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82|回复: 61

【转帖】从上海一、二号线地铁看中、德设计师的差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6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京深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发表于 2006-9-16 1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不怎么喜欢站台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2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umfc]其实我不怎么喜欢站台门。。。[/QUOTE]

我也是。
在德国也没见到站台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的工业要比中国提早了100年,这一百年就是一百年的经验,在最开始没有哪个设计师完美的,他们总是在实际运用中总结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教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到最后,那些东西就变成了写入教科书里的知识了。就变成了定式。中国设计师不是不严谨,没有人会把事情想得半分之一百的周全,完美段时间能达到的。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其他的都是借口,想达到那种顶尖的水平不只是需要时间,而更需要的是广大人民的支持和理解。我不能说现在拿中国的技术和德国的技术来比有错,谁不想要个舒适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而我想说的是,比较的目的是认清差距,之后尽力把差距缩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言论完全乱说,作为在上海生活20多年的上海人,作为从上海1号线1期工程就开始坐地铁的徐汇人,我证明,楼主所说的各个二号线的缺点和一号线的优点均不属实。楼主明显崇洋媚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ncbi]楼主的言论完全乱说,作为在上海生活20多年的上海人,作为从上海1号线1期工程就开始坐地铁的徐汇人,我证明,楼主所说的各个二号线的缺点和一号线的优点均不属实。楼主明显崇洋媚外![/QUOTE]


楼上冷静。这是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扯淡。
我们与西方有差距,且很大,但差距不在这。
文中举的例子,任何一个学过工民建的人都懂。根本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何况很多例子分析得都不对。
最讨厌学文的人不懂装懂的指手画脚。 :t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3级台阶,地铁口的台阶不是每个都是3级

说到站台门,一号线有站台门吗?有也是最近才建的。4号线,s-bahn部分没有站台门,只有u-bahn有,德国自己的地铁又有多少有站台门的?我是没在德国见过站台门。

说1号线宽敞,我告诉你,1号线拥有上海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电梯设备的站,漕宝路站,站台估计也是最窄的,高峰根本就是人挤人。

转弯也是各个地方不同的,没有1号线转弯比2号线多的说法

至于装饰线,你自己看看德国的地铁站台有装饰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先生]扯淡。
我们与西方有差距,且很大,但差距不在这。
文中举的例子,任何一个学过工民建的人都懂。根本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tu:[/QUOTE]


人性化,人是主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4: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便便如花]人性化,人是主角。[/QUOTE]


: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先生]: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QUOTE]


像这种服务行业,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客人感觉舒适。有的时候不管技术含量多高,而在某些其他细小的地方疏忽了,客人感觉不舒服,那也是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5: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便便如花]像这种服务行业,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客人感觉舒适。有的时候不管技术含量多高,而在某些其他细小的地方疏忽了,客人感觉不舒服,那也是失败。[/QUOTE]

不要以为中国的设计师是白痴。
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最起码的要求。
换句话说,不是什么设计师的差距问题。明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台门是因为有段时间经常有人掉到或是跳到轨道里去才后来加的,德国人哪里会想象的到上海的地铁客流量会大到能把人挤下站台的程度?! :wunai: 。。。二号线也都是有金属线滴。。。
一味的给德国人脸上贴金没啥意思,不过德国有很多设施设计的确实比较周到,但是,德国人的工作效率也实在是低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5: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  “人性化”   打问号,
意思是,你对人性化的定义理解流于形式,
在这里,设计的缺陷(子虚乌有的缺陷比较),与人性化风马牛不相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5: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我是不想回的。
知道是转贴。觉得,这个耍笔杆子的糊弄不了那么多人。
看来,有必要对此文来个彻头彻尾的轰炸。 :mad: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6: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三级台阶。
建筑设计,第一要求。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地里情况,气候条件,诸如地震,水文资料,等地里材料。
上海的地质情况是不利于大多数建筑物施工的。
如果这些我们都不懂,哪里来的那么多高楼大厦,高架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6: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转弯口。
任何一个建筑物的设计都要考虑通风的。
反过来,又可以利用阻止风的流动。
这个也是建筑学的基本。
上海的地铁没有哪个口是冷气直往外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6: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装饰线”。
一条安全线也要往“以人为本”上面上靠。
我搭地铁的时候是有的,没见到有人维持。
在乘客实在拥挤的情况下,请人维持是有必要的,这才叫人性化,如果非要扯上人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6: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台宽度。
站台没拥挤到不舒适的程度。
就算是轨道运输,建筑业世界一流的日本,同样人满为患。
一条地铁线的造价,难道受那几平米的地砖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7: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先生]不要以为中国的设计师是白痴。
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最起码的要求。
换句话说,不是什么设计师的差距问题。明白吗?[/QUOTE]


冷静。

我把你的话理解为,差距不存在于设计师之间,而存在于不同的  最起码的要求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7: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安全门。
有必要安,就可以安上。这个不一定会在建筑图纸上反映。
建筑设计完成的时间比施工还要早上个三五年。
前期要经过地质勘探,项目论证,图纸设计,图纸审核,项目招标。。。。
等到全线开通,上海的人口变化是可能的。
由此,作者提到什么城市建设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的家乡十年前就在主干道全部铺上盲人道。还是二三线城市。
中国的城市建设确实存在弊端。
其中原因:1。政绩工程。
                2。自古以来城市建设模式的思维和居民生活方式有别于西方。
                      而人们的生活日渐赶上西方。
在欧洲而言,德国的交通复杂得笨拙。尽管,准点,快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7: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便便如花]冷静。

我把你的话理解为,差距不存在于设计师之间,而存在于不同的  最起码的要求中 。[/QUOTE]

我是写给大家看的,对你没什么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7: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先生]我对  “人性化”   打问号,
意思是,你对人性化的定义理解流于形式,
在这里,设计的缺陷(子虚乌有的缺陷比较),与人性化风马牛不相及。[/QUOTE]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感。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达到人物和谐。


人不就是为了寻求幸福而才去干着干那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7: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具有偷渡客性格的人总想着外国什么都好,所以认为外国怎么设计都对,国内设计师如果和外国一样叫照抄,如果不一样,那国内设计师就被扣上无知的帽子,肯定是外国的好,为什么不学外国的。

事实上,早就不存在这种所有技术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好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分析问题应该客观,不要先保有一个外国什么都好的想法。我始终是凡人,总有点民族情结,遇到这种偷渡客性格的人总忍不住会站出来说两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11-23 04:57 , Processed in 0.09806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