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eisskopf

【公告】德国脊柱临床和科研年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骨科诊疗常用技术

急救固定
【 急 救 】
原则是处理及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
1. 对外伤患者首先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如有休克,应首先救治。
2. 有活动性出血,须采取暂时性压迫包扎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如上止血带者,应标示时间,并应视情况每半小时~1小时放松一次。
3. 有开放性伤口,局部应先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毛巾包扎,以减少污染。
4. 情况不详时,不要盲目整复,保持伤员原来姿势护送到医院。
【 固 定 】
基本原则为固定损伤部位的上下关节。
1. 头颈部损伤时:用沙袋、米袋等物置于颈的两旁,作临时固定。严防头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旋转。
2. 单纯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悬吊于胸前。
3. 严重肩部损伤,在腋下先垫以软垫,然后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悬吊在胸前。
4. 肱骨骨折,可用夹板放于前后两侧,再将其固定于胸前。
5. 前臂骨折,前后方用夹板固定,背侧板应超过腕关节,防止前臂旋转,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6. 脊柱骨折,保持伤后姿势置于硬板床上,在悬空位置放进软垫,搬运时严防扭转或过屈、过伸腰部。
7. 骨盆骨折,病者仰卧位置于木板床,骨盆周围不应放置重物,尤其在腹部耻骨联合处,必要时在骨盆两侧放置较宽木板,作为临时骨盆兜,以起暂时保护作用。
8. 股骨骨折,用长木板,连同腰部平齐固定。
9. 胫腓骨骨折,用木板四块、在患肢四周放置后固定,或将患肢固定于健侧,搬运时可作适当牵引,减少疼痛。
踝、跖、趾骨折:局部绷带包扎,避免负重即可。

石膏绷带固定
【 包扎前准备 】
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
(1) 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 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 固定时注意事项 】
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 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 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 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 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2) 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 不明原因的高热。
9. 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 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牵 引 术
【 适应证 】
1. 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 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 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 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 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 牵引方法 】
1. 骨牵引: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1) 穿针部位:
1) 尺骨鹰嘴:肘关节屈曲90°,在鹰嘴最突出部穿入,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位于肱骨内上髁下方的尺神经。
2) 胫骨结节: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3) 跟骨:踝关节置于中立位,自内髁尖端和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穿入,注意勿损伤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4) 股骨髁上部位:内上髁内收肌结节上方一横指处进入,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动脉。
(2) 操作方法:
1) 放好体位,划好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 手术者在牵引针进出口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由皮肤直至骨膜下,助手固定患肢,皮肤轻向近心端牵拉。
3) 手术者用骨钻,将牵引针直接穿入皮肤,按进出口位置,垂直于骨干钻入。
4) 用酒精纱块保护针的进出口。
5) 安装牵引弓、牵引架,按所需重量进行牵引。床脚抬高。
2. 皮肤牵引。
(1) 先清洁皮肤,在牵引区涂上安息香酸酊,并在其未干之前贴上胶布。
(2) 贴于肢体之胶布应先备妥,粘贴时要平坦无皱折,胶布末端分2~3块,以使牵引力均匀分布在患肢上。
(3) 在骨隆起处用纱块或棉垫保护,可用长条胶布大螺旋形将两侧牵引胶布连接,但切忌环形缠绕肢体。
(4) 再用绷带缠绕二层,但胶布近端留1厘米露出,以利日后观察胶布有否脱落。
(5) 牵引端用宽窄适宜的扩张板。
(6) 放置牵引架,加上适当重量。下肢牵引时要抬高床尾。
【 持续牵引的注意事项 】
1. 注意胶布有无松脱,扩张板是否在适合角度,有否折断。
2. 经常检查牵引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3. 注意牵引绳是否受阻,注意牵引重量是否合适。重锤应离地面26厘米左右。
4. 注意牵引针出入口处有无感染,有否移位,每天用75%酒精滴在纱布上,以防感染。
5. 患肢牵引轴线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旋转,成角畸形。
6. 注意肢体皮温、色泽,有否血循环不良或神经受压现象。
7. 骨折或脱位病例,除上述各项外,还应注意:
(1) 每天测量、并记录肢体长度变化情况。
(2) 应按患者具体情况、不同类型骨折,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3) 视情况有规律地指导病人作肌肉运动及关节功能锻炼。
(4) 按术前或术后要求,及时调整牵引角度。
( 农绍友 )

小夹板固定术
【 适应证 】
1. 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2. 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 注意事项 】
1.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4. 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厘米。
5. 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脊柱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

l    脊柱滑脱的病因及分类
脊柱滑脱症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发病原因和解剖学特征可分下列几型:
(1)I型    先天性。
(2)II型     椎弓峡部崩裂性。
(3)III型     退行性。
(4)IV型     创伤性。
(5)V型     病理性。
(6)VI型     手术后滑脱,发生于手术减压切除过多的后方支持结构之后。
2    各种脊椎滑脱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2.1        先天性
2.1.1.     Ia型(1)较其它类型滑脱发生的更早;(2)滑脱严重;(3)病人多有严重的腘绳肌痉挛,但若伴有脊柱裂,神经情况多较好;(4)较其它类型更需融合。
2.1.2    Ib型(1)高度滑脱少见;(2)病人多因腿痛、背肌和腘绳肌痉挛和步态改变而求医;(3)L5水平以下的马尾常受压;(4)单纯融合,未同时减压,病人的神经症状恢复很慢,但可最终恢复。可在融合坚固后再行减压。
2.2    退行性
(1)少见于 40岁以下;但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在高龄者非常常见;(2)女性较男性常见;(3)可发生两型疼痛,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痛;(4)滑脱多不大于33%;( 5)严重的神经损害罕见,但可见垂足;(6)即使有坐骨神经痛,也无坐骨神经牵拉征;(7)多数病人勿需手术治疗。
2.3    峡部崩裂性
(1)罕见于5岁以前;(2)多在小学一年级时开始发病;(3)4%在7岁发生;(4)多见于11—15岁和少年运动员;(5)从事剧烈和强对抗性运动者可在青年期发生;(6)女性的高度滑脱发生率是男性的4倍; (7)多因腰腿痛而求医;(8)滑脱可在成年期明显加重,但极罕见;(9)> 10%的滑脱即使从事重体力工作也多不出现症状, 10%~ 25%的滑脱可引起某些症状,而> 25%多造成背痛;(10)L5椎体的楔变可增加出现症状的可能性;(11)矢状面旋转的增加较滑脱本身更容易引起身体姿态的改变;(12)即使高度滑脱也不致引起分娩问题。
3    滑脱进展的危险因素
  (1)年龄:越年轻就越容易进展。
(2)性别:女性的严重滑脱发生率较男性高4倍。
(3)存在脊柱裂:发生率略高。
(4)L5椎体楔变:L5的严重楔变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指征。
(5)S1前缘圆滑:S1前缘变圆也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指征,变圆的范围越向后,预后就越差。
(6)S1椎体前后径减少:几乎所有的严重滑脱病人的S1椎体前后径均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4.   脊柱滑脱症的治疗
4.1    儿童I、II型滑脱的治疗
4.1.1     手术指征     儿童脊柱滑脱症的脊柱融合指征如下:(1)症状严重并影响日常生活超过8个月;(2)腘绳肌严重痉挛;(3)滑脱进展;(4)对于非常年幼的儿童(7岁以下)的I度以上滑脱,尽管症状不重,但滑脱发展。
4.1.2     手术方法的选择   
     对于I或II型的滑脱,不论滑脱的类型、程度、是否有坐骨神经痛和神经损伤或腘绳肌痉挛,应予原位融合,不必减压。如果神经痛严重,可卧床3~6周,使疼痛缓解。对于少数马尾严重嵌压的病例,也应先行广泛融合,再行减压,因为先减压会使融合极为困难,难获牢固融合,除非同时或二期行前路椎间融合。融合病人必须用石膏背心固定,否则滑脱就可能进展。
4.2    退行性脊柱滑脱症
    现在,因退行性滑脱而求医较因其它类型更为常见,一般多可通过保守治疗解决其症状。但对于腰痛严重并持续不能缓解和并发马尾综合症及神经根压迫征者,手术是有益的。Renolds等对退行性滑脱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 (1)腿痛中70%为坐骨神经痛,30%是间歇性跛行;(2)41%椎管造影异常,每一例L4-L5滑脱的病人都是L5神经根受压而不是L4神经根;(3)滑脱度为2~13mm,平均4mm;(4)年龄、术前滑脱度。术后滑脱度和术后丢失度与疼痛的缓解无相关性;(5)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者预后差;(6)在术后2年滑脱仍可进展;(7)76%的患者髂嵴连线低于 L4-5间盘水平。退行性滑脱一般很少>I度,故多不需复位,手术的目的主要是缓解腰痛和解除神经压迫。Wiltse等认为在滑脱节段减压的范围不要过宽,有必要保留关节突,他主张所谓“中线减压”,即保留全部关节突。随访结果表明,中线减压后70%的病人结果优良,而完全减压者只有3O%优良。作者对38例伴有严重腰痛的退变性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椎体融合术,随访2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8年,平均3年5个月。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该例患者24岁,因退行性滑脱行L4-5椎体间融合,术后3个月下地活动,腰痛复发,经检查植骨断裂。二次手术在原位补充融合,术后卧床4个月,植骨融合,术后症状消失。本组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一例X线平片显示融合间隙不等宽,融合侧(左侧涧隙略高,外观无明显侧弯畸形。前路手术通过摘除间盘及撑开椎间隙,可减轻椎管内的压力,特别适用于因椎间盘膨出导致的神经根受压。该手术不宜用于严重的椎管狭窄。前路手术的最大优点是植骨充分,融合率高。本组病例融合率达 91%,再次手术后可达1OO%。尽管前路手术有损伤较大、椎管内减压不彻底,可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等缺点,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仍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为防止植物神经损伤,我们在术中到达椎体后首先在其侧方显露出交感神经干及其分支,避开交感神经干,用纱布球将植骨部位的交感神经分支推开,尽量保护其不受损伤,本组病例未出现性功能障碍的并发症。需要强调的是,一般认为植骨在三个月内可以愈合,本组随访显示,术后三个月正是植骨吸收、新骨尚未完全重建的时期,强度极低,如此期间在无保护的条件下过早活动,可能引起植骨断裂,因此,术后制动的时间应超过4个月。
4.3    成人椎弓峡部崩裂性脊柱滑脱的治疗
    椎弓峡部崩裂性脊椎滑脱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预防滑脱进展。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滑脱小于33%的患者处理原则如下。
4.3.1    无症状: 追踪观察,无需治疗。
4.3.2    腰痛伴轻、中度腿痛: 前路或后路融合。
4.3.3    严重腿痛:
    可有两种选择,(1)原位融合,不行减压,术后病人必须卧床3~6周,如果腿痛解除,则可以带单腿支具背心或石膏背心下床行走;(2)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健侧椎板及棘突间植骨融合术。主要症状为腰痛伴有一侧肢体放射痛或小腿外侧麻木、感觉减退、足背伸肌力减退,19例病人伴有间歇性跛行。采用局部麻醉,病人俯卧位,显露两侧椎板及棘突,包括患椎上下各一正常脊椎,对有症状侧行半椎板切除,松动的椎弓不要去除。切除棘间韧带,将棘突纵劈为左右两半,嵌入自体髂骨片,作棘突间植骨。正常侧椎板骨面凿成鱼鳞状,植人多量条状松质骨。术后卧床休息3—4个月,X线拍片显示植骨融合后开始下床活动。早期病例植骨取自髂前上嵴(术中需变换体位),近8年的病例采用髂后上嵴。植骨融合的范围要广泛,要包括椎板、关节突、横突和骶骨翼,植骨床要仔细地去皮质,植骨量要充分,以保证形成坚固的融合。如果植骨块过于薄弱或融合质量不良,以后在剪力下可能逐渐被拉长,使得滑脱继续发展,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甚至形成假关节,使得腰痛较术前更加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5    脊柱滑脱症的复位技术
    对于严重脊柱滑脱症(滑脱>50%),保守治疗多不能缓解顽固的腰痛、神经根性疼痛和畸形的进展,因此需要手术治疗,融合滑脱的节段,随着新型脊柱复位器械的出现,滑脱的满意复位才成为可能。复位有下列目的:(1)恢复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原位融合假关节发生率高,这是由于腰骶畸形存在,融合骨块处在张力带上,故不易愈合,即使愈合后因经常被拉长,使滑脱进展。畸形矫正后,植骨块处在压力下和内固定的稳定状态,可获得坚固的融合。(2)解除神经压迫。复位本身可以解除马尾和神经根的牵拉和嵌压,必要时可同时行减压术。(3)矫正腰骶后凸畸形的同时,可以改善胸椎前凸和腰椎过度前凸,解除疲劳和平背性疼痛,(4)恢复正常的矢状面曲线,使病人可以充分直立,改善外观。
5.1    Risser石膏复位
    Scahlietti提出,脊柱滑脱实际上就是腰骶部的后凸,因此在腰骶联合部施加伸展力可以达到复位的效果,然后用石膏维持固定。实践证明,牵引石膏的方法对后凸的矫正是有效的,但对椎体移位影响不大。Wiltse发现,对于骨尚未发育成熟的高度滑脱伴腰骶后凸的患儿
石膏复位的技术要点如下:(1)患者置于RISSER牵引床上,通过头和骨盆带牵引施加拉力。(2)过伸关节使骨盆旋转,腰骶角恢复正常。(3)对骶骨近端直接加压,使得伸展力通过腰骶关节。(4)Risser腋下石膏背心固定3~4周。(5)如果滑脱严重,可在融合并再用过伸石膏固定2周。
5.2    手术复位
    自1969年Harrington等首先报告应用哈氏撑开复位脊柱滑脱后,各种复位器械相继问世,如Knodt器械、Steffee、Roll-Calmille器械、CD椎弓螺钉器械和Dick器械等都用于脊柱滑脱症。复位手术的指征如下:(1)滑脱> 5O%,腰骶关节后突>45度;(2)有减压的指征;(3)骨质坚固;(4)外观不可接受;(5)病人生理发育成熟。高度滑脱(III度、IV度)多超过70%,这种病人的骶骨倾斜角大、L5骶骨前半曲度大、L5间盘增厚和纤维化、L5椎体后下缘骨赘形成,使得复位极为困难, L5椎体在骶骨上非常不稳定。因此,在手术复位时一定要注意下列几点:(1)必须要行椎间植骨或再次加强融合,长期随访材料表明,若不采取上述措施,常复位丢失严重。(2)L4椎体后方的大骨赘和坚厚的间盘必须切除,否则会影响复位,而且会在复位时出现“皱褶”而压迫神经。(3)并不是每个高度滑脱都可100%的复位的,在有些病例,完全复位可使神经根和腰骶丛过度紧张。所以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是很有必要的。(4)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术中失血。
5.3    改良DICk器械的设计原理及其在治疗脊柱滑脱中的应用
    对严重脊柱滑脱的病人,最理想的治疗结果是神经压迫的解除,脱位椎体的复位和滑脱段脊柱的融合。这三者中复位是较困难的。目前常用的Steffee器械虽有其优点,但复位效果仍不理想。其主要不足是:(1)缺乏对椎体的轴向撑开力;(2)插人脱位椎体的螺钉悬吊力不足,其悬吊距离也不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器械,其特点是:(1)保留DICk器械的纵向撑开功能,这样可使脱位的椎体和临近椎体间隙增大,解除相嵌(inlay);(2)在螺纹辊上嵌挂一个悬吊钩,用于安置悬吊螺丝并作悬吊时支点;(3)设计专用复位螺钉,其进入椎体部分为长度40mm,直径8mm的粗纹松质骨螺旋,椎体外部分为长度4mm、直径4mm的密纹牵引螺旋。手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神经减压后在脱位椎体及其上下相邻椎体的椎弓根各拧入一根螺钉,其中滑脱椎体上为悬吊螺钉,按Dick方法将两根螺纹棒与相邻上下椎体的螺钉连接固定,再将已与悬吊螺钉连接并用螺母固定的悬吊钩嵌挂在螺棍上。复位时,首先利用螺纹棍的纵向力撑开椎间隙,当确定前滑的椎体已不影响复位时,再逐渐拧紧悬吊螺母,提升螺钉使椎体后移,直至复位。然后确实拧紧各个螺母,在利用器械维持复位的基础上行横突间植骨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慢相睡眠和快相睡眠

人们的睡眠是由慢相睡眠和快相睡眠两种睡眠相互交替出现而组成的。在正常的成年人,一个夜间约8小时的睡眠时间内,这两种睡眠相大约要循环交替3~4次。那么,什么是慢相睡眠和快相睡眠呢?

  (1)慢相睡眠:又称正相睡眠和慢波睡眠,简写为NREM。科学家们在人们入睡时,利用脑电图、心电图、眼震颤图和肌电图等精密仪器进行测验,发现随着人们由清醒到思睡而进入睡眠,以及睡眠逐渐加深的各个阶段,这些仪器上即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变化,脑电图中正常的α波随着睡眠的逐渐加深而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完全消失,并且出现了每秒4~6次的慢波和每秒05~3次高波幅的梭形慢波,所以就叫慢波睡眠(或称慢波时相)。这时人们的呼吸变深、变慢而均匀,心率也变慢,眼睛是闭拢的,如轻轻扳开眼皮可以发现眼球轻微向上呈静止状态。这时血压比清醒时下降,全身肌肉松弛,但是肌肉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以看出睡眠的深度。因此根据睡眠不同的深度情况又将这个慢相睡眠时相分为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在思睡和浅睡两个阶段,因为入睡不久,睡眠不深,对外界的环境仍能保持一定的反应,所以容易因外界干扰而醒来,即使不醒来,也能保持一定的反应。所以有些人诉说自己“整夜未睡”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在这种浅睡中间仍能听到房子里钟摆的声音,就以为他整夜未睡,这就像我们平时听报告时打瞌睡或者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情况一样,报告人或老师说话的声音仍能听得到,但是他却在打瞌睡,确实是在睡觉。中睡和深睡两个阶段,又称熟睡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逐渐循序进行的。但一个人的睡眠可以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可以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比如前面谈到的打瞌睡,只是停留在思睡或浅睡的阶段,有些老年人的睡眠也可以只是停留在浅睡或中睡的阶段。一般由清醒到深睡约需80~120分种,接着便进入到第二个时相即快相睡眠。

  (2)快相睡眠:又叫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简写为REM。人们睡觉经过上述慢波睡眠时期以后,即转入到异相睡眠时相,这时从眼震颤图和脑电图上可以看出双眼球有每分钟50~60次的快速摆动,脑电波由慢波转为快波。这时人体的各种感觉功能比在正相睡眠时期更进一步减退,肌肉也更加松弛,肌腱反射亦随之消失,这些都说明睡眠程度更进一步变深。但是这个时期的血压却较慢波睡眠时期升高,呼吸也变得快一些而且不规则,体温和心率也较前阶段升高和加快。身体上有些部分的肌肉如面肌,口角肌及四肢的一些肌肉群可出现轻微的抽动,阴茎和阴蒂充血而可勃起。这种肌肉抽动的现象在婴儿更为明显,可以表现为吮吸、微笑、手足徐动或者短促发声等现象。科学家们还发现在这个时期,人的胃肠活动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也明显增加,孕妇腹里的胎儿在这个时期胎动也明显增多。所以人们的一些疾病如胃溃疡穿孔、脑溢血、心肌梗塞和婴儿出生多在夜间,道理就在这里。因此这个时期的情况一方面是表示睡眠更深,肌肉更加松弛,而另一方面,一些内部现象却变得更加活跃。科学家们进一步还发现:这个阶段不仅是睡眠的重要阶段,而且对整个的生命都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个阶段,体内的各种代谢功能都明显增加以保证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使神经系统能正常发育,而且也为人们第二天的活动积蓄力量。科学家们也发现:人们睡觉进入到这个阶段,也正是人们作梦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6: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补肾强精

(1)麻雀。它的肉、血、脑髓、卵,古人都作药用。麻雀肉微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还可“以起阴具,令人有子”。所以对于中老年人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小便频多者,经常吃些麻雀肉和麻雀粥,很有益处。麻雀的选择,以10月开始,正月以前,即冷三月食之最好。

  麻雀粥的作法:将麻雀5~10只去毛,剖去内脏,洗净后炒熟,然后放入少量白酒,稍煮,再加水,入米100g煮粥,待粥将成时,加葱白三支,再煮一沸即可。可供冬三月早晚餐或点心温热服食。性机能亢进者不宜多食。

  (2)韭菜。味辛、性温,有温中下气、散血、助阳、通便等功效。早在汉代成书,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中即指出:“草千岁者唯韭”。认为韭菜是寿命最长的菜,为“百草之王”。适用于胸痹作痛、反胃呕吐、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跌打损伤、痢疾、误吞异物等。用法:取50~150g,捣汁饮或炒熟作菜吃。阴虚内热及疮疡、胃疾均不宜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韭菜含有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

  (3)狗肉。食用黄狗肉为上,黑、白者次之。中医认为,狗肉有温补脾肾、祛寒助阳的作用。唐·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狗肉粥对年老体衰、阳气不足、畏寒肢冷、腰膝软弱、营养不良等症有疗效。制法:用250g狗肉,切成小块,少入生姜,同粳米或糯米适量煮粥。可供早晚餐或当点心吃,温热服食,尤以秋、冬季为宜。

  (4)松子。它是传统的强精食品。松子仁味甘香美,含75%的脂肪油,主要为油酸脂、亚油酸脂,以及蛋白质、糖类、磷、钙、铁、维生素E等成份。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滋补强精作用。

  松子在民间常用于中老年体弱早衰、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咯血、慢性便秘等。用法:每日取松子仁15~20g,研碎,用粳米100g煮粥,分两次口服。

  (5)泥鳅、蛇肉、猪耳、雄蚕、生姜和大蒜、生土豆汁、五味子、山药、桑螵蛸、牡蛎、蜂蜜、羊肾、羊睾丸、鸡睾丸等,也有良好的强精作用。

  以上介绍的具有补肾强精功效的食品,疗效确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2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氟马西林在诊断及治疗药物中毒所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氟马西林或氟马西尼(flumazenil)又称安易醒(anexate)即1,4-咪唑苯二氮,为水溶性苯二氮类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专一的竞争性苯二氮(BZ)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置换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类受体而拮抗苯二氮类的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及抗惊厥作用[1]。

  苯二氮类药物是急诊最常见的药物中毒原因之一,其代表药物有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等,虽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也可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合并症,需临床做出快速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本文旨在探讨氟马西林在诊断及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所致昏迷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代谢综合征全球大论战

最近几年,代谢综合征(MS)已被广泛认同是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超级重大卫生问题。理由如下:(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估计,世界人口的1/4有MS[1-2],这和美国第三次健康营养调查(NHANES Ⅲ)报告[3]的23.9%的患病率(美国人)甚相符合。(2)国际社会高度重视。首先是国际卫生行政指导机构,WHO于1999年率先提出了世界第一个MS的工作定义,2005年IDF也提出了MS的全球新的诊断标准[1-2]。同时,2003年初美国国会也将MS的核心问题,肥胖列入议案。另一方面世界另几大权威学术组组织,如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NCEP,ATPⅢ)、美国内分泌学院(ACE)、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和中国糖尿病学会(CDS)等均相继提出了MS的诊断标准,而且MS诊断也已编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版(ICD-9),编码为277.7。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夏秋,欧美两权威学术组织,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发表了一个以Kahn等[4]署名的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联合声明。伴随此声明,EASD的机关杂志Diabetologia还发表了Gale的题为“代谢综合征的神话”(The myth of metabolic syndrome)的编辑部述评,试图推翻代谢综合征。这不但是对MS的严重挑战,而且也是对支持MS的国际学术界的严重挑战。当然,这并不是说对MS的认识已经一致了,不可以争论了。相反,如同其他学术问题一样,在MS 80余年的发展史中不同观点的争论始终存在,但这次争论的性质显然有别于前。要害是MS到底存在不存在?联合声明挑战的核心论点是:(1)综合征应有固定征状及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或病因,而MS则否,广泛认同的胰岛抵抗病因说亦属可疑;(2)综合征的总危险性应大于其各成分危险性之总和,而MS则否;(3)所有诊断标准(定义)均缺乏科学性、严谨性;(4)MS预测糖尿病风险的价值不如糖尿病预测模型(Diabetes predicting model)8年预测值;预测心血管病又不如Framinghan危险记分。因此联合声明认为MS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是某些机构为了某种利益人为打造出来的,称其为神话,认为给千千万万的人贴上假定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的MS标签对患者、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呼吁临床医师和基层保健人员停止对MS一词的使用。不诊断、不处理MS,而是直接针对其各个危险因子,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等进行处理就行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学术界对此反应强烈,一场激烈的论战序幕已经拉开。提出代谢综合征的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纷纷“接招”。

    美国内分泌学院(ACE)与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立场声明[5],首先表明坚持以下基本立场不变:(1)维持 2003年关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诊断标准;(2)强调胰岛抵抗仍然是促发心血管疾病(CVD)和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因素,IRS的命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简单构架去支持代谢危险因子簇集的重要性;(3)坚持MS的诊断编码,即“ICD-9-277.7”;(4)在IRS的簇聚因子之间显然存在内在联系,即使IRS的病理生理尚未完全弄清,但综合征本身就意味着其未确定性(uncertinty),因此IRS的概念无论对临床医师或病人从应用方面来说都是十分有用的。希望医学界在此问题上进行一场健康的辩论。

    2005年10月,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AHA/NHLBI)也发表声明[6],称仍然坚持其ATPⅢ(2001年)对MS的诊断的标准[7]及2004年对ATPⅢ标准的修订声明立场。重申MS是产生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及T2DM内源性危险因素的聚集。它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个体组成成分亦有很大差异。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主要靶目标是戒烟、降压、降低LDL-C,而MS则位居其次。MS的一线治疗应为生活方式的干预,无效时才考虑药物治疗。2005年声明对其2004年ATPⅢMS的诊断标准又作了订正,同意IDF意见,更加强调腹型肥胖的重要性。

    最近,Zimmet和Alberti[8]代表IDF发表了题为:“代谢综合征,远非神话,而多为病因学之谜——IDF立场”的长文,与ADA/EASD两学会联合声明进行了激烈争辩,对其核心论点进行了逐一批驳:(1)综合征是一组病理征状,为提示某种病理基础的表征,而非一种疾病,综合征即意味着其病因学基础的不确定性。T2DM的病理生理不是也未完全明确吗?可有谁否定T2DM的存在呢?因此,以MS病因不确定而否定其存在是无科学根据的。再者,胰岛素抵抗,X综合征,IRS以及MS的概念已为糖尿病学界接受及应用多年,最近更为心脏学界,临床及基层保健人员普遍接受与应用,现在来反对它,不是在开倒车吗?(2)针对MS诊断标准阈值确定的随意性和不科学的问题,IDF提出阀值的决定本身就具有随意性,何况MS的成分中多为连续变量。如果挑战MS阀值准确性,那么ADA关于糖尿病血糖定义的阀值为何又定期修改?事实上MS的诊断阀值也在不断修改之中,例如最近IDF及ATPⅢ均将亚洲人的腰围阀值作了修改。(3)针对MS是给千百万人强加的病症之说,IDF反驳说ADA不是也给千百万强加上“糖尿病前期”的病症吗?(ADA已撤销糖尿病前期之谓)。(4)关于MS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性不优于其单个危险因素因而无用的问题,IDF认为Kahn等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将现有CVD危险因素加起来也只能解释50%的心血管危险性,而现有的治疗至多也只降低心血管危险的50%。这就是说,还有50%的其他危险因素未能解决,而MS就恰恰是这些其他危险因素之一,将来是否可以用MS作为专一目标进行药物治疗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对危险性的预报,文章还指出ADA/EASD误解了MS的临床用途,混淆了两种危险预报。MS用以预测CVD及糖尿病的长期危险性,而用以预测绝对危险是不完善的,后者尚需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确定。

    该文重申IDF立场:MS是临床医学中行之有效的概念。无论在立场上或MS诊断标准方面,IDF和ATPⅢ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坚持MS是保健人员用以检出和预防CVD及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方法。IDF为保健人员提供了防病的最简单办法,只测量腰围就行了。MS的一线治疗目前仍为生活方式干预。欢迎关于MS的争辩,但须具有效平台。ADA/EASD联合声明无视MS的存在,其结果会在卫生工作者中造成混乱局面,并有害于对MS的认识,妨碍研究和研究经费的筹措,削弱临床科学家的信心,贻误治疗,是一种短视的表现。分析MS发展史IDF和其他学者指出,两学会之反代谢综合征似有“领地保护”之嫌[8-9]。

    世界另两大组织,WHO及EGIR尚未见表态。此外,世界各地的学者也纷纷参与这场辩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有[10-11]。

    笔者的基本立场是MS在其病因、机理及防治等方面确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对它存在分歧意见不足为奇。但已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全盘否定。对它的重视,研究,防治是减少高危人群的CVD及糖尿病危险性,是好事,而非坏事。ADA的只单个地处理MS中的高血糖、、血脂异常等,而置MS于不顾等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过去我们走过的“单病种防治”的模式。,而防治MS的共同危险因素,如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尽管ADA否认)则能作到一网多防,收到既节约卫生资源,又获最大收益的作用[12]。

    上世纪40年代,当著名的糖尿病学家Joslin提出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假说时遭到当时一些学者的冷潮热讽,甚至攻击他是医学反动派。争论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1993年DCCT结果最终证明了他的论断的正确性。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希望这场大辩论健康发展,促进而非妨碍对MS的研究和防治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The IDF consensus worldwide defini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vailable at: http://www.idf.org/webdata/docs/IDF_ Metasyndrome_definition.pdf .Accessed Feb 26, 2005.
2.  Alberti KGMM, Zimmet P, Shaw J. The metabolic syndrome -- 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 Lancet. 2005;366:1059-1062.
3.  Frod ES, Giles WH. A comparison of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using two proposed definitions. Diabetcs care, 2003, 26:575-81.
4.  Kahn R, Buse J, Ferrannini E, Stern M.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ime for a critical appraisal: 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05;48:1684-1699.
5.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Reaffirmation of the 2003 AC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RS) Position Statement. Available at: http://www.aace.com Feb 26,2006.
6.  Scott M.Grundy,James I.Ccleeman, Stephenen R.Daniels,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 Statement. Circulation. 2005; 112: 2735-2752
7.  Expert Panel on the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JAMA. 2001;285:2486–2497.
8.  Paul Z. Zimmet,George Alberti, DPhil.The Metabolic Syndrome: Perhaps an Etiologic Mystery but Far From a Myth -- Where Does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Stand? Medscape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05; Oct11.
9.  Fogoros RN. Does metabolic syndrome exist? Available at: http://heartdisease. about.com/od/diabetesmetabolicsynd/a/metsynyn.htm. Accessed October 4, 2005.
10.  Cheta 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ime for a Critical Appraisal: 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Response to Kah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 29(1): 176-177.
11.  Priya Kohli, Philip Greenland. Rol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Risk Assessment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MA. 2006; 295:819-821.
12.  李秀钧主编.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第2章,第5节,P27-30,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草酸钙结晶在几种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草酸钙结晶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组织细胞中。在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细胞所含的结晶类型、形状及大小是比较稳定的,即结晶体在不同科、属的药材组织中,其形态、大小、分布等均有一定的差异。依据这一特征在显微鉴定中,可用于鉴别不同种、属的药材或作为未知药材分类检索的辅助依据[1]。

  1 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2,3]

  草酸钙结晶根据晶体性质的不同,分为四方晶系与单斜晶系两类,这是由于晶体中所含结晶水的多寡不同所致。四方晶系含3个结晶水,有方晶、砂晶、柱晶、簇晶等类型。单斜晶系含1个结晶水,多以针晶的形态出现,其形成的原因可能因细胞中常含粘液而较粘稠,结晶沉积速度快所致。草酸钙晶体不溶于水合氯醛液,也不溶于稀醋酸,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遇硫酸形成针状硫酸钙晶体。根据Pobeg-uin的形态分类法[4]将草酸钙晶体分为3类:(1)簇晶(包括莲晶、球晶、聚晶);(2)单晶(包括方晶、砂晶、菱晶及长、短径近似的晶体—);(3)针晶(包括柱晶、棒晶、杆晶)。

  1.1 簇晶:草酸钙晶体的形状为簇针形。其直径从2~190 μm,除存在于植物组织的薄壁细胞和细胞间隙中,还存在于厚壁细胞及糊粉粒中。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和细胞间隙的药材有广防己、大黄、白芍、赤芍、三七、人参、白芷、川芎、续断。簇晶存在于厚壁细胞和糊粉粒中的药材有楮实子、蛇床子、小茴香。

  1.2 单晶:草酸钙单晶包括方晶、砂晶。草酸钙方晶:晶体为方形、菱形、多面形、棱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晶体一般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的存在于纤维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形成晶鞘纤维;有的存在于石细胞和厚壁细胞中;或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晶体直径从数微米至70 μm。草酸针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的药材有木瓜、火麻仁、佛手、陈皮、青皮、香椽等。草酸钙砂晶:草酸钙晶体呈颗粒状,分散或聚集成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下列药材如:川牛膝、银柴胡、威灵仙、钩藤、枸杞子等。

  1.3 草酸钙针晶:包括针晶、柱晶、杆晶、棒晶,晶体呈针形、柱形、杆形、棒形、成束或分散于薄壁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晶体一般从数微米至25 μm。它分布于下列药材:巴戟天、苍术、半夏、天南星等。

  1.4 草酸钙混合晶体:草酸钙晶体2种或2种以上的晶型存在于同一药材的组织细胞中,晶体直径从数微米至112 μm。如簇晶+方晶:草酸钙簇晶和草酸钙方晶同时存在药材的组织细胞中,有远志、川楝子、酸枣仁、大枣等。

  2 利用晶体的存在与否作为显微鉴定药材真伪的依据之一

  2.1 三七与伪品的鉴别: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x.notoginseng(Burkill)Hoo & Tseng]的根,薄壁细胞中含水量草酸钙簇晶。伪品:(1)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薄壁细胞内无草酸钙晶体。(2)姜科植物莪术(Cureuma zedoara Rosc.)的根茎,组织细胞中无草酸钙晶体。

  2.2 天花粉与伪品的鉴别: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根,组织细胞内无草酸钙结晶。伪品:(1)葫芦科植物森鳖[Momoudica cechinchinersis(Loar.)Spreng.]的块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并与纤维形成晶鞘纤维。(2)萝科植物飞来鹤(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ex Wight)的块根,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3 利用晶体的形态不同作为显微鉴定药材真伪的依据之一

  3.1 广防己与伪品的鉴别: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 olochina fangchi Wu)的干燥根,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伪品: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的干燥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棱晶。

  3.2 人参与伪品的鉴别: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根茎,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伪品(1)商陆科植物商际(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针晶束。(2)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3)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L.)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4)紫茉莉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4 利用结晶体大小不同鉴定药材

  4.1 天南星与半夏的鉴别: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的块茎,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数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约63~131 μm,草酸钙方晶存在薄壁细胞中,直径3~20 μm。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草酸钙针晶存在于粘液细胞中,呈单束或散在,长20~110 μm。

  4.2 牛蒡子与伪品的鉴别[5]:牛蒡子(Arctium lappa L.)为菊科植物牛蒡白的成熟果实,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棕黄色的内果皮细胞中,直径6 μm~18 μm。伪品:菊科植物新疆大鳍蓟(Onopordon acanthium L.)的成熟果实。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棕红色的内果皮细胞中,直径6~10 μ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细胞凋亡刺激血管生成

组织生长和修复需要通过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机制生成新的血管。细胞死亡和血管生成有很大的相关性。Weihua等人研究了凋亡细胞(apoptotic cells)是否参与了血管生成的启动过程。当凋亡的肿瘤细胞(apoptotic tumor cells)与上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共培养时,原本不增殖的上皮细胞开始朝向凋亡细胞生长。当细胞发生凋亡时,其表面的固定负电荷(fixed negative charge)增加,这种静电作用(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会刺激上皮细胞的生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彩绘纹身毒素害人匪浅 频繁纹身可能诱发皮肤癌

德国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彩绘纹身所使用的材料中,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而且颜色越鲜艳的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越大。

  据德国WDR电台8月30日报道,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在手臂或额头等部位的纹身图案至少可以保持四五天。这样,纹身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可能渗入体内,而且越鲜艳的纹身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

  专家指出,这些纹身材料中的毒素可能导致皮炎及其他过敏症。有些纹身材料中的化学物质还可影响到人体激素的分泌。频繁纹身可能使皮肤存留大量的毒素,从而可能诱发皮肤癌。专家忠告青少年不要轻易尝试纹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免疫、血液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实验动物的种类繁多,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往往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在做动物试验时所需要检测的指标也各不相同,每个人掌握的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

    能到本版来的各位战友相信都做过动物试验,也检测过实验动物的指标,希望各位战友能将自己检测实验动物的各种指标时所使用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至于dxy能够将各位的实用方法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常用指标的检测方法!

    抛砖引玉:

一.体重的测量方法

动物体重的测量一般使用普通天平或电子天平等称量仪器,在称量前应禁食(不禁水),以减少食物对体重的影响。如果进行长期的实验时,应每隔7~10天称量一次。
小鼠、大鼠:称量可用普通的天平或者电子秤称重。
兔、豚鼠:可直接放在婴儿秤上称重,从婴儿秤圆形刻度盘上读取动物体重。
犬:经训练后可直接放在磅秤上称重。未经驯服的犬,先将犬嘴绑好,由实验员把犬抱起站在磅秤上称重,记下读数,减去实验员体重,即为动物体重。

二.体温的测定方法

动物体温测定可采用普通体温计(肛表、口表)或半导体温度计,为防止测定过程中动物挣扎,以至于挫伤肠壁或折断体温计,在测定前应先固定好动物。肛表测温可由实验者右手固定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观察读数。半导体点温度计在测定时可立即从温度表上读取温度数。
测定温度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  检查肛表水银柱是否已甩下来,半导体点温度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位。
(2)  环境温度对动物体温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8℃。
(3)  测量温度时应连续测定2~3次,取平均值。
(4)  插入直肠的深度取决于动物的大小,犬、猫、兔3.5~5cm,豚鼠3.5cm,大鼠、小鼠1.5~2.0cm。为了使插入深度一致,可用胶皮管套在温度计上,作为“限止环”。
(5)  每次测定时间要一致。一般体温计放入直肠内固定时间为3分钟,而每天测定的时间也大致一样,如第一次在上午测定,以后均应在上午测定。
(6)  防止有大便阻塞和动物挣扎造成直肠损伤及出血现象。
(7)  测定时尽可能使动物处于自然状态,勿使其过于紧张、恐惧。

三.脉搏的检查方法

检查犬、猫、兔等较大动物的脉搏时,先将动物略加固定,待其安静后,用右手伸入动物股部内侧,用手指按股动脉测脉率1分钟,计算每分钟脉搏次数。小动物的脉搏不易摸测,可直接在动物左侧胸部用手触及心跳最明显处,计数一定时间,算出每分钟心跳次数,也可用听诊器或专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此外,在测量时应排除温度、湿度、动物的兴奋状态、健康状况、特殊的生理状况等对脉搏的影响。

四.呼吸频率的测定方法

根据呼吸原理,动物的呼吸次数测定方法有人工记录法、气管插管呼吸描记法、鼻插管呼吸描记法、记录仪法(生理记录仪法)。
(一)人工记录法:测定呼吸频率前,首先必须使动物处于相对安静状态,然后以肉眼观察并记录呼吸的次数,一般要求记录1分钟的呼吸次数。
(二)气管插管描记法:按气管插管术插好Y型气管插管,然后将Y形插管的一端经橡皮管与玛利气鼓相连,即可描记呼吸,另一端可作为呼吸备用通道,若需人工呼吸时,将此端与人工呼吸机送气管相连,开动人工呼吸机即可进行人工呼吸。
(三)鼻插管描记呼吸法:将动物固定,插管连以橡皮管,将插管涂上液体石蜡后,插入一侧鼻孔内,用胶布固定。橡皮管的另一端与玛利气鼓相连,描笔将呼吸活动记于记纹鼓上。转动鼻插管的角度,使描笔的划线达到最大幅度。
(四)二道生理记录仪测定法:将张力换能器与记录仪和动物相连。经换能器导线输入记录仪,换能器弹簧经细线固定于动物体表一定位置,使细线牵张力适度。按测呼吸需要选择适当的灵敏度、时间常数、滤波后,将前置测量开关置于通的位置。按下走纸速度键,即可描记呼吸变化曲线。

五.尿液的检查方法

用清洁容器收集新鲜尿液,以晨尿为好,因晨尿浓度较高,易发现病理成分。
(一)  尿量检查
常用实验动物的尿量如下:
━━━━━━━━━━━━━━━━━━━━━━━━━━━
动物种类 尿量(mL) 动物种类 尿量(mL)
━━━━━━━━━━━━━━━━━━━━━━━━━━━
猕 猴 1 10—550 犬(4.5kg) 65—400
马 1 900—11 400 猫(2—4kg) 40—120
牛 1 1400—19 400 兔(1.5—2.5kg) 60—250
猪 1 900—3 800 豚鼠 15—75
山羊 700—2 000 大鼠 10—15
绵羊 900—1 900 小鼠 1—3
━━━━━━━━━━━━━━━━━━━━━━━━━━━
1 尿量增多 一昼夜尿量超过正常值范围,称为多尿。生理性尿量增多见于大量饮水或食含水分过多的蔬菜所致。病理性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
2 尿量减少 一昼夜尿量少于正常值范围称少尿。见于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尿色检查 正常新鲜尿液多为黄色或淡黄色,尿的颜色多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病理情况下可有以下变化:
1 血尿 呈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
2 血红蛋白尿 呈浓茶色或酱油色,镜检无红细胞,隐血试验为阳性。
3 胆红素尿 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
4 乳糜尿 为乳白色尿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三)尿酸碱反应 正常一昼夜混合尿液呈弱酸性,pH值为5.4—8.4。在酸中毒、发热时,尿液可呈较强酸性,可用pH试纸测定。

六.粪便的检查方法

粪便检查常用于了解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液、寄生虫卵或虫体等病理成分,并可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状态及粪便中有无致病菌。
(一)一般性状检查
1 颜色:黄褐、黑色、灰白、鲜红等。
2 性状:水样或粥样、粘液、脓样、血样。
3 气味:特殊臭味、酸臭、***臭。
(二)显微镜检查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用木签挑取少许粪便与生理盐水混合,涂匀,厚度适中。仔细观察各种细胞、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等。
(三)隐血检查 当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凡疑有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应进行隐血检查。
隐血检查时,将少许粪便涂于洁净玻片或滤纸条上,加1%联苯胺冰醋酸液及3%过氧化氢液各一滴。如无颜色改变为阴性反应;出现蓝颜色变化为阳性反应。根据颜色出现的快慢和深度,将阳性结果分为四级:立即出现深蓝色为(++++);30s内出现为(+++);l min内出现为(++);2min内出现为(+)。
正常为阴性,上消化道出血为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DNA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问题
原因
解决办法

DNA带模糊
  DNA降解
避免核酸酶污染

电泳缓冲液陈旧


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泳效果。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所用电泳条件不合适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30℃;巨大DNA链电泳,

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是否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DNA上样量过多
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DNA样含盐过高
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有蛋白污染
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DNA变性
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释DNA

不规则DNA带迁移
对于λ/Hind III片段cos位点复性
电泳前于65℃加热DNA 5分钟,然后在冰上冷却5分钟

电泳条件不合适
电泳电压不超过20V/cm;温度<30℃;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DNA变性
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电泳前勿加热

带弱或无DNA带
DNA的上样量不够
增加DNA的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琼脂糖电泳

灵敏度稍高,上样量可适当降低

DNA降解
避免DNA的核酸酶污染

DNA走出凝胶
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对于EB染色的DNA,所用光源不合适
应用短波长(254nm)的紫外光源

DNA带缺失
小DNA带走出凝胶
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
增加电泳时间,核准正确的凝胶浓度

DNA 变性
电泳前请勿高温加热DNA链,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

DNA链巨大
常规凝胶电泳不合适   在脉冲凝胶电泳上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韩科学家发现抑制或促进癌转移的蛋白质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内一个科研组发现了与体内特定蛋白质结合后可导致癌转移或抑制癌转移的具有 “ 双重性 ” 的蛋白质。因此,有望研制出通过调节蛋白质阻止癌的最后阶段 — 癌转移的新概念抗癌剂。
首尔大学生命科学部 白成姬 教授科研组15日表示,发现了与抑制癌转移基因功能蛋白质结合后可以导致癌转移或抑制癌转移的 “SUMO” 蛋白质的功能。

该研究结果被列为国立癌中心癌症征服推进研究开发项目之一。同时,作为 “ 值得关注的论文 ” 刊登在《自然》的姊妹杂志《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据该论文,科研组在研究前列腺癌中妨碍 KAI1 基因抑制癌转移功能的 Reptin 蛋白质的功能时发现,与 Reptin 蛋白质结合的 SUMO 蛋白质在癌转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研制出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

带状疱疹是一种令人疼痛的皮疹,它每年影响到100万美国人的健康,并造成一些人出现长期的神经痛。在对老年人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实验性的疫苗能够将带状疱疹的骤发风险降低一半并能降低疾病的严重性。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公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带状疱疹能发生在曾出过水痘的任何人。这种病毒能够在体内处于睡眠状态并在一年后以带状疱疹的模样重新露面。

    许多人都说这种疼痛是最糟糕的一种。如果实验的疫苗能够被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那么它将最终被推荐给年老的美国人使用。与传统的预防一种新疾病的疫苗不同,这种带状疱疹疫苗还能够检测很久之前获得的感染。

    为了测试这种疫苗,研究人员征集了38546名年龄在60岁或以上且曾出过水痘的老人。研究人员对接受疫苗注射和空白注射的志愿者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疫苗将带状疱疹病例数量降低了51%。这种疫苗还减少了61%的疼痛和不适,并且减轻了三分之二的长期神经痛。这种疫苗的副作用很轻微,如头疼、注射位置发红或肿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EB的危害和使用

mybbff :

EB是诱变剂,有累积效应,不要直接接触,但是要注意通过呼吸摄入,故此环境要通风。

cynosure1982 :

EB可以被皮肤吸收。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带手套。它是DNA突变的诱变剂,可以嵌入DNA,使DNA发生突变,致癌。
但是,只要按照标准的操作使不会有问题的。



vivalk :

可以用GoldViewTM代替EB

GoldViewTM 核酸染料——使用说明

概 述

GoldViewTM是一种可代替溴化乙锭(EB)的新型核酸染料,采用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时,GoldViewTM与核酸结合后能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其灵敏度与EB相当,使用方法与之完全相同。在紫外透射光下双链DNA呈现绿色荧光,而单链DNA呈红色荧光。GoldView不仅能染DNA,也可用于染RNA。

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致突变性结果均为阴性;而溴化乙锭(EB)是一种强致癌剂。因此用GoldviewTM代替EB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使用方法

1. 将100ml琼脂糖凝胶溶液(浓度一般为0.8%~2%)在微波炉中融化。
2. 加入5µl GoldView,轻轻摇匀,避免产生气泡。
3. 冷却至不烫手时倒胶,待琼脂糖凝胶完全凝固后上样电泳。
4. 电泳完毕在紫外灯下观察。若使用数码相机照像记录,则关闭相机的闪光灯,放在自动档即可;若使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通过调节光圈、曝光时间,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可得到成像清晰、背景较低的照片。

注意事项

1. 胶厚度不宜超过0.5cm,胶太厚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
2. 加入GoldView的琼脂糖凝胶反复融化可能会对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明显。
3. 通过凝胶电泳回收DNA片段时,建议使用GoldView染色,在自然光下切割DNA条带,避免紫外线与EB对目的DNA产生的损伤,可明显提高克隆、转化、转录等分子生物学下游操作的效率。
4. 虽然未发现GoldView有致癌作用,但对皮肤、眼睛会有一定的刺激,操作时应戴上手套。

电泳结果显示GV灵敏度与EB相当

wj_21cn :

EB和PI一样,对死细胞的穿透膜的能力比较强,对活细胞穿透膜能力不是很强。不过EB比PI的穿透活细胞膜能力要强。
想想测定凋亡细胞时候用PI就知道了。
活细胞有电位差,这些荧光染料一般过不去。
但是,一定要防护好。
只是不要吓到自己就行。

cool0616 :

关于EB的内容:EB是一种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物质和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至于其危害性,该书认为其最大的危险是当混合一个5mg/ml的储存液时吸入溴化乙锭粉末,因此,我们尽量要要从供应商那里购买预先混合好的5mg/ml的储存液,在使用的时候将其稀释为最终浓度为1μg/ml的染色液。用稀释溶液(1μg/ml)规范操作凝胶染色的危险很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亚甲基蓝——一种安全的但是灵敏性低的染色剂。

shile7772 :

有种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不在胶中加EB,待电泳跑完后,将胶放入一个固定容器中(有盖最好),在容器中加入TE缓冲液和EB染色,效果是一样的哦!!染色液可多次使用,大家在配胶和加样的时候就不必胆战心惊了,而且电泳槽是干净的。

上海孤儿:

EB,危险品,能诱导癌症。至今仍用于牲畜的锥虫病预防。对小鼠没有显著毒性,对牲畜没有光敏效应。苯酚,危险品,有什么危害大家都知道。低浓度时却可用于治疗哮喘。
冰乙酸,非危险品。低浓度是醋,高浓度可致死。
(见分子克隆)

enerrgy171 :

建议实验室在直接往胶里加EB时:
准备两个锥形瓶,
先往第一个瓶里加电泳缓冲液和琼脂糖,微波熔化;
把化好的胶倒进第二个瓶里;
等温度降到刚刚不烫手,往第二个瓶里加入EB;
往载胶板里倒胶。

这样,可以防止EB蒸汽挥发危害呼吸道黏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常用细胞的中英文名对照表

一、遗传变异细胞和正常细胞

1.小鼠类

3T3 胚胎成纤维细胞 L929 成纤维细胞
3T3/e 成纤维细胞 Mo-MuLV/3T3 Mo-MuLV感染的3T3
3T3TK 成纤维细胞 NIH3T3 NIH Swiss小鼠胚细胞
3T6 胚胎成纤维细胞 *PA317 胚胎成纤维细胞
Ana-1 巨噬细胞 SRSV/3T3 SRSV转化的3T3
*CTLL-2 T细胞    

2.大鼠类

BRL 肝细胞 LW-3 肝细胞
BRL 3A 肝细胞 NRK 肾细胞
L-6TG 肌母细胞    

3.仓鼠类

BHK 幼仓鼠肾 V79 中国仓鼠肺细胞
CHL 中国仓鼠肺细胞 CHO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R1610 中国仓鼠体细胞 *CHO/dhFr- 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CHO

4.人类

2BS 胚肺 XJH B淋巴细胞
HLF 胚肺 L-02 肝细胞
WI-38 胚肺 Chang Liver 张氏肝
SL-7 胚肺 QSG-7701 肝细胞
H.A. 羊膜 293 Ad5DNA转化的胚肾
WISH 羊膜 牙髓细胞  

5.其它类

CV-1(M) 非洲绿猴肾 EBTr 牛胚气管
VERO 非洲绿猴肾 MDBK 牛肾细胞
HepII 猴肾 COS-1 SV40转化的非洲绿猴肾
LLC-MK2 恒河猴肾 COS-7 SV40转化的非洲绿猴肾
MLA-144 长臂猿淋巴瘤 B95-8 EBV转化的绒猴白细胞
CP-88 草鱼胚胎细胞 NISE-Sacy-12 蓖麻蚕卵细胞
ZC-7901 草鱼吻端细胞 RF/6A 猴脉络膜-视网膜细胞(内皮)
Mv1Lu 貂肺上皮细胞    

二、肿瘤细胞

1.小鼠类

EL4 淋巴瘤 Pcc4 胚癌细胞
EL4IL-2 淋巴瘤 P815 肥大细胞瘤
YAC-1 淋巴瘤 MFC 前胃癌
L1210 淋巴白血病 AtT20 垂体瘤
P388D1 淋巴样瘤 NS-1 骨髓瘤
SRS-82 腹水瘤 SP2/0 骨髓瘤
SAC-IIB2 腹水瘤 P3-NS-1/1-Ag4.1 骨髓瘤
SAC-IIC3 腹水瘤 45.6.TG1.7 骨髓瘤
S180 腹水瘤 P3-X63-Ag8 骨髓瘤
B16 黑色素瘤 J774A.1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C127 乳腺肿瘤 RAW264.7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F9 胚胎瘤 NG108-15 小鼠神经细胞瘤×大鼠神经胶质细胞杂交细胞

2.大鼠类

C6 胶质瘤 RH-35 肝癌
SHZ-88 乳腺癌 CBRH-7919 肝癌
PC-1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3.人类

*A431 表皮癌 QGY-7701 肝癌
A673 横纹肌癌 QGY-7703 肝癌
Tca-8113 舌鳞癌 SMMC-7721 肝癌
Acc-2 涎腺腺样囊性癌 786-O 肾透明细胞腺癌
Acc-3 涎腺腺样囊性癌 PC-3 前列腺癌
KB 口腔表皮样癌 T-24 膀胱变移细胞癌
HEp-2 喉表皮样癌 SCaBER 膀胱鳞癌
CNE 鼻咽癌 Ho-8910 卵巢癌
TT 髓性甲状腺癌 L1 卵巢癌
Bcap-37 乳腺癌 HeLa 宫颈癌
ZR-75-30 乳腺癌 HeLa229 宫颈癌
MCF-7 乳腺腺癌 KB-C1.5 宫颈癌
SK-BR-3 乳腺腺癌 HCC 子宫高分化鳞癌
MDA-MB-435S 乳腺管癌 JAR 胎盘绒毛癌
T47D 乳腺管癌 RD 恶性胚胎横纹肌瘤
HBL-100 乳腺细胞 BT-325 神经胶质瘤
SMC-1 恶性胸膜间皮瘤 SK-N-SH 神经母细胞瘤
A549 肺癌 U251 星形胶质瘤
A2 肺癌 SHG-44 胶质瘤
95-D 高转移肺癌 A375 恶性黑色素瘤
Calu-3 肺腺癌 (胸膜渗出液) Bowes Melanoma 黑色素瘤
LTEP-a-2 肺腺癌 MM96L 黑色素瘤
NCI-H460 大细胞肺癌 6T-CEM T细胞白血病
SH-77 小细胞肺癌 J-111 单核细胞白血病
NCI-H446 小细胞肺癌 Dami 巨核细胞
SPC-A-1 肺腺癌 CHMas 肥大细胞白血病
SGC-7901 胃腺癌 HEL 红细胞白血病 (Erythroleukemia)
BGC-823 低分化胃腺癌 HL-60 原髓细胞白血病
(Promyelocytic lenukemia)

MKN-45 低分化胃癌 K562 慢性髓原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LoVo 结肠腺癌 Hut-78 皮肤T细胞淋巴瘤
Ls-174-T 结肠腺癌 Hut-102 皮肤T细胞淋巴瘤
HCT-8 回盲肠腺癌 Namalwa Burkitt`s淋巴瘤
HCe-8693 盲肠未分化腺癌 Jurknt. Clone E6-1 白血病细胞
HR-8348 直肠腺癌 THP-1 单核细胞
BEL-7402 肝癌 U937 组织细胞淋巴瘤
BEL-7404 肝癌 Raji Burkitt's淋巴瘤
BEL-7405 肝癌 MEG-01 成巨核细胞白血病
HepG2 肝细胞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显微镜指针的制作

1、材料:直径是0.3的医用针灸针,长度要大于目镜显微测微尺托盘的周长与指针长度之和。
2、工具:精细的钳子、油性记号笔等。
3、操作:
  (1)准备材料:0.3的针灸针往往不容易买到很长的,我能卖到针身只有50mm长,这时就要把针柄部缠绕的镀银铜丝除去;用显微镜观察针的尖端选择锐利、无弯曲、毛刺的针使用。
  (2)确定指针长度:一般指针的长度依个人喜好可长可短,不过最好为视野直径的2/5,太长影响观察,太短不易指示。以视野数为18的目镜为例,它的测微尺托盘的直径是19mm,指针的长度为19×2/5=7.6mm。用尺子量出7.6mm,用记号笔在针上做一记号。用钳子把指针与其后部弯成90度角。
  (3)弯成固定环:将指针后部的针体弯成与测微尺托盘一样的圆,截去多余部分。因圆环未封口,针体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自行卡在托盘侧壁上。这样,显微镜指针就制作好了。这种指针的优点还在于可随时取下和安放,比用胶粘的头发指针方便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在成年动物中,正常的生理代谢或病理损伤也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年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而成年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然而,这个观点目前受到了挑战。
    最新的研究表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这为干细胞的应用开创了更广泛的空间。

1 干细胞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

1.1 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
     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早在1970年Martin 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进一步说,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研究和利用ES细胞是
    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ES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畸胎瘤干细胞(EC细胞)的发现开始了ES细胞的生物学研究历程。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都是以小鼠ES细胞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如:德美医学小组在去年成功的向试验鼠体内移植了由ES细胞培养出的神经胶质细胞。此后,密苏里的研究人员通过鼠胚细胞移植技术,使瘫痪的猫恢复了部分肢体活动能力。随着ES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生命科学家对人类ES细胞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98年末,两个研究小组成功的培养出人类ES细胞,保持了ES细胞分化为各种体细胞的全能性。这样就使科学家利用人类ES细胞治疗各种疾病成为可能。然而,人类ES 细胞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大争议,出于社会伦理学方面的原因,有些国家甚至明令禁止进行人类ES细胞研究。无论从基础研究角度来讲还是从临床应用方面来看,人类ES细胞带给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在伦理方面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求展开人类ES细胞研究的呼声也一浪高似一浪。

1.2 成体干细胞
    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过去认为成体干细胞主要包括上皮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最近研究表明,以往认为不能再生的神经组织仍然包含神经干细胞,说明成体干细胞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寻找和分离各种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经常位于特定的微环境中。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能够产生一系列生长因子或配体,与干细胞相互作用,控制干细胞的更新和分化。

1.3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唯一来源,它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今年年初,协和医大血液学研究所的庞文新又在肌肉组织中发现了具有造血潜能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遗传疾病以及多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应用较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临床上就开始应用骨髓移植(BMT)方法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到八十年代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技术逐渐推广开来,绝大多数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且效果令人满意。与两者相比,脐血干细胞移植的长处在于无来源的限制,对HLA配型要求不高,不易受病毒或肿瘤的污染。
    在今年初,东北地区首例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又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脐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可能会代替目前APBSCT的地位,为全世界更多的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带来福音。

1.4 神经干细胞
    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分离神经干细胞所需的胎儿脑组织较难取材,加之胚胎细胞研究的争议尚未平息,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上讲,任何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可归结为神经干细胞功能的紊乱。脑和脊髓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之在干细胞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后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如:给帕金森氏综合症患者的脑内移植含有多巴胺生成细胞的神经干细胞,可治愈部分患者症状。除此之外,神经干细胞的功能还可延伸到药物检测方面,对判断药物有效性、毒性有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干细胞的了解仍存在许多盲区。2000年年初美国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在胰腺中存有干细胞;加拿大研究人员在人、鼠、牛的视网膜中发现了始终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 ;有些科学家证实骨髓干细胞可发育成肝细胞,脑干细胞可发育成血细胞。
    随着干细胞研究领域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人们对干细胞的了解也将更加全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也是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创造世界奇迹的时代,干细胞的应用将有广阔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2 干细胞应用的基础——调控
    干细胞的调控是指给出适当的因子条件,对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进行调控,使之向指定的方向发展。

2.1 内源性调控
    干细胞自身有许多调控因子可对外界信号起反应从而调节其增殖和分化,包括调节细胞不对称分裂的蛋白,控制基因表达的核因子等。另外,干细胞在终末分化之前所进行的分裂次数也受到细胞内调控因子的制约。

(1)细胞内蛋白对干细胞分裂的调控
干细胞分裂可能产生新的干细胞或分化的功能细胞。这种分化的不对称是由于细胞本身成分的不均等分配和周围环境的作用造成的。细胞的结构蛋白,特别是细胞骨架成分对细胞的发育非常重要。如在果蝇卵巢中,调控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是一种称为收缩体的细胞器,包含有许多调节蛋白,如膜收缩蛋白和细胞周期素A。收缩体与纺锤体的结合决定了干细胞分裂的部位,从而把维持干细胞性状所必需的成分保留在子代干细胞中。
(2)转录因子的调控
在脊椎动物中,转录因子对干细胞分化的调节非常重要。比如在胚胎干细胞的发生中,转录因子Oct4是必需的。Oct4是一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它诱导表达的靶基因产物是FGF-4等生长因子,能够通过生长因子的旁分泌作用调节干细胞以及周围滋养层的进一步分化。Oct4缺失突变的胚胎只能发育到囊胚期,其内部细胞不能发育成内层细胞团 [1]。另外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培养的小鼠ES细胞的自我更新有促进作用,而对人的成体干细胞无作用,说明不同种属间的转录调控是不完全一致的。又如Tcf/Lef转录因子家族对上皮干细胞的分化非常重要。Tcf/Lef是Wnt信号通路的中间介质,当与β-Catenin形成转录复合物后,促使角质细胞转化为多能状态并分化为毛囊。

2.2 外源性调控
    除内源性调控外,干细胞的分化还可受到其周围组织及细胞外基质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1)分泌因子
间质细胞能够分泌许多因子,维持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有两类因子在不同组织甚至不同种属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是TGFβ家族和Wnt信号通路。比如TGF家族中至少有两个成员能够调节神经嵴干细胞的分化。最近研究发现,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不仅能够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还对精原细胞的再生和分化有决定作用。GDNF缺失的小鼠表现为干细胞数量的减少,而GDNF的过度表达导致未分化的精原细胞的累积[3]。Wnts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止β-Catenin分解从而激活Tcf/Lef介导的转录,促进干细胞的分化。比如在线虫卵裂球的分裂中,邻近细胞诱导的Wnt信号通路能够控制纺锤体的起始点和内胚层的分化。
(2)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有些信号是通过细胞-细胞的直接接触起作用的。β-Catenin就是一种介导细胞粘附连接的结构成分。除此之外,穿膜蛋白Notch及其配体Delta或Jagged也对干细胞分化有重要影响。在果蝇的感觉器官前体细胞,脊椎动物的胚胎及成年组织包括视网膜神经上皮、骨骼肌和血液系统中,Notch信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Notch与其配体结合时,干细胞进行非分化性增殖;当Notch活性被抑制时,干细胞进入分化程序,发育为功能细胞。
(3)整合素(Integrin)与细胞外基质
整合素家族是介导干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的最主要的分子。整合素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为干细胞的非分化增殖提供了适当的微环境。比如当β1整合素丧失功能时,上皮干细胞逃脱了微环境的制约,分化成角质细胞。此外细胞外基质通过调节β1整合素的表达和激活,从而影响干细胞的分布和分化方向。

2.3 干细胞的可塑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成体干细胞被移植入受体中,它们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通常情况下,供体的干细胞在受体中分化为与其组织来源一致的细胞。而在某些情况下干细胞的分化并不遵循这种规律。1999年Goodell等人分离出小鼠的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5天后,与少量的骨髓间质细胞一起移植入接受致死量辐射的小鼠中,结果发现肌肉干细胞会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干细胞的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5]。关于横向分化的调控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大多数观点认为干细胞的分化与微环境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是,干细胞进入新的微环境后,对分化信号的反应受到周围正在进行分化的细胞的影响,从而对新的微环境中的调节信号做出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3 干细胞技术的市场前景

3.1 技术原理
    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机体在发展适应过程中为了祢补这一不足,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称之为干细胞(stem cell)。一旦生理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也可以这样说,这些干细胞充当了分化细胞‘预备队’的角色。
    在动物体中,多数组织含有干细胞,甚至在进化的早期,最初级的后生动物-海绵也含有称之为`始祖母细胞`的干细胞。

干细胞有以下特点:
(1)干细胞本身不是处于分化途径的终端。
(2)干细胞能无限的增殖分裂。
(3)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4)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 ,一种是对称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干细胞,另一种是非对称分裂——由于细胞质中的调节分化蛋白不均匀地分配,使得一个子细胞不可逆的走向分化的终端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细胞;另一个保持亲代的特征,仍作为干细胞保留下来。分化细胞的数目受分化前干细胞的数目和分裂次数控制。可以说,干细胞是具多潜能和自我更新特点的增殖速度较缓慢的细胞。

3.2 技术方向
    按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全能性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它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分离出来的一种高度未分化的细胞系,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它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为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另一类是多能性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是典型的例子,它可分化出至少十二种血细胞,但不能分化出造血系统以外的其它细胞。还有一类干细胞为单能干细胞(也称专能、偏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或叫卫星细胞。
    总之,凡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分化细胞以及分化细胞本身不能再分裂的细胞或组织都要通过干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来维持机体细胞的数量,可以这样说,生命体是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及保证持续生长。随着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按照一定的目的,在体外人工分离、培养干细胞已成为可能,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这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

3.3 技术突破
    最近干细胞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的技术突破,一是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1998年Wisconsin大学的James Thomson和Johns Hopkins大学的John Gearhart从人囊胚的内层细胞团中取得胚胎干细胞。他们把胚胎干细胞与小鼠的骨髓间质细胞进行了共培养。结果表明胚胎干细胞可以进行长达5个月的非分化增殖,同时还保持着分化为滋养层组织及三种胚层组织的能力。这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个重大突破是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1999年Goodell等人用肌肉来源的干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化成各种血细胞。这表明成体干细胞在一定的微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横向分化为需要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起到极其有效的治疗作用。

3.4 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干细胞表面有许多特殊的标记,以造血系统为例,干细胞的表面标志有Sca-1和c-kit等。另外各种成体干细胞还有各自独特的标记物,如人造血干细胞表现为CD34+和Thylo而CD10,CD14,CD15,CD16,CD19,CD20皆为阴性[8]。这些特异的标记物可能与其分化调控有关,如上皮干细胞有β1整合素的高表达,而β1整合素可介导干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从而抑制其分化的发生。另外干细胞还有不同于一般分化细胞的物理特性,比如干细胞不被染料Hoechst33324和Rhodamine123染色。利用这些特性及表面标志,采用荧光细胞分离器从单细胞悬液中即可分离纯化干细胞。

3.5 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由于干细胞的数目很少,因此需要在体外对干细胞进行非分化性增殖。这需要许多生长因子和间质细胞的共培养。Brustle等人在体外成功地培养了鼠的ES细胞。他们首先把分离的ES细胞在含有FGF2的培养基中培养,随后加入上皮生长因子(EGF),最后在FGF2和PDGF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增殖。在这种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以保持其分化潜能,如停止供给生长因子,ES细胞会分化为寡树突细胞或星状细胞[9]。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的培养条件不尽相同。在应用前还需依据靶组织类型对培养干细胞进行定向分化诱导。准确的分化诱导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的基础。这需要对与干细胞发育有关的信号调节及微环境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

4 干细胞技术的市场前景
     研究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理论上讲,干细胞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但其最适合的疾病主要是组织坏死性疾病如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退行性病变如帕金森综合征,自体免疫性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

4.1 优点明显
    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较传统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1)低毒性(或无毒性),一次药有效;
2)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
3)还可能应用自身干细胞移植,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4.2 革命性的机制转变
    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干细胞应用在欧美却受到社会伦理学的制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还不能避免免疫排斥。因此横向分化的发现在干细胞研究中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打破了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只能来源于胚胎或受精卵的限制,为干细胞治疗疾病提供了新途径。人们可望从自体中分离出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靶组织细胞并保持增殖能力,将这些细胞回输入体内,从而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

4.3 体外制造人体器官
    干细胞的医学应用还包括体外制造人体器官,然而这比体内移植干细胞要复杂得多。干细胞和动物工程的结合将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通过形成嵌合体,在严格的控制下,使动物的某些器官来源于人体干细胞。这些来自人体干细胞的器官可应用于临床移植治疗。干细胞的医学应用无疑是对传统治疗方式的一场革命。正因为如此,以干细胞应用为主体的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在西方国家迅速成立并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可以预测在不久将来,我们的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4.4 长生不老的希望
    目前科学家已能在体外以干细胞为种子培育成功一些组织器官,来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在  年老时能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或青年时期采集保存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那么人类长期追求的长生不老和幻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白血病和某些遗传性血液病的惟一希望,在肿瘤和难治性免疫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大肠杆菌基因型

大肠杆菌的基因型

1、甲基化相关的基因型

    dam (DNA adenine methylase)
Map position: 74 min
功能:dam基因表达DNA腺嘌呤甲基化酶,它能催化特异序列GATC中A的甲基化,保证DNA免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bo I的切断,同时在DNA复制时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dam基因的变异导致腺嘌呤(A)甲基化酶活性的缺失,使腺嘌呤 (A) 不被甲基化,易于获得非甲基化质粒。

    dcm (DNA cytosine methylase)
Map position: 43 min
功能:dcm基因表达胞嘧啶甲基化酶,它能特异性识别DNA双链上的CCWGG序列,并使第二个C甲基化,即CmCWGG,避免DNA受到相关限制酶的切断。dcm基因的变异导致胞嘧啶甲基化酶活性缺失,使外源DNA上的C不被甲基化,易于获得非甲基化质粒。

    mcrA (Modified cytosine restriction protein a)
Map position: 26 min
功能:mcrA基因表达大肠杆菌防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mcrA酶,这种酶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外来DNA上的被甲基化的胞嘧啶序列,即C5mCGG特异序列,使之分解,对大肠杆菌本身起保护作用。mcrA基因的变异,导致上述功能缺失,对外来DNA中被甲基化的胞嘧啶特异序列(C5mCGG)失去作用,有利于限制酶及甲基化酶的克隆体的稳定。

    mcrB, C (Methyl cytosine-specific restriction)
Map position: 98 min
功能:mcrB, C基因表达两种特异性蛋白,即mcrB蛋白和mcrC蛋白,它们在大肠杆菌的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只有这两种蛋白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活性,mcrC具有识别和调节功能,它能特异性的结合到外源DNA上被甲基化的胞嘧啶(C)的特异序列G5mC上,然后由mcrB蛋白切断(mcrB蛋白是特异性切断外来DNA中G5mC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防御外来DNA的侵入。mcrB, C基因的变异,使上述的对外来DNA的防御作用缺失,对质粒的转化有利。

    mrr (Methylation requiring restriction)
Map position: 98 min
功能:mrr基因是大肠杆菌细胞防御系统中重要的基因之一,它能严格限制被甲基化的外源DNA的介入。另外,它对限制酶Acc I,CviR I,Hinf I (Hha II),Nla II,Pst I以及N6-腺嘌呤甲基化酶和C5-胞嘧啶甲基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rr欠损株(基因型)可用于含有N6-mA和C5-mC的DNA的转化。另外,含有此基因型的菌株也可用于限制酶和甲基化酶的克隆体。

    hsdM (Host specificitive defective)
Map position: 99 min
功能:hsdM基因所表达的DNA甲基化酶是I型限制酶复合体(具有对DNA切断和修补的双重功能)的一部分,它能使DNA双链上的AA (双腺嘌呤) 甲基化,保护宿主DNA不被分解。hsdM的变异使细胞内的DNA不被甲基化,易于获得非甲基化质粒。

2、点突变相关的基因型

mutS (Mutator)
Map position: 59 min
功能:mutS基因表达的蛋白具有识别DNA上错配序列的功能,并能修复其错配序列(GC→AT),防止基因突变。mutS基因的变异导致DNA的错配序列不能得到修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对于利用点突变进行基因改造是有利的。

mutT(Mutator)
Map position: 3 min
功能:野生大肠杆菌在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的8-OXO-dGTP插入模板DNA中的DA位点的效率几乎与插入DC位点的效率相同,导致A-T转换成G-C,使DNA产生变异。而mutT蛋白就是特异性地降解8-OXO-dGTP成为单磷酸盐(8-OXO-dGMP),这种单磷酸盐状态的G (鸟嘌呤) 不能作为底物进行DNA合成,从而防止了上述的基因突变。mutT基因的变异使细胞中8-OXO-dGTP浓度增高,A→C的突变几率增大,有利于利用点突变进行基因改造。

dut (dUTPase)
Map position: 82 min
功能:dut基因表达脱氧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水解酶(dUTPase),它能水解dUTP成为dUMP,使细胞体内dUTP的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尿嘧啶(U)就不易掺入到DNA中,避免了基因发生A→U的突变。dut基因发生突变使dUTPase活性缺失,导致dUTP浓度升高,碱基U(尿嘧啶)极易掺入到DNA中,使其发生A→U的基因突变,有利于利用点突变进行基因改造。

ung (Uracil DNA glycosylase)
Map position: 56 min
功能:ung基因表达尿嘧啶-N-糖苷酶,这种酶能特异性识别DNA单链或双链上发生突变的尿嘧啶残基,并从DNA上水解去除尿嘧啶残基,防止DNA发生突变。ung基因的变异导致上述功能缺失, 有利用点突变。

uvrB (Ultraviolet)
Map position: 18 min
功能:uvrB基因表达核酸外切酶中的b亚基,这种核酸外切酶具有DNA的切补功能,对紫外线损伤的DNA有修补作用。uvrB基因的变异使细胞中核酸外切酶切除变异碱基的活性缺失,有利于点突变。
核酸内切酶相关的基因型

hsdR (Host specificity defective)
Map position: 99 min
功能:hsdR基因表达I型限制酶EcoK (K12株) 或EcoB (B株),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起到一种“抗体”的作用,对外来的各种 DNA有严格的限制。HsdR基因的变异导致菌株细胞内的I型限制酶EcoK或EcoB活性缺失,这对于外来基因的导入及质粒转化是有利的。

hsdS (Host specificitive defective)
Map position: 99 min
功能:hsdS所表达的特异性蛋白是I型限制酶EcoK或EcoB复合体中的一部分,它专门负责hsdR酶和hsdM酶对DNA序列的特异识别。hsdS基因的变异使hsdR和hsdM不能正确识别其作用的特异DNA序列,可以保持插入DNA的稳定性。

endA (Endonuclease)
Map position: 64 min
功能:endA基因表达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I,它能使所有DNA双链解开,在DNA的复制和重组中起重要作用。endA基因的变异将使插入的外源DNA更加稳定,提取的质粒纯度更高。

3、停止密码子相关的基因型

supE (Suppressor)
Map position: 16 min
功能:supE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与停止密码子UAG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停止。supE基因发生变异时,不能表达正常的阻遏蛋白,即使遇到停止密码子UAG,蛋白质合成仍能继续,并使UAG作为一个密码子来编码谷氨酰胺(Glutamine),从而使发生了琥珀突变(AAG→UAG)的基因对蛋白质表达得以延续,因此称supE为琥珀突变抑制因子。

supF (Suppressor)
Map position: 27 min
功能:supF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与停止密码子UAG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停止。supF基因变异时,不能表达正常的阻遏蛋白,即使遇到停止密码子UAG,蛋白质合成仍能继续,并使UAG作为一个密码子编码酪氨酸 (Tyrosine),弥补了由于琥珀突变 (AAG→UAG) 带来的蛋白合成停止,因此也称supF为琥珀突变抑制因子。

4、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

gyrA(Gyrase)
Map position:48 min
功能:gyrA基因表达DNA促旋酶A亚基。DNA促旋酶在DNA复制时具有使DNA解旋和回旋的作用。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4-喹啉(4-Quinoline)等抗生素抑制DNA促旋酶的活性是通过与促旋酶复合体 (A2B2)中的A亚基的结合实现的。gyrA基因的变异使DNA促旋酶A亚基不能正常表达,萘啶酮酸和荧光喹啉等失去结合目标,从而使该基因型的菌株具有了对萘啶酮酸(Nalr) 和荧光喹啉的抗性。

rpsL(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unit)
Map position:73 min
功能:细胞中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包含两个亚基,即50S亚基(23SrRNA、5SrRNA、34种蛋白质)和30S亚基 [16SrRNA、21种蛋白质(S1~S21)]。rpsL基因就是表达核糖体30S亚基中的S12蛋白质,S12蛋白作用于翻译的开始阶段。链霉素(Streptomycin)等抗生素的作用位点就是核糖体30S亚基上的S12蛋白质,正常情况下链霉素与S12蛋白结合使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不能进行,细胞停止生长。rpsL基因的变异使链霉素失去结合位点,从而使该基因型的菌株具有了对链霉素的抗性(Str r)。

Tn5(Transposon)
Map position:转座子
功能: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都存在有可移动的DNA序列,一般称这段序列为转座子或转位基因,转座子上通常带有抗药性基因。Tn5是载有卡那霉素(Kanamycine)抗性基因的转座子,当Tn5转位到大肠杆菌基因组时,能使此菌株获得卡那霉素的抗性(Kmr)。

Tn10(Transposon)
Map position:转座子
功能:Tn10是载有四环素(tetracycline)抗性基因的转座子。当Tn10转位至大肠杆菌基因组时,能使此菌株获得四环素的抗性 (Tet r)。

5、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型

lacZ(Lactose)
Map position:8 min
功能:lacZ基因是大肠杆菌中lac操纵子的结构基因,表达β-半乳糖苷酶,分解乳糖为半乳糖苷。β-半乳糖苷酶是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每个亚基又包含两个片断,即α片断和ω片断,只有这两种片断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才表现出活性。lacZ基因的变异或缺失将直接导致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失,细胞在只有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由此可以进行菌株的筛选和纯化。

lacZDM15(Lactose)
Map position:8 min
功能:lacZM15是表达β-半乳糖苷酶α片断的一段基因,当M15缺失(△M15)时,lacZ基因虽然能表达ω片断,但不能表达α片断,β-半乳糖苷酶没有活性。当带有lacZ(α片断)基因的lac操纵子通过载体DNA(如pUC19 DNA)转化到lacZ△M15基因型的细胞 (如E.coli JM109)时,在有IPTG (异丙基-β-D-1-硫代半乳糖苷) 存在的情况下, β-半乳糖苷酶表现出活性,它能分解X-gal (半乳糖类似物),使其呈现蓝色。因此可以通过平板上的蓝白菌落进行克隆体的鉴定。

lacI q(Lactose)
Map position:8 min
功能:lacI是大肠杆菌中lac 操纵子(Operon)的调节基因,它所表达的阻遏蛋白是lac 操纵基因(Operator)的抑制因子,这种阻遏蛋白能与过量的乳糖结合而失去对操纵基因的抑制,使lac 操纵子上的结构基因lacZ(β-半乳糖苷酶)、lacY(透性酶)、lacA(乙酰基转移酶)得以正常表达。IPTG(异丙基-β-D-1-硫代半乳糖苷) 作为乳糖的类似物与lacI阻遏蛋白结合而使操纵基因不被抑制,因此IPTG经常作为lac 操纵子的诱导剂而使用。
基因型lacIq是lacI基因发生变异而使其大量(quantity)的表达阻遏蛋白,从而使lac 操纵基因几乎完全被抑制。利用这种基因型的菌株进行基因表达时,可以使目的基因的表达得到更有效的人为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23: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突触前膜和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略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物质—递质。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很狭小的空隙。可见,这两个神经元之间仅仅是互相接触,它们的细胞质并没有连通。
    突触可以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引起另一神经元抑制。
    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方向传导,即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当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突触间隙中的钙离子即进入突触小体内,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紧密融合,并出现破裂口,小泡内的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且经过弥散到达突触后膜,立即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结合,并且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这里,递质起携带信息的作用。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内冲动的传递就有一定的方向,即由传入神经元传向中间神经元,再传向传出神经元,从而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4-30 19:22 , Processed in 0.09694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