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zx

我的德国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2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不觉又回到ABCDV论坛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刚刚发了份求职简历,五分钟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史上最快面试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5 22: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zzx 发表于 2019-8-23 21:59
不知不觉又回到ABCDV论坛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刚刚发了份求职简历,五分钟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史上最快面 ...

ABCDV加持,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09: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回来了,欢迎关注公众号:北威接机找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4: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当下
今天不快乐,明天就真能快乐得起来吗?


刚刚登陆163邮箱,首页上有一句蛮励志的话:今天多努力一点,是为了让远方更近一点!

初见觉得是那么回事儿,细品却又不以为然!


也许上面那句话比较符合我大中华传统文化:年少时就要过得苦一点儿,努力一点儿,等到年迈了,才能享福!哄哄孙子,能看到子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热热闹闹地,才算是享受天伦之乐!

在欧洲待久了,会觉得这种延迟的满足,虽然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幸福感。但人生的大多数时光都会过得苦巴巴的,总是在盼望着明天:孩子小的时候,盼望着他能读个好大学;孩子上大学了,盼望着他能找份好工作;孩子工作了,盼望着他能找个好媳妇,找到媳妇了,盼望着赶紧生娃;生完娃,又盼望着娃儿长大,读好大学,找好媳妇,生好娃儿……



大多数人一天天都在为生计奔走着,忙碌着!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想想,究竟哪一刻自己是打心底里开心的?

诚然,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买着一栋可心的住宅,子女降生成为人父人母……这些高光时刻,每个人都会是巨开心巨开心的!!!蓝而,人的一生这些高光时刻,加起来一共能有几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百年三万六千天,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只为那高光的几十天在奋斗着!!!性价比真心不高!!!

但好处是,人生有盼头。有盼头的日子,人生就有奔头儿!虽然辛苦,却也满足!



一个朋友的微信个性签名为:欲望满足的瞬间,即是偿还的时刻!

个人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人其实是不知足的动物。拿我个人来举例,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初去重庆考德福,考得一塌糊涂!大四下学期了,APS还没考,毕业论文还没搞,语言还没过,压力山大!!!当时会觉得,顺利本科毕业,考过语言,考过APS,能到心心念的德国去留学就是人生赢家了,这辈子也就值了!

蓝而,现在不但在德国留学、顺利硕士毕业了,还在德国交了好多德国朋友,中国朋友,外国朋友,在德国工作了将近三年,曾一度成功地融入了德国的体制……

现在却半点儿人生赢家的感觉都木有,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欲望在不断变大!得到的就觉得理所当然;借用陈奕迅的歌词,得不到的却永远在骚动!



前段时间,通读了一遍《道德经》,看到其中的三句话九个字,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敝则新:只有破败了,才会想着去翻新。回到个人层面,人只有在被逼到死角的时候,才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就像《明朝那些事儿》里面介绍朱元璋,人都是惜命的,老朱虽然家穷,但宁可去当乞丐,去当和尚,能有口饭吃活下来就行,也不愿意去造反,毕竟造反是要掉脑袋的!但世事混乱,真把人往绝路上逼,不得不奋起反抗,才得以完成开国伟业!现而今同样有类似的例子,郭德纲曾在多个场合讲过这段话:但凡一个有文化的人说一句,‘‘让他来’’,留在手底下当个马仔,我也就认投了呀。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得把我轰出去,结果把我逼成了龙了!

PS :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

少则得: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吃饭!人在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好吃。蓝而,吃惯山珍海味的老爷们,吃啥都觉得不香!正所谓,饥饿才是最好的厨师!!!

多则惑:其实主要讲得是知足层面!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是不知足的,得到得越多的人,越不容易知足!!!

前两年黄渤导的一个微电影拍得还蛮有哲思的,微电影叫做《特殊服务》,貌似就两个演员,一个是王迅演的破产的小老板,正打算在房间里自杀,却遇到一个走错房间的按摩XXX。通过这个小巧遇,引出了一个小故事。按摩XXX是社会最底层人物,生活上却积极乐观,打定主意,赚足十万元钱就回老家做点小买卖,找个良人嫁了,幸幸福福过一辈子!破产小老板出身中产,貌似是被朋友坑,生意一塌糊涂,手里只剩下十万块钱,感觉活不下去了,正打算自杀呢(殊不知被他看不上的10万块,正是人家人生赢家的标志)!!!

回到我们身上同样,小时候大多数人家过得还是多么苦兮兮的日子,能吃顿炖排骨,就是多开心的事情!现在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就算一天三顿,顿顿排骨,也并不是啥难事儿,也花不了多少钱(PS:营养过剩,小心糖尿病),蓝而你并没有了小时候吃排骨的那份儿开心!继续往下聊,很多人每天过得不是很开心,其实根源还在于跟别人比较,并且是跟比我们混得好的人做比较!看着人家香车豪宅美女的,各种羡慕,并以此为目标,每天努力奋斗着!殊不知,好多不如我们的人,同样在羡慕我们能当个白领,每天干干净净坐办公室就把钱赚了,我们就是他们的目标!殊不知,像马云也羡慕我们这些领死工资的人,每天只要干好自己的活儿就好,没啥大压力(虽然是马爸爸说的话,但不知真假,有可能从生活得轻松层面来讲,他的确有羡慕我们的地方)!殊不知,我们大多数人羡慕的那些有钱人,会羡慕更有钱的,比如他家开的是宝马,会羡慕别家开的是保时捷;开保时捷的,有可能羡慕开劳斯莱斯的……

欲望这玩意,就是个无底洞!!!



所以《道德经》里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回到标题,活在当下,个人觉得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起码于我个人而言,现在所过得每一天,并不主要是为了明天能过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要过得精致且开心!

要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未受重视的时候,可以多读读书,给自己充充电,厚积才能博发;多锻炼锻炼,给身体加点儿油,身体好了,人才更有精神;调整好心态,以准备迎接之后的挑战;多照顾照顾家人,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一段时光,以后如果真忙起来,能陪父母的时间就真的不多了!繁忙的时候,就全身心地去投入,熬点夜加点班儿算得了什么!男人最有魅力的状态莫过于全神贯注地去完成一件事儿的时候!



人生不如意十之XXX,如果一双眼睛,只盯着不如意的地方!那人生就会越走越窄,怎么拧巴怎么来!如果能多看看生活中称心的地方,其实每一天的生活都还挺不错的!



最后用马未都说过的一句话来结个尾:

一个人比较好的状态莫过于八个字,不羡慕谁,不嘲笑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1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1: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 [b]融入
复制代码


德不孤必有邻!

13年10月9日到达德国,没过几天,就到了生日,当时孤零零一个人在Wuppertal,真心的,一个人都不认识。

但过生日还是要有些仪式感的,当时还是去了趟汉堡王,许愿:一定要在德国立住脚。

图片



学语言

德国大学大多数专业都是德语教学,so想在德国读大学,绝大多数外国学生必须要会德语。

我最初只是单纯的对德国这个国家感兴趣想学习德语这门语言,后面觉得能去德国,才报私立语言班专门去学习语言。

13年到达德国,其实是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了,但语言水平还不够。所以又读了半年的语言,14年4月份DSH(德国大学语言入学考试)考了3(最高分数档图片)。



入学

知道DSH成绩的时候还是多高兴的,当时正值春天,周一与小伙伴相约去波恩(贝多芬老家)的樱花街去赏樱花。

殊不知,当时大学已经开学了图片

第二天周二火急火燎地去上课,才发现课程上错了,Sicherheitstechnik(安全工程)分三个专业方向,即:工作安全专业,环境安全专业以及消防工程和应急管理专业。课上一工作安全的德国妹子告诉我,课表是整个系的课表,每个人需要再细致看分专业的课程。当时她还是蛮好心的,指给了我哪些是消防和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

直到第三天,才算找对自己的课程图片图片图片



第三天有个特别早的课,说来也巧,那天早早来到教学楼,去上课的电梯了第一次见到Michael,相对无言,电梯到达10层的时候,我俩都出来了,并且走向同一教室。

才发现我俩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就开始有一搭无一搭的聊起来了。通过聊天才知道,他是从别的学校毕业,转到这里来读研的,so他新到这里也不太认识什么人,正好我俩新人凑一块了,以后就相约着一起上课了。

PS: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德国刚开始入学其实很关键,德国人都是混小圈子的,在最初把小圈子一划,整个大学基本上就这个小圈子一起过了。

我很幸运的一点是,遇到Michael这个福星,他性格巨好,特别有耐心,几乎我俩一起读完了整个大学,不过他是真正的德国学霸,最后的平均绩点貌似是1(最高分,对应国内平均分90+图片图片图片),并且他比我早一年毕业。



就这样,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跟Michael两个人相依为命。他当时跟女朋友一起住在科隆,每天坐车往返三四个小时来上课,一直坚持到他毕业,也是个狠角色图片图片图片。再有他其实也是个内向,保守,有原则的人,所以他在Wuppertal的朋友也不多。#

真的很感谢Micha,并不嫌弃我的德语不好。



搬家

开学一学期,逐渐开始意识到,虽然每天上课跟德国人一起,但并不是每天都是满课,其实很多时间都是自己待在家里的。其实早就习惯了一个人住,但我心里很清晰,自己当时的语言水平,在外国人中算是可以的了。

当时的语言水平是,跟外国人基本上无障碍交流,跟单个德国人交流也问题不大,但德国人一多,他们正常聊天的时候,我就傻眼了。

so当时决定搬离自己在德国的第一个家,找个跟德国人的一起合租房。

期间多波折。

终于找到一个跟德国人的双人合租房。当时心里还是多开心的。但住久了,发现那哥们略不地道,他总想高你一头,各种欺负人。

真心的,从小到大,咱从没受欺负过!咱能受你的气!!!

但实际上,真的让他欺诈的不行,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在那里住了半年,赶紧搬家。

当时其实心里巨难受巨难受。

当时心里特别没底,对自己有很深很深的怀疑。为了能够更融入德国社会,在Wuppertal我几乎不主动联系中国人。上学有诸多难处,虽然有学姐学长,但我一次都没找过他们,有什么问题都是跟Michael一块解决。但年轻人是经不起挫折的。

当我满心欢喜地住进去,却跟人不和的时候。

会有深深的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这个人太孤僻了?是不是自己太过自私了?是不是自己不适合跟人合租?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是不是就该老老实实地混中国圈?是不是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带着深深的怀疑,给自己找住处。

当时的心里,其实只有一个字,怯!深深的自我怀疑。

所幸,最后找到一个很融洽的三人合租房。室友也特别给力,知道我胆怯,知道我是外国人,愿意去接纳我,自己的自信才又一次慢慢树立起来。

图片



左一是自己的葡萄牙裔德国室友,右一是过来短期交流的波兰妹子。

当时每天晚上跟葡萄牙小哥同时但分开做晚饭,大家都在厨房,并且都是二十多岁春光无限好的小伙儿,两个人每天天南海北的胡侃,其实每天过得还是多开心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会有很多匪夷所思却又十分有意思的讨论出来,慢慢地开始了解,欧洲是如何考虑问题,年轻人是如何放松与解压,德国年轻人究竟在乎什么。。。

就这样,语言双线开工,上学跟Michael一块上课,回到家跟葡萄牙小哥 摆龙门阵,真正将德语运用到生活中去图片。



做学生工当消防志愿者

时间飞快,转眼间大学的课程都修完了。

因为跟同专业的德国学生聊天,才知道原来德国有Freiwillige Feuerwehr(消防志愿者),经同学介绍,我来到了Wuppertal的一个消防志愿者支队(该支队主要都是我们大学学安全的学生)。

与此同时,自己觉得语言水平,专业水平都差不多了,并且专业会有实习的要求。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选择回国做实习。但我当时还是想留在德国的。所以自己着手准备找实习。

但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还好学校有专门帮助大家的机构,当时就联系了那里,动机信是他们帮我修改的。等到面试前,他们也会帮忙模拟面试,虽然面试的专业深度不够,但面试的流程大体是一样的,模拟过一次之后,等到真正去面试的时候,心里会比较有底。

当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行业相关企业,海投简历。所幸的是,第一份面试就直接通过了,就这样开始了在Essen某消防师事务所的学生工工作,当时每周工作两天,每小时10欧,学生还不需要交多少税,就这样,每个月下来能拿600多欧,其实还是蛮爽歪歪的。





虽然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其中的艰辛,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

消防志愿者支队和消防师事务所,都是纯德国人的地方,他们说话,绝对不会照顾你一个新来的还是外国仔。

当时体会最深的就是在消防队,真的听不懂他们的聊天。

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语言水平很有信心,但当你真的听不懂的时候,就开始自我怀疑了,当时每周二晚上去参加消防培训是自己最痛苦的事情,热热闹闹一晚上,自己全程参与,却一直像个局外人,虽然一直都在,但貌似从没真正参与过!

每次培训完,心里都会骂自己一万遍‘‘废物’’!为什么融入不进去???

但咱又是一个头铁的人,每次去每次都会鄙视自己千百遍,但就是有求虐的心理,越是排斥,就越参与。

就这样鄙视自己鄙视了一年半,突然某次大家聊世界杯足球,突然我听懂他们在聊什么了,并且我也能参与进去了,当时真心的,比给我一百万都开心!

从此以后,我知道,参与不了聊天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德语其实也是有方言的,我们学习的都是标准德语,对于方言,其实还是需要适应的。比如鲁尔区所说的watt,这个口头语,德语课堂上是学习不到的。再有,语言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语言,年轻人都喜欢用时髦词汇,比如德国人经常会说ich habe keine Bock,直译是我没有盒子,但真正的意思是我没有兴趣。这些细小的点,都需要通过多交流才能懂。再有,大家关心的事情不太一样,国内对于明星八卦很关心很了解,但在德国的大多数留德华并不清楚他身边的德国人究竟关心什么。所以从某一刻起,我每天坚持看Tagesschau

(德国一台的一个新闻节目),每天坚持看味同嚼蜡的德语电视剧Rote Rose(红玫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慢慢地开始融入到德国人的生活圈子了,慢慢地也能够一杯啤酒跟大家很开心的聊一晚上了,慢慢地有了越来越多的德国朋友了,慢慢地被德国所接纳。



凡事预则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生是一场修行,你我皆须努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9: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新论
很久之前就预测,这个冬天,会迎来疫情的新一轮爆发期。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当第二波疫情真的如期而至时,多少还是有些惊愕,有些措手不及!

庚子鼠年的前一天,大年三十,疫情突然爆发,大多数人虽然在老家,但同样不能探亲访友。后面漫漫长时间,只能跟父母妻儿挤在狭小的家里。
虽然这是件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打破了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但大家从没想过的是,多少年了,我们真真正正跟家人这么亲密无间相处的时间能有多少?如果是乐观的人,一定会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多陪陪自己的至亲,那才是自己心的依处!
马上迎来辛丑牛年,别处情况,个人不是很清楚。起码在北京打拼的各位,多半是要在单位过年了。这个时候,又有很多人在抱怨,不回家怎么过年?实际上,疫情就是一次打破大家传统生活习惯的机会。让大多数人明白,原来过年也可以不回家的?正如,疫情让大多数人明白,其实居家办公也不是不可以的!今年的春节,必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春节。对于大多数人都会印象深刻,有可能是大多数人一生中唯一一次不在家过年。以后都是我们的谈资。

简而言之:
2020年春节,疫情教会我们,要好好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时间。
2021年春节,疫情教会我们,要好好珍惜跟同事相处的时间。

多维度看疫情
小编是2020年4月12日从德国回国内的。
咱天生命好,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咱在德国为同胞干着急。等到欧洲疫情爆发的时候,咱已经回到国内,每天看着疫情增长的数字,在国内为德国干着急图片图片图片

因为在德国和中国都生活过很长时间,所以两边对于疫情的处理方式方法都有所了解。对于控制措施的认知也一直在变化。

2020年3月份,疫情在欧洲,在德国全面爆发。作为欧猪五国的优秀代表,意大利的医疗体系首先崩溃,西班牙的医疗系统也好不了多少。
当时在欧洲,真的是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疫情会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出台什么新政策。
疫情发展到德国,德国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全民免疫。
翻译过来,就是所有国民得一遍这个病,然后疫情就过去了。当时会觉得,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政府会出台这样不负责任的政策!那个时候,才开始佩服国内的魄力,能够实现全国居家隔离的政策,像处理非典一样,从根源上彻底阻断病毒的传播。

随着新闻的报道,以及对新冠政策的持续关注,逐渐理解德国的国策了。
因为人权的原因,德国实行不了,中国这么强有力的国家措施,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其次,国家对于病毒的考虑层面上是不一样的,国内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德国是,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是其工作的绝对核心,不能因为疫情,就全面搁置经济,如果德国佬木有收入来源,很多家庭会崩溃(大多数德国佬有提前消费的习惯),那样才会带来更大的动荡,也是德国政府极力避免的。
再有,国民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德国强制要求全面居家隔离,因为天赋人权,很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反对游行,无形中又在助力病毒的传播。so疫情是一次对各国执政政府的考验,如何平衡好,病毒管控,人民生命安全,人民活动自由,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因子。
真心的,当今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在发挥社会精英阶层的智慧,结合本国实际,在管控着疫情。

另一层面,各国的医疗体系是不一样的。
2020年三四月份,虽然德国被感染的人数数字很吓人,但死亡人数是很少的。这其实要归功于德国良好的医疗体系和提前规划。德国的全民免疫并不是对病毒不管不顾,而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带口罩,每个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非不要不聚会等等措施,放缓病毒传播的速度,以保证在疫情传播达到峰值时,医院一直有足够多的床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政策其实是从最开始就由德国的专家们,依据德国的国情,制定的国策。其实他们也在按照预测在坚定地执行着他们的政策。
另一方面,其实德国对于病毒学,传播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前几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的时候,其实德国的科研人员,也在积极地参与病毒的防控工作,其实他们一直在一线战斗着,新冠疫情不同的是,战场从非洲,转移到了欧洲本土。
这便是德国的医疗体系和政策,虽然德国的医疗体系也在承载的巨大的压力,但还没崩溃。如前所说,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疗体系,在最初就崩溃了,实力还是差了些。
情况更糟糕的是更贫穷落后的国家。我有留学生朋友来自厄瓜多尔,因此那段时间也比较关注厄瓜多尔的情况。
厄瓜多尔是一个南美洲的小国家,环境很美,但经济很落后,政府略腐败。疫情爆发,真的是对当地民众苦不堪言的事。小小的厄瓜多尔变成了真正的人间炼狱。在这其实真的跟一国的国力和医疗水平很有关系。
不禁联想到了天花病毒,这个病,在国内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有可能这个病,在非洲依旧还是绝症!因为他们的医疗系统,治不了这个疾病图片

新冠疫情的传播,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因为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同样是新冠病毒,但从不同视角来看,认知是不一样的。
因为厄瓜多尔的医疗水平不达标,对于当地人来说新冠病毒就是绝症,就是洪水猛兽!
因为德国过硬的医疗条件,对于当地人来说新冠病毒虽然可恶但并非不能治愈!

所幸的是,咱们中国是第一批研制出疫苗的国家,并且销往了多个其他国家,既靠科研实力赚了钱,同时,也帮助当地人民提高免疫新冠病毒的水平。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大灾大难面前,才更显一国的综合国力。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中国是全世界控制新冠病毒最好的国家之一。

多难可以兴邦。
愿我们万众一心,早日攻破病毒的传播,让我们恢复正常生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迟到的叛逆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和叛逆期一般发生在十四五。
我个人发育比较晚,貌似叛逆期发生在二十九和三十图片图片图片
海阔天空
BEYOND - Beyond的精彩 Live & Basic


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父母的学历最多不过初中,因为他们对于学习和读书没有更多的经验,所以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不再管我了。凡事该怎么处理,都是我拿主意,定好了跟父母商量,他们一般也支持。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对我期待是七十,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九十甚至一百!

当初读的中学,是一个不太好的中学。坏孩子很多,不读书的孩子很多。
但我从没看过大环境怎样,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因为我做的,一直比父母的期待,或者说学校的期待好,所以也没什么冲突可言,也就自然没有什么叛逆期。

等到高中的时候,高一分到奥赛班,淹没在许多高手之中。高二高三学校撤除了传统意义的奥赛班(全校前一百四十名分到两个奥赛班),取而代之的是分了诸多重点班(全校前二百名随机分配)。
被分到平行重点班,心里其实有十万个不乐意,但后来结果证明,有些人适合当凤尾,有些人适合当鸡头。不巧,我就是适合当鸡头的人。
高二,因为成绩优秀,做事还行,被班主任选为班长。这貌似是咱第一次当班长,很是心虚,花了许多精力,去学习如何当班长。神奇的是,高二分很多心当班长,成绩并没掉下来(高一一天只有学习)!后来总结,貌似是我做事情是需要关注度的,在平行重点班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许会多,导致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也会更强一些。

同样,高中的时候,自己的价值观跟父母的期待和社会和学校的期待是一样一样的,受到的都是夸奖,so依旧没有什么叛逆期可言。

高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当时为了保护视力,我们每周都会左右轮换座位,但由于同学们操作的失误,有时候有的桌搬了,有的桌没搬,因此,客观上形成调换前后桌的情况。那周正好发生了这种情况,如果我随着大波掉,正好可以坐到我喜欢的女生的后面。但当时以学习为重,主动选择不掉桌,so也就错过了更多的与喜欢女生接触的机会,这样才能更专心的去学习图片图片图片。

大学时候同样,大二开始跟学校的德语班学习德语,当时班上有一个至今都特别喜欢的女生,真心的是个女神。当时会觉得配不上人家,没怎么跟人家接触,只是默默地关注。能做的,只能是自己不断努力,希望自己能够配得上人家。等到觉得自己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再回过头去找人家,人家已经有未婚夫,马上要结婚了图片图片图片

从小我都是一个特别特别特别自律的人。
记得大学复习考试的是时候,觉得自己对QQ产生依赖,直接会把QQ卸载!一直以来,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就是怕对一件事上瘾,成为上瘾对象的奴隶!!!
图片
图片
我的最大爱好是骑行!骑远途,其实也是一个励志的过程,年轻的我,一无所有,唯有去征服星辰和大海才能体现我的优秀!!!

2019年,二十九岁。
在德国待了六年,从最初的孤身一人赴德,到后面在德国朋友有好多好多。
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后面的生活如意,工作顺遂。

曾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终于过上了,奋斗二十多年想过的生活。

但欲望满足的瞬间即是偿还的时刻。

当你志得意满之时。人会变得嚣张,变得不谦虚,变得没有包容心。
人一旦猖狂,祸不远矣!

二十九岁,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得罪了所有能得罪的人,付出了能付出的最大代价图片图片图片

但同样收获了很多,大的人生变故,让人更能看清生活的真谛,更懂得去珍惜应该珍惜的事情。最终促成我回国的,还是父母。
无论猖狂也好,嚣张也好,以及后面懊悔也好,落魄也好,父母始终都在!

人一辈子,穷富都不重要,有两个真正关心你的人,这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人生福气!!!

三十岁,从德国回到中国。
真的是带着满满的成就回来的。用了六年多的时间,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踏实,诚信,讲规矩,严谨,肯吃苦征服了德国。
回到国内,却处处碰壁!!!
无数个冲突过后,终于妥协了。

三十而立!
是时候,该多跟人学习。中国人是内敛,这也本是我的底色,重拾起来就好。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自己才从大学毕业,就当自己刚刚步入社会。
大不了从头再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14: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导演郑琼曾于2009到2015年用了六年时间拍了一部纪录片《出路》,分别记录了一个农村女孩,小镇青年和城市少女的成长历程。
纪录片表达的核心思想便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纪录片大致内容如下:

最初2009年:
当初农村的女孩还是个小女孩,像大多数人一样,希望通过读书,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雄心勃勃,对未来有无限的期待。
但小女孩的家庭条件不好,家里也不足够重视教育,偏远农村教育资源也不好。小女孩当时貌似才有XXX岁,除了上学,还要做很多家务。

纪录片中的小镇青年是从高中复读开始的,由于两次高考失利,小镇青年开启了第二次复读生涯,小镇青年像大多数中国家庭里的孩子一样,父母希望家里能走出一个大学生。因此小哥也很努力,只能拼命死读书,因为高考真的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出路。纪录片里小哥的妈妈讲一句很实在的话''即使是打工,也肯定要XXX高的不要XXX低的''。因为家里从来没有大学生,所以小镇青年,所有事情必须靠自己,没人能指导他。

纪录片的第三个主人公是北京少女。农村女孩梦寐以求的高校,被北京少女轻而易举地放弃了。''一代搞制造,二代搞金融,三代搞艺术''。少女的家庭大概是这么个发展模式。辍学后的少女,担心的是如何度过一天天无聊的时光。
少女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女儿有艺术天赋,所以钢琴,舞蹈,美术培训班上了一圈,最后选择了美术。
17岁辍学的她,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南锣鼓巷租个摊位,开了个小酒吧。对于17岁的人来说,想赚钱,其实还是蛮难的。并且南锣鼓巷当时的摊位是2万人民币一个月。少女的父母轻松就答应了,对于她父母来说,兴趣爱好大于一切,花点钱打水漂,也算交学费了,

最后2015年:
16岁的农村的姑娘安心嫁人了,届时已经怀孕,开启了结婚,生娃,养娃,娃结婚,生娃,照顾娃的生活模式。
小镇青年貌似是读了个本科,然后在武汉电力公司工作,勤勤恳恳工作,安安心心赚钱,在武汉立住了脚跟,买了房,有了车,扎扎实实地靠读书改变了命运。
北京少女,届时从德国留学归来,在北京开了家艺术公司,已经当上了CEO,但此时,她家里对她要求并不高,就像当初开酒吧一样,没想着靠她赚多少钱,有点儿营生,不干坏事就好。

后面记录片的结论:
在山村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封闭,绝望,失去自我。

在小镇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努力,拼搏,负重前行。

在都市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个性,潇洒,无拘无束。

三个人是三种人生的缩影。

貌似很有道理,实则很片面。
一组纪录片,毕竟是个例!不足以说明问题。

拿我个人来讲,我切切实实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切切实实的受益者。
小学的同学,如果不努力读书,很多初中不毕业就工作了。干的无非就是厨师,修车,司机······总之要有一门手艺。
初中也是个一般的学校,七八十人的班级,貌似只有十几个人可以读重点高中,十几个人可以读差一点的高中,一部分人读技校,一部分人直接参与工作。
到了高中,读了县重点高中,尤其是高一,读的是奥赛班,全县最好的班级,七八十人中,绝大部分同学都去了重点大学。高二高三被分到了平行重点班,班上的同学有二十个人左右可以读本科,其余的也都会读个三本或专科。

大学读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同学其实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挺聪明的,高中的时候,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读书,后面大多数本科毕业,参与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一部分人被保研,一部分考研,两个选择读博,两个选择出国,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德国。

在德国留学的同学,家境一般都不错了,但因为德国留学成本低,少有大富大贵的家庭,大多是殷实的家庭。到了德国,世界开始变得多元起来,什么妖魔鬼怪都见过了。很多人并不需要很努力很努力地去读书,出来更多的是为了拓展见识,后面回国工作大多家里都能给安排好。后面在德国留学的同学,大多生活得挺好的,即使什么都不会,留在德国做代购,也能够赚不老少钱(PS:还真别看不起做代购的,人家一个月赚得钱,可能比你我多得多得多,!)。

凡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知识改变命运岂非虚言?

蓝而,读书是要拼一个家庭的财力的!!!
印象很深的是我的一个发小,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一块长大。小时候的一个爱好是下象棋,我俩经常一起玩象棋,水平基本是差不多。从此便可以看得出,我俩的智商水平其实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我是独生子女,我爸妈尤其是我妈从小特别重视我的教育问题,一直希望我能读大学,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我妈的做法是,我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只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小到大,我没有过资金方面的顾虑,父母把读书的钱早就准备好了。虽然我家不富裕,但我爸的观点是,只要是有用的,即使再贵,咱也买。如果没啥大用处,咱就得掂量掂量了。
因此,小时候,其他小伙伴在外面玩丢手绢,弹球,藏猫,丢沙包,跳绳,去山里偷大枣,冬天去地里捉兔子,夏天去大坑里游泳,秋天去偷玉米,挖白薯,夏天去偷西瓜······所有有意思的事情,我都很少参加。在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妈把我家门锁上,谁来找,都说我不在家,我妈就专心看着我学习图片图片图片
大家最开始其实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但你学了,别人没学,慢慢地你的学习成绩就比别人好,你就总被夸,小时候,我家满屋子都是奖状。
慢慢地开始进入了正循环,你学习好 ,受到表扬,你就更爱学习,受到的表扬就更多,学习这件事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起来。

上面其实只是父母用心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像我的那个发小,由于父母不够重视教育,从小就使唤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家里做饭了,蓝而我,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妈的教育方式是对的。
毕竟人的心思是有限的,当你一心一意学习的时候,学习成绩自然就好。当你一方面每天要考虑做家务,另一方面,又有捉野兔,摘酸枣,打野鸡等等的诱惑在,没有人会去学习,毕竟学习是件顶无聊的事情。

归根结底,读书读到最后,拼的是财力,

另一层面,其实在德国的时候,听高晓松的节目还是蛮多的。
后来慢慢地体会到一点,高晓松之所以能出来,真心是人家的出身好!
高晓松读高中的时候,他爸妈貌似在美国,当时会给他寄美国的一些VCD啊,流行歌曲之类的回来。当时的中国多闭塞,有谁见识过那些。
当高晓松最先受到美国流行音乐的熏陶,多多少少会有点东西,多多少少会比普罗大众更有些音乐气息,就是凭着这点儿优势,人家就能鹤立鸡群!!!

昨天在听樊登读书,介绍《刻意练习》这本书,觉得有一个观点其实很好。
哪有什么天才,天才都是被培养出来的。
就像莫扎特,四岁就能谱曲,被惊为天人,殊不知,莫扎特的爸爸就是个谱曲家,从小小莫扎特就受音乐的熏陶,并且莫扎特还有哥哥姐姐,莫扎特他爸已经拿他的哥哥姐姐练过手了,到莫扎特这,就更懂得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了。

写了好多,并不是想传达什么负面情绪,只是想把看到的东西陈述出来。
世界绝对是不公平的,但不公平也有不公平的活法儿。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没必要比来比去,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所追求的,所在乎的,努力就好。
心安即归处。

有一口气,点一盏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生是一场修行,你我皆须努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13: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喜欢逛博物馆,每到一座城市都会逛逛当地的博物馆。
比如,成都的武侯祠,三星堆,沈阳的九一八博物馆和张氏帅府,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Wuppertal的恩格斯故居兼纺织博物馆,狼堡的大众世界和大众博物馆,马格德堡的百水先生作品馆,耶拿的蔡司博物馆,魏玛的共和国博物馆,哈勒的盐博物馆,纽伦堡的纳粹博物馆,玩具博物馆和铁路博物馆,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斯图加特的奔驰博物馆,波恩的贝多芬故居博物馆······

印象特别深的有几个博物馆,分别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以及汉堡的微观世界和黑暗博物馆(Dialog im Dunkel)。

当时初到德国半年,得知我所住的城市附近的科隆有个巧克力博物馆,当时就抽了一天时间去逛了巧克力博物馆。
德国人开博物馆其实很用心,一般会从各个角度来介绍,尽可能地吸引游客的兴趣。当时的我,对于巧克力博物馆还是很感兴趣的。里面有很多的介绍内容,都是纯德语的,初到德国半年的我其实德语水平并不高,很多都看不懂,当时就把逛博物馆当作提高自己德语水平的一个机会。在巧克力博物馆里走一步,读一步,有不懂的单词就拿出德语助手来查。因此,逛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貌似逛了一整天。出来后,收获还是满满哒,当时对巧克力和可可豆的来龙去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惜现在全都忘记了图片
很幸运很幸运的是,逛完科隆巧克力博物馆后一两周,就参加德国大学语言入学考试DSH,特别特别巧的是,听力内容就是在讲巧克力的历史,真心是有狗屎运,一,我当时的德语水平其实并不差,听听力其实听得听懂的;二,我确确实实刚逛过巧克力博物馆,即使不听听力,题都能答对,简直不要太开心,哈哈。

另外觉得印象深刻的两个博物馆,分别是汉堡的微观世界和黑暗博物馆。
微观世界简直是个童话,完完全全展示了德国佬的严谨,细致和浪漫。

黑暗博物馆是此篇需要重点介绍的博物馆。
知道这个博物馆还是听朋友介绍,朋友说这个博物馆特别特别有意思。所以当时去汉堡,第一件事便是逛黑暗博物馆。
由于时间比较久,具体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貌似十个人左右成团,黑暗博物馆每天会有很多个团,每一两个小时一团。所有人把手机和带有光源的设备留在外面,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黑暗博物馆。随着光线逐渐变暗,以至于一片漆黑,让人彻底体验了次盲人是怎样生活的。
有时候世界真的是很神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眼看色,耳闻声,鼻受香,舌尝味,身觉触,意思事。
人是从六个维度感知世界的,普通人,都习惯了用六个维度去感知世界。殊不知,缺少一个维度是怎样的一个体验。切合这种心理,黑暗博物馆就给了大家一个体验。
当人真的失去视觉的时候,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当我们几个人,眼前一抹黑地逛博物馆的时候,才发现,通过不断地去摸索,通过各种其他感官,你能分辨出各种物品,比如生锈的铁,听到流水声你知道哪里有水,同时,即使失去视觉我们也是有地理感的,通过摸索,你能知道一个空间的大小,门的位置,各种物品的位置,慢慢地,真的能够体会一个盲人是怎样生活的。
《鬼谷子》里讲: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对于一个盲人来说,颜色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没必要跟一个盲人讨论色彩。
在黑暗博物馆另一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便是,博物馆里还有个餐厅,大家在纯黑的环境下点餐,并且要凭触觉给钱付费。机智如我,早早就准备好了硬币,几个2欧硬币,几个1欧硬币,几个几十cent的硬币早早在口袋里安放好,等到结账的时候,咱能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oh yeah!

其实黑暗博物馆并不大,并且很有意思,感觉还没玩够,博物馆就参观完了,!后面博物馆很好的一点是,会组织大家结束之前,聚在一起,各自分享体会,很有意思。

天生我材必有用!
黑暗博物馆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员工,当时我们的导游是一个弱视患者,她其实只是稍微能看清点东西,基本上算半个盲人。就这样一个人,把她安放在黑暗博物馆,就真的很能调动她的积极性,在黑暗的环境下,我们这些习惯用眼睛的人其实是弱势群体,那些盲人才是那个环境下强势的一方。在那个博物馆的环境下,你体会不到导游作为盲人的自卑,而是人家的乐观,积极和向上。
游黑暗博物馆是一方面的事情,导游给人传达的正能量又是另外一回事。
导游不会说,她有多坚强,多爱生活,多怎么样怎么样。她自信的谈吐,爽朗的性格,就是最好的证明品。

接受的力量。
大四下学期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考德福的压力,考APS的压力,真的是重重压力之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当时就关注了好多好多的弱势群体和残疾人,总希望能从他们励志的人生中汲取些力量。
伊朗电影《小鞋子》其实拍得特别好,讲得是伊朗的一个穷苦家庭的两个孩子,如何每天为了一双鞋而苦苦挣扎,很触动心灵。最大的体会,当我抱怨生活,当我抱怨自己没有阿迪,耐克的时候,转过头,才发现,有些人竟然连脚都没有,我这有抱怨的资格吗?
另一个关注的人是澳大利亚的残疾人,尼克胡哲。天生残疾,却做成了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并作为励志演说家,全世界进行演讲。
祸福相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人最怕的是比较,世界上总有比你活得更幸福,更美满的人。如果总跟别人比,真心的别活了。别说你我,像尼克胡哲,天生畸形,活着有什么意思?
庄子讲,无用之树活千年。正因为该树无用(有用之树早就被砍去盖房子了),所以才免于被砍,所以才能长久的存活下来。

接受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之前通过《鲁豫有约》了解到脆骨症患者李帅。
脆骨症同样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脆骨症顾名思义,患者身体全身骨头很脆,稍有不慎,便会骨折。就是在这样的悲催人生中,李帅成长起来的。
苦难教给一个人的永远不是摇尾乞怜!面对自己脆弱的体质,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如果不接受,痛苦的只有自己。
然而,当你接受自己的缺点,把它当作一个特点的时候,世界其实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接受。但接受不等于屈服,不等于认命!
不断努力去尝试,不断去突破自己的极限,这也许才是生命的价值吧?
这也许才是海明威《老人与海》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意志吧?

生活本不易!
《道德经》里讲:
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生是一场修行,你我皆须努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19: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10月9日出发去德国,2020年4月12日从布鲁塞尔坐飞机回国,前前后后在德国待了六年半时间。这期间,略有意跟国人保持距离,以利于自己去融入德国社会,所以那段时光,结识了很多的德国人和其他外国人。


一叶知秋,这里就来汇总下,我所认识的外国佬。
接触最多的德国人是我的大学学霸好友Michael,因为前面已专门讲过,此处不多费笔墨。
14年5月份费尽力气搬进去和德国人一起合租,于是便开启了有室友(欧洲人比较注重隐私,每个人有自己的房间,公用厨房,卫生间和客厅)模式。

第一任室友是一葡萄牙裔德国小哥和一德国XXX姐。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应当要多感谢感谢葡萄牙小哥的。当时刚搬进去的时候,是我很失落很失落的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有很深的自我怀疑:远离了中国人,又融不进德国圈子,是不是玩大发了,搞得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第一段和德国室友不愉快的合租经历,让自己产生了很深很深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性格太孤僻,不适合和人合租?

刚搬进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怯生生的,满心忧虑,怕这怕那的图片图片图片
蓝而,葡萄牙小哥还是蛮不错的,起码他有一个接纳我的态度。
刚去第一天,就带我去楼上他哥那里,拜会了他哥(PS:他哥91年的,比他大四岁,也在Wuppertal大学,学的是化学当时是读研阶段,我室友读本科)。他哥和同专业一德国帅哥和另一同大学特漂亮的女生三人合租。他哥屋里满屋的水烟和各种酒,一看就是会玩的主儿。因为室友他哥学化学专业,又爱举办party,所以也见识了他们专业好多女生,哎!当初要选个偏文科类的专业多好,早就脱单了图片图片图片就室友他哥这么一个二流子即视感的货,后期竟然去读博了,去年竟然博士毕业了(德国博士的含金量还是蛮高的),哎!人不可貌相啊图片图片图片
回到我室友,他是葡萄牙裔德国人,他在德国科隆出生,据他说,他爸妈原本都不说是德国的,他们是在法国巴黎认识的,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后期他爸妈才来的德国,在科隆开了家葡萄牙餐厅,那家餐厅我跟朋友去过三次,还是很不错的一家葡萄牙餐厅。略不幸的是,他爸去年去世了,并没见到大儿子博士毕业,一路走好图片
葡萄牙室友之所以会接纳我,有可能是感同身受吧。葡萄牙小哥家里两个孩子,他和他哥,看他俩小时候照片,他哥巨瘦,他巨胖,整个一个《鹿鼎记》里面胖头驼和瘦驼驼即视感。因为是少数族裔又比较胖,在德国其实略受排挤的。起码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貌似是被分到Hauptschule了(德国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分学,分三个学校Gymnasium,Realschule和Hauptschule;Gymnasium可以参加高考,高考后凭成绩可以申请大学,一次高考,成绩终身可用图片图片图片Hauptschule毕业后直接去技校,成为光荣的蓝领工人阶层,Realschule是中间地带,学习好的可以参加高考,正常去读大学;学习不好,可以读技校)。貌似是德国小学老师对各个学生的评价对于孩子的分班很重要,就这样因为不受老师待见,室友就被分到最差的中学去了。有可能是由于哥哥的对比,室友中学发力,因为成绩好,先从Hauptschule转到Realschule,过了一两年又从Realschule转到Gymnasium,最终成功读大学。
因为他小时候很胖,其实是心理上略自卑的。很好的是健身拯救了他,读大学后,他开始去健身房,貌似半年时间,瘦了四十斤,从此重获自信。葡萄牙小哥自己以运动员自称,特别注重饮食和锻炼。专门买了个小秤,做饭都会拿秤称重量计算卡路里。去健身房也有规律,最勤的那段,每四天是一个周期,前三天每天锻炼两个小时,分别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第四天让身体休息一天,然后开启下一个周期。因为健身对他帮助很大,所以当时他强烈安利我去健身房健身,所以在他的热情邀约之下,陪他去了次健身房,看到他全神贯注地锻炼,我明白了,锻炼对于他来说是很好的一种解压途径,在健身房待两个小时,出出汗,会令他身心愉快,羡慕ing。然而对于器材,我木有半点感觉,有那时间,还不如自己出去跑跑步呢图片图片图片
当时大家都在上课,白天在学校,晚上到家同一时间分别做饭,各自吃饭,其实交流的机会有很多,弥补了自己生活中缺少德语的不足。另外,那种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交流得多了,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同时,多跟德国人交流,你才能更多地去理解德国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

德国XXX姐
当时这个三人合租房走了两个人,我和德国XXX姐是同时入住的。与葡萄牙裔小哥形成对比的是,她就显得略高冷,有那种德国小公主的感觉。
那妹子年龄也不大,貌似学的是社会学,毕业了来Wuppertal当公务员,那个时候德国有难民潮,她的工作就是负责接待难民。虽然她为了保持风度,尽量克制自己,尽力去帮助那些难民,但从她跟我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到,骨子里她其实是很嫌弃那些难民的。其实我个人是略看不惯她这点的。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恰巧那妹子点儿正,投胎到了一个富裕国度的富裕家庭。
但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就像去西藏朝拜的藏人一样,身体虽然是肮脏的,但心灵是巨高尚的。
扯远了,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德国妹子住了半年就搬走了。

后面形形色色又来了很多室友。
从波兰过来交流的,待了一个学期,一周七天,那妹子能去五次Party图片图片图片,绝对的放飞自我。见识了波兰妹子的海量,那天她约了两个XXX妹来家里,十几分钟三个人干了一瓶伏特加图片图片图片(PS:作为穷学生,尤其是波兰来的,嫌跳舞的地方酒水太贵,所以先在家喝个微醺再过去图片图片图片)
有从印度尼西亚过来的小哥,短期住了三个月,有接触比较多的意呆利妹子,前面也有文章介绍过,这里不赘述了。

接触更多的是第二个德国室友,那哥哥也是神奇的存在。
那哥哥貌似是84年的,还没大学毕业(搁在国内妥妥loser),但在德国人家活得依旧相当滋润,每年去奥地利滑一两次雪,他是门兴的球迷,当时住3人WG(Wohngemeinschaft的缩写,合租的意思)的两年还好,更早的时候,门兴有比赛,他跟着其他球迷满欧洲打飞的去看比赛,支持球队,也是人才。
图片
去看球路上

当时和室友感受了一把现场看球的氛围

室友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并且画的很好。本来打算学美术的,但由于功夫还是差点,没被录取图片图片图片。再之前是学法律,学了四五年貌似一看毕不了业,转了专业,后面学的是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德国当老师,要学双专业,并且还要参加两次国家考试,选拔力度很大),打算当中学老师,那哥们小时候去美国交流过,所以英语功底本来就很好,西班牙语貌似后来又换成历史了,好纠结的小哥。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我就太轴,想做什么,不论代价有多大,也都要一条道走下去。融入德国的路上,语言不好学语言,专业不好学专业,习惯不好改习惯,气场不好改气场,个性不好改个性。一次次地不断打破自己,再去重组图片图片图片)

对于这室友来说,最重要的交际圈有两个,一个是他在大学认识的朋友Daniel以及通过Daniel的女朋友认识的新的交际圈:话剧社。
他每周一参加话剧排练,社团里面有个他喜欢的女生,所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当时是每周二晚上参加消防志愿者支队的培训,每周也忙得不亦乐乎,但依旧是整天跟一群大老爷们混在一起图片图片图片(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男怕入错行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话剧舍的小伙伴们

真正处得好的朋友,是愿意将他的朋友介绍给你。

通过我的室友,我认识了Daniel(很给力一个哥们,西班牙裔德国人),以及Daniel的朋友圈,Daniel是Wuppertal本地人,通过Daniel我又认识了好多Wuppertal当地的土著,这个圈子受教育程度略低一些,他们大多84年左右的,大多没读大学或是正在读大学(好几个是之前当蓝领工人,觉得流水线工作太枯燥,重新加入成人高考补习学校学习,重新参加高考的,所以年龄就被耽误了)。
加入消防志愿者支队的圈子,是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慢慢地慢慢地融入进去的。
(PS:我们消防支队的小伙伴们大多都是Wuppertal学安全工程的学生以及从小就是消防志愿者过来读大学的小伙伴,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动手能力极强,组织能力很强,专业能力普遍很强,这些人在就业方面其实是很抢手的,所以最初他们看你一外国小赤佬,人家的人生本来就很丰富,根本就没功夫也没想法要去搭理你图片图片图片,所以刚加入消防志愿者的前两年都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一是别人没有想要搭理你的想法,一是语言不过关,再有,一点消防灭火能力也没有,妥妥的三无选手图片图片图片)。
Daniel的朋友圈,从一开始就是接纳我的(因为他们读个书可费劲了,看到我是研究生学历,还是外国人,学习成绩还不错,德语说得还行,为人也可以,认识他们其实比较晚了,当时消防队的朋友,同专业的其他国家的留学朋友也有很多,并且当时也有德国人的思维了,并且我室友对我评价还很高,所以在最初他们就有认可的成分在里面)。
通过Daniel我又认识了David,David是学计算机的,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在他们那批人里,他的收入算是高的,并且很稳定,跟他们那个圈子其他人相比,他属于传统意义的正常人,但也三十七八了还单身(Daniel和David是发小,貌似十几岁时认识,一直相处到现在将近四十,这真是一辈子的兄弟啊图片图片图片)。
David住的地方离我家很近,走路五分钟就能到。David特别喜欢玩桌游,他家里收藏了不下百种的桌游游戏,恰好我也是个桌游爱好者,最后在德国的一二年每隔几个周末就会在他家约一次桌游局(就这样又认识了David很多爱玩桌游的朋友,最后我从德国去布鲁塞尔机场就是David的朋友Marvi开他女朋友的车送我去的,搭了人家半天的功夫,却只收了个油费图片图片图片,更早之前个人比较得瑟的时候(往事不堪回首图片),组织聚会觉得跟Marvin不是很熟,都没叫人家,最后人家能帮这么个大忙,也是够的图片图片图片)。
回到桌游局,大家通常各自带点儿饮料和小零食过去,下午开始玩,玩到晚上九十点钟散场,还是蛮惬意的。

图片
UNO是基本款
图片
教德国佬打麻将
图片
带德国人唱min KTV
图片
每年一度的埃森桌游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卡坦岛
卡坦岛,德国人发明的巨好玩的一款桌游,第一次貌似是元旦跟中国好友一起玩的,直接整了一个通宵,哈哈哈,年轻就是任性图片图片图片

在德国或者说在欧美,其实是没有主流价值观的,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人生,don't judge是一条很重要的人生信条。

真心的在德国认识了好多好多不同国家的不同人,通过相互地交流和沟通,认识了好多种人生,体味了人间百味。
图片
读语言期间认识的叙利亚小哥儿
图片
读大学期间接触的国际学生
图片
公司的同事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专业玩到一起的亚非拉同盟

鸡同鸭讲
当时我们三个人,一个来自伊朗,一个来自摩洛哥,一个来自中国,分别用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汉语进行交流,看着三个人说得挺热闹,但谁都不知道谁说得是什么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嘲讽德国小伙伴球技差图片
图片
德国人乐此不疲的烧烤
(很简单,肉块和烤肠,夹进现烤面包,再挤点儿酱,齐活)

图片
图片
很重要的消防队的小伙伴们


人生是一场修行,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别墅图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1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元人生
一叶知秋,这里来简单介绍下我所了解的在德国消防工程师事务所工作的那些可爱人儿。
1号老板
1号老板是个典型的钢铁直男,专业极强,脾气极大。
1号老板同样是Wuppertal大学的消防专业毕业,学生时代就来这家公司做学生工,研究生毕业了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后期当时公司的老板(博士学历)转行回大学做研究去了,所以当时还是员工的1号老板和2号老板将公司接手过来,自己开始做老板了。貌似这是零几年的事情,那个时候这个老板也就三十岁左右图片图片图片
1号老板是典型的德国人的脾气秉性:直接,火爆,对工作超有热情。
有可能是他投入太多的热情给工作了,以至于没照顾好家庭。我参加工作后他便是离异,由于工作太投入,其实人衰老的比较快,他当时也就四十五岁的样子,但人看着好老的说,刚去没一个月的时候(还不知道他真实年龄的的时候),有个十岁上下的小孩过来找他,我问同事,这是老板的孙子吗?同事很尴尬的说,不是,那是他儿子图片图片图片
1号老板离异,孩子由女方带,每周有一个下午是他的亲子时间,所以他也比较珍惜每周的亲子时间。
1号老板是个特别特别真性情的人,中午的时候,只要心情好,就请大家全体吃饭。
2号老板
2号老板和我最开始对德国工程师的印象很像。
2号老板是一个特别儒雅的工程师。我去面试的时候,就是2号老板和4号老板还有我师傅三个人一起面试的我。当时就觉得2号老板气场好,温文尔雅。
2号老板也是典型的德国人,养了只狗,每天带狗来上班。
工作虽然也很尽力,但不像1号老板和4号老板那么拼。以至于2号老板略的是,他参加工作已经20多年了,已经是很厉害的消防工程师了,但消防工程师的证(公司有两个注册消防工程师,1号老板和4号老板),考了三次都没考下来(考一次要2000欧,但这钱对人家不算什么)。
2号老板有个很美满的家庭,他媳妇是学法律的,也在我们公司工作,每周工作四天,每天工作到下午三四点。他们好像是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刚从美国回来,好像是去那边交流了一年。
他们家是典型的德国中产家庭,很殷实,幸福。
平时得空的时候,2号老板组织大家一块去哪踢球,他球技很好。由于我为了尽快融入公司,虽然踢得不好,也跟他们踢过几次,当时深知自己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21: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式欺生

德国人天生高冷,一般只是在德国读读大学,其实是不太会遇到欺生的情况的。一是人家有素质,二是人家太高冷,大学里三三两两一般会自成小圈子,自得其乐,不跟你接触,所以也就不存在欺负人的现象。
海阔天空
BEYOND -


在德国参加消防志愿者支队,是一个深入了解德国社会、生活和人文的很好的途径和方式。
正常的德国人,通常参加消防志愿者支队一个月的培训课,表示有兴趣和意向想要加入志愿消防队(Freiwillige Feuerwehr)的组织,基本上就被吸收了。当时我在我们消防支队待了一年多,才有人给我发申请表,让我正式加入。毕竟人家有考虑,你一个外国人,是不是过来玩票的。通过一年的考察,看你确实在学习,想加入,并且做人方面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才向你抛出了橄榄枝。

其实消防队的小伙伴素质都还蛮高的,看你一外国人,顶多就是对你不感兴趣,在那晾着你,欺负新人的情况,其实并没有。
真正欺负新人的是德国的小孩儿们。
正式加入德国Wuppertal市消防志愿者支队之后,马上就迎来了培训,只有参与培训,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消防志愿者。

照顾大家的时间,培训的时间通常是安排在周六。根据培训的内容不同,课时也会由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通常年底支队里会发下一个年度整个Wuppertal市以及北威州级别的相关消防志愿者能力培训课程,刚来的新人有些必须的课程必须参加,才能获得相应的救助权限。在那待久的他们,基本课程都上过了,那时就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全程都是免费的。

当时我参加培训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大多德国十七八岁的00后(咱的同学都是00后,心态必须年轻图片),他们通常十几岁就加入消防志愿者支队,成为少年消防志愿者,每周有一次培训课程,对于小小孩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对于快成年的大小孩,通常会教更多的消防技术,以便他们早日成为正式的消防员。

德国的消防培训课还是蛮有意思的,周六通常会早晨八点开始,下午两三点结束,满满的教学内容,我们当时貌似有四十多人,被分为两个组。一组先学理论,一组先学实践,之后培训内容对调。

德国消防志愿者的培训课程,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一起灭过火,一起开过锁,一起拆过车。

学习的过程总是快乐的,但因为有考试,所以备考的过程也是蛮辛苦的。

因为咱们中国人擅长考试,所以理论方面从没怕过,毕竟咱也是学消防专业的。
但本人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再加上消防灭火,好多都是实践经验,其实这块我是心虚的。所以当时就跟那批小孩一块学习和额外培训。

本来我们消防队有个德国小孩一起考试,本来想着,大家一块学习备考,多好的一件事不是。
但那小孩想得不一样,他毕竟在那土生土长的,其他参与培训的小孩他也都认识。这样这小孩就开始作妖了,凡事都想着高你一头。

老子跟那批正式消防志愿者一块相处都没受过气,能受你一个小屁孩的气图片

当时那小孩联合其他小孩一块挤兑人,惹不起还躲不起吗。那小孩还变本加厉,一块做实践培训,在那冷嘲热讽的。都这么久了,这么容易的事儿,咋还不会啊?就你这水平,纯粹拉低全体水平云云。
我勒个去,真心见识了。
躲不起,那咱就离开呗。临近考试了,我直接跟指导我们培训的老师谈,您好,我技术不行,这次考试我不参加了。
那老师还是处理这些方面的事情经验老道,说这事他知道了,下来又了解了下情况。将这件事反应给我们支队的领导机构。支队相关负责人,知道我实践不好,考试前组织四五个正式消防志愿者陪我一块练了好几次,其实还是蛮感动的,四五个经验丰富的消防志愿者陪我练了两三个晚上,相当于五个老师的小班教学,真心得大大点个赞图片。
那段受气时光,才体会到消防组织的好。
深深体会一句略纳粹的消防口号:
Eine für alle, alle für eine.(每个人为集体,集体也会为每一个人图片)

就这样,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有证的消防志愿者一族图片

欺负我那小哥,自觉理亏,渐渐地从我们消防队消失了,参与了Wuppertal其他片区的消防分队去了。

有理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别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5 13: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在国内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相情感障碍
很久没有更新了,不是不想写,而是感觉自己没什么可以写的。
最近的状态并不是很好,所以本篇正能量也不是很多,不好意思!
躁郁症,全称双相情感障碍症。
对于抑郁症,大家应该了解的比较多了,但对于躁郁症,应该了解的人并不多。
曾经我在自己的文章里描述过,自己经常会处于两种状态:
一种状态是感觉自己像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准备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另一种状态就像是毫无招架之力的拳击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左勾拳,右勾拳地打着,有心无力,没办法去反抗。
现在来看,这其实是典型的躁郁症。
暴躁阶段
诚实来讲,相对于抑郁阶段,暴躁阶段还是比较令人怀念的。
处于暴躁阶段,精力异常旺盛,真的是每天只睡一点儿觉就够了。人处于异常的亢奋阶段,自我感觉特别好,每天都是兴高采烈的,思维也特别特别的活跃,人充满了活力,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兴趣,极具冒险精神。
但缺点也是致命的,人过于暴躁,容忍度极低,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极致!太过于追求完美,极易发脾气,极易冲动,极易发生过激行为。
暴躁阶段过后,慢慢的抑郁阶段来袭,所有暴躁阶段惹下的后果,都由抑郁阶段的小可怜来承担。这个阶段,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暴躁阶段自己做出的出格事情各种悔恨!整天无所事事,害怕见人,即使在人群里,也感觉特别特别的孤独,怕回家,尤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找人交流,但又不清楚要交流什么!感觉自己就在一个囚笼里,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感觉不自在!想挣脱,但又挣脱不开!时间开始静止,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自己充满了嫌弃!
很多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要摆脱那种状态,真的好难!
胜不骄,败不馁,谈何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06: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躁郁症之郁

天时地利人和,兜兜转转又回到ABCDV这个平台来了。
刚才看了下时间,上一次发帖还是2021年8月份,如今已到了2022年1月份。
目前我也脱离了央企,脱离了体制,来到了一个氛围更轻松,自己专业正对口的私企。
相较之前,虽然每天累得要死,但特别特别的充实,每天过得很开心!

抑郁是不是矫情?
作为多年的抑郁受害者,现在可以略有体会的说,抑郁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病,不只是矫情这么简单。

引发抑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长期处于压力之下,自己的认知体系不健全,情绪得不到宣泄,缺乏与人沟通,得不到安全感,郁郁不得志等等等等。
如果长期处于抑郁情绪之下,官方说法是两周,实际上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很可能一下子就个把月心情低落,郁郁寡欢,个把月之后,肯定是生病了,就像是感冒一样,会比较难自己走出来,需要寻求帮助。

正如现在普遍的认知,抑郁是条黑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不快乐,而是失去活力!

对于抑郁的治疗,主要有两种,药物和心理咨询。
在国内和德国我都接触过,总体感受是,心理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心理咨询师很多,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确实是比较困难,并且心理咨询国内价位比较高,德国虽然有医保,但很难排上号

关于药物治疗,在德国吃过好几次,但貌似都没起到什么作用!
回国后,也吃过一次抗抑郁药物,感觉对于缓解自责,恢复自身活力很有帮助。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感觉这个平台也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7 1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最近咋样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11-22 14:48 , Processed in 0.0941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