公路爬升到海平面的标志时,我的耳鼓膜感受到了如飞机升空时有的那种压力,马上以一个吞咽的动作克服。

  由于阿以冲突,到死海的外国游客数量锐减。在我们本打算抹黑泥的一个基布兹海滩,我们只看到一对以色列的金童玉女在抹黑泥,海滩边遮阳篷下的沙滩椅空空荡荡。

  我们的黑泥浴是在死海边的度假酒店完成的。这是一种具有治疗关节炎的保健作用的黑泥浴,被加热到37℃以上的黑泥被抹到四肢及背部,然后用一层塑料膜将身体裹起,外面再加裹一层毛毯。自己的身体头一回被人如此结实地裹起,脑海中不禁掠过电影中某些恐怖的镜头。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8 06: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死海上漂是另一个必做的项目。张老师提醒我们由于海水盐分太高,要尽量保持头在水面之上。在我的想象中,漂在死海上是件很容易的事,可当我真的身在其中时,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保持身体平衡也需一定的技巧,不然,在水里瞎扑腾,眼睛和鼻子就要饱尝海水的苦涩了。我是在浅水处开漂的,当漂到深水区时,我有想把身体立起再游回岸边的想法,可我发现做到这一点很难,我发觉我没有办法立起来,扑腾了几下。我放弃了,用手轻轻地划回岸边。

  张老师教给我直立的办法:将双腿往身体收拢。我在岸边练了几下,很快就掌握了,终于才敢在深水区自由地享受漂浮的乐趣。

  另两位同伴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的泳技都不错,所以一上来就跃入深水,结果却游不起来,扑腾起很多水花。周围的老外们纷纷投来惊恐的目光。几经努力,俩人终于爬上岸,赶紧去冲淋浴。

  ■耶路撒冷西墙密道

  ——犹太人的良苦用心

  在安息日的最后时刻,我们进入耶路撒冷的旧城,目睹了在灯火照耀下的西墙下犹太教徒们祈祷的情景,西墙内圣殿山上的奥玛清真寺在夜空中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多少年来,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在围绕着对圣殿山所有权的不断地争夺,在冲突中共存:阿拉伯人在城内圣殿山上的清真寺祈祷,犹太人则在西墙祈祷。这段西墙长约80多米,其北部还有400多米的城墙被深埋在地下,上面是阿拉伯人的房子。

  为了证明对圣殿山的所有权,犹太人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沿着西墙根秘密地挖了一条暗道,这就是今天的的西墙密道。

  走入昏黄灯光照射下的密道,我仿佛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圣城:由巨大石块建成的城墙地基清晰可见,其中最大的一块基石竟然重达500多吨;耶稣时代的街道与水井记录圣城在公元前后的繁华。我们看到有些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密道里祷告,那是为了离圣殿山更近。

  密道被保护得很好,其中的一些演示设备极为先进,由此可以看出犹太人的良苦用心,他们只想证明一个事实。

  ■开着吉普穿越沙漠

  比起中东的其他国家来,以色列的地下没有一滴石油,可他们的沙漠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少,因而,开着吉普穿越沙漠是一定要体会的项目。

  我们要穿越的沙漠就在死海的边上,一位叫爱伦的沙漠旅游专家带我们进入了一条叫做“面粉谷”沙漠峡谷。峡谷中的土质如面粉般细腻,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演化而成的,有的断面如夹心巧克力,那是地震与年代的记录。


  爱伦为我们展示的一项绝技是穿越近百米的漆黑山洞而不碰壁。我们听着跟天方夜谭似的,只好瞪着眼睛跟他走。其实,瞪着也是白瞪,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可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还得绕来绕去,心里老担心脑袋撞到壁上,就不由自主地把眼睛睁大,睁大。直到看到前方出现光亮,脚底下才踏实了。

  爱伦说,这个洞,他数不清到底走过多少遍了。他说,人在黑暗中,自身的警觉系统会调动起来,因而不用灯光也可在漆黑的山洞里辨别方向。几百万年前,生活在山洞中的人类祖先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我们的吉普从峡谷跃上平原,一路飞奔,迎着汹涌的热浪。吉普车上的温度计指针,已超出了50℃的上限。

  远远地,一架以军的直升机在进行训练,荡起阵阵狼烟。


摘自《北京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5-6 05:45 , Processed in 0.0766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