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3 1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试很简单,大概15分钟后,师太来敲门,带着下一个考生进来,师太让我去对面的面试间。进了面试间,另一个女笔录考官在里面等我,相互打招呼后让我坐下等师太,一会后师太进来,坐下考试就正式开始了。先介绍了她自己和笔录官然后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就简单说了一下名字,但看着她没有继续问的意思,我就主动往下介绍说我来自哪里,在哪上学,学了什么专业等等。然后她开始问常规问题,无非是谁给你提供生活费,要申请什么大学,为什么,申请不上怎么办。很简单很顺利。其中问我为什么去德国学经济,我说德国经济强,大学老师经常拿德国做例子讲解知识。她就说“for example?”我就讲了冯杜能的产业布局理论,德国城市农业布局什么的,画图说了一点,她问是哪门课上学的,我说产业经济学,笔录官貌似没听明白,师太就把我的公证书后面的翻译件那个给她看。估计师太当时和我找信息表的时候看到我厚厚的一堆资料,所以就没按常规来,问我论文和专业课的东西,直接拿着我的笔试卷子,开始和我扯笔试的内容。问我为什么2月份的贸易额下降,我就懵了,试探着说按理说中国的进出口额一直很高,为啥单单2月份下降?!可能是政策的调整。结果师太不赞成“”连说三个no,让我瞬间紧张的不知所措,大脑立刻停止运转。为了不冷场,我就随便说,政府在那个时候有意识的调整贸易额,师太又no,我连着说了一堆自己都记不住的理由,师太一直no,我实在紧张的说不出话来,笔录官都看不下去了,她提示我,festival,我突然明白了是春节 的原因,终于答出来了。。。。。。然后师太问为什么2008年贸易额这么低,我说是金融危机,她问那09年为什么也不高,我说经济正在复苏阶段,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救市,限制中国部分产品的出口额,调整市场的美元数量。然后师太指着一个月份问为什么会有surplus.其实说实话,我一直不明白图表上的surplus是指国际收支的盈余—------顺差,还是贸易的盈余。所以我自己答案也模棱两可,然而师太一直追问加引导,我尝试偏向顺差的答案,但师太又一直摇头no no no,说“那是金融,我现在问你的是贸易的问题”,我就明白它其实指贸易的盈余,但我一下子慌了,把出口大于进口说错了,越折腾越说不对,好不容易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说的,终于说对了,然后跳过这个问题,问下一个,指着2009年,问What di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o at that time?一个what我就又蒙了,what的范围好大啊,我根本不知道她具体是什么意思,想问什么。而且,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彻底明白了外国人的思维和我们中国人的不一样!!!我就开始尝试着蒙在说,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结果师太又来了“no no no,not policy”,我又说政府鼓励出口,补贴,师太还是摇头。我说中国政府买其他国家的国债,师太开始撇嘴加摇头,弄的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师太大概看我像没头苍蝇一般乱猜着说,真的实在太可怜,开始引导我,说是在西方经济学上学的,经济复苏什么的。然后我突然有点灵感,说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写在纸上。我终于在这么长时间的面试中第一次看到师太点头啦!!!并肯定的说了一个yes,第一个Yes让我激动了半天。师太指着货币政策问具体是什么。我就说降低税率,鼓励投资,师太又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问怎么鼓励投资,我就说降低对企业的征收的税额,师太又一次点头,让我瞬间看到希望,然后巴拉巴拉又说了几条。说完师太指着我边说边写的那些关键词,圈着说“these are w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id at that time! This is what I want”晕~~~~那你直接问我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什么就行了啊,或者问内容是什么,干嘛绕这么大个圈子,而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政策吗?为啥我一开始说制定了一些政策时,非要否定“no no no,not policy”害的我紧张的差点晕过去。
就折腾这个笔试的卷子的内容花了很长时间。然后师太又指着我的一个选修课创业管理的翻译:carving-out management,说她不太明白什么意思,这是门什么课程。这个课程师太已经用荧光笔画出来了。然后我就笑了,想缓和一下之前笔试的紧张气氛,说:this is a problem of translation,然后就讲了一下和辅导老师准备的内容,结果全说完了,师太还问;anything else?我瞬间呆住,没再准备别的了啊,可她这样问,又不能不说,毕竟一个学期的课不可能我几句话就搞定啊,我就开始瞎扯,把其他的管理课程的内容借鉴过来,说要study environment ,raise capital and employ the right person.师太又问how?我就说要研究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等。我就是手贱,形成了个一边说一边写的习惯,写在纸上,师太又指着capital问how to raise capital?就这个问题,我真是明白了德国人的严谨和逻辑性。我先说可以通过股份的形式,stock,结果很长时间没出现的三个no又来了,师太摇头说no no no,not stock!我以为她没明白什么意思,我就接着问shareholder?师太还是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not shareholder,我就不明白了,咱们不都是说从股东那筹集资本吗!?一看说不通,我就换了思路,说从银行贷款,师太说yes,我又说从朋友那借钱,师太说yes,我接着说这些朋友以后就成了股东,这些钱就被划成股份。师太就说了句not stock at the beginning。我挤立刻明白了,原来是逻辑问题,他们认为起初借钱筹集资金的时候不叫股东。而我们的思维是可以把这个叫法提前的,即使不叫股东,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从股东那里筹款。但严谨的德国人就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对不可以。唉,真是无语了。然后师太又问我怎么找对的人,我就说要有共同的创业目标。听完后师太往椅背上一靠,看着桌子上的表,自己感叹了一句we talked rather long time,我憨憨的笑着说了句Yes然后她就说我们的面试结束了,然后相互道别就送我出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