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7|回复: 2

北京土木一审过,还愿分享经验,详细复习方法及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1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球 于 2018-4-11 22:43 编辑

ABCDV上关于土木的帖子特别少,相比起其他大类,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是口口相传。所以通过后来此发帖,一为还愿,二为分享,三为纪念。

1、审核时间
      旺季十月份交的材料,等待了六个月。期间联系不上审核部,发邮件也没有回,所以一度把APS抛在脑后了。。就在全力准备德福时,接到了电话。
      另,第八学期开学后一个月,也没有第七学期补交成绩单,还是接到了电话。

2、审核准备
2.1最早的准备
      当去年有了审核号后,冲刺过一周,但后来有两个课设,还有实习,期末考,就放下了。对于我来说,这一个礼拜的冲刺,可以说奠定了基础。
      虽然没有分专业,但我的专业偏结构,所以混凝土结构原理,抗震,高层,均是重点。这几门课,以及相应的课设,我的分都不错,心里明白这一定会是考官的重点。
      在这一周里,我把所有课程分了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课设}、{实习}、{基础课}(高数大物都在此类)、{没什么用课}
      我去图书馆只借了混凝土的英文教材,一点点慢慢看,大概看了十几页,相应的专业名词(与性能,特性有关)就都熟悉了,而且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句式表达。
      之后用中文教材完整复习了混凝土结构原理一书。当时列提纲完全是用英文的,后面发现这样不行,下面会提到。
      在之后心里总会出现这些词,没有刻意去背,但有时会走着走着回想一些,所以谙熟于心。
2.2寒假偶尔磨了磨刀
      寒假在准备德福,但偶尔会复习几门。当时用的是X-mind列提纲,从中心到枝干一层层列树状图。
      这种方法吧,对于像我这种从小有点马虎的人来说,不是很推荐。这样建起来的树状图,看着内容丰满,其实揉的太碎了,不利于复习。而且会总结出极其多的专业名词,记不住,也不利于心态调整。
2.3正式的复习
      我正式的复习是在接到电话的30分钟后,当时是中午一点,立刻跳起来去了图书馆。扫荡了一圈所有的专业书籍,重点的专业课都借了一遍,有英文版本的就对照着中英各一本。
      在心里迅速给自己回想了一遍所有课程,决定分了以下几类:
      {结构类: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2个课设,单厂和楼盖),抗震设计,高层设计}(没有钢结构因为钢结构学的不好,大概看了看公式,和前人所说的连接方式必定回答“焊接”)
      {地基基础类: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测量学}
      {力学类:理论,材料,结构,弹性}
      {施工类:施工,结构试验(这门主要结合着质量检查来说),基础工程(又提了一次,因为我的实习就是基础类,所以施工过程比较会表达)}
      
      此时再回头看全英文的混凝土提纲,看的实在懵,脑子里根本串不起来知识点,于是我重新改变了策略。
      每天上午写中文提纲,按类别写,一个类别的提纲要集中的写完。晚上将中文提纲在原纸上换颜色进行翻译。
      1*中文提纲写的时候要在脑子里想办法把它们串起来,学完这个为什么学那个,这些个可以应用在哪里?(从第一天就可以进行,联想不下去的科目立刻查,等到后一天复习到那一门的时候,不就相当减轻工作量了吗)
          z.B 高层,这时候就要想到,在结构里要布置剪力墙吗?基础选什么样的呢?相应的地质条件有什么要求吗,如果在北京或者是在我所在的城市,排水容易做吗,沉降容易发生吗?
                          施工用什么方法呢?有没有例子可以说说超高层怎么建起来的呢,比较特别一点的?
      2*晚上翻译英文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说,怎么简单怎么来,书上的句型是很严谨,但是审核的现场情况是和人聊天,不是做报告。
      3*翻译英文的时候,尝试把1*用英文表达(包括问题哦),这样就可以不动声色的把专业词汇熟记于心了。

      最后,当你的分类都进行完了的时候,就可以整体的串起来了,随意说,大胆说,抛开你的资料,说不下去的时候再看,不要害羞地像小媳妇一样守着资料一句句背了。我后来几天晚上会去超市买好吃的,骑很久的车,对着空气和风说,很自在。

3、心态调整大法,以下建议仅适用于土木专业,为什么?别激动,继续往下看。
     土木的同学们,别害怕,你想想,这四年你学的东西,其实最核心的就是“某某是怎么建成的”,无论你在其中拓展了什么样的科研的方向,还是已经投身于基建工程,最终都回归了一栋栋一座座拔地而起、充满神韵的建筑物,无论是桥梁水利地下工程(抱歉,没涉及过,大胆说说),最后只要明白了{性能}、{材料}、{做法}、{构件组合},审核的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那些你觉得很理论的课,计算很复杂的课,都可以往{它们是怎么被应用的呢?}这个点上想。z.B 弯矩图,最后用在什么地方了呢?有它没它会发生什么呢?

4、审核经历
     实在没什么说的,给点建议,{毕设}、{上学期的课}、{基础}、{地基}、{抗震},必看,必看好吗?
     关于看什么,{基础,想想能不能把基础类型和适用条件说出来}{地基,什么情况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抗震,总说抗震,说说都是怎么抗震的,与结构选型和基础地基的关系}
     而且,大家一定要关注,如果你是外行,你对建房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剩下的交给气场和运气。

5、大家测试下?
     复习到后来,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我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了,虽然也没有问到。除此,还有桥子向我问过的5个问题。
     5.1 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到屈服状态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如果可以,用公式进行推导说明。(在审核群里发出后,很多土木的同学问我答案。。会有滑移线和延45度断裂的现象,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可以解答,用应力公式可以证明)
     5.2 基础的适用类型,举例3种浅基础,1种深基础。
     5.3 混凝土的性能都有哪些。举两个。
     5.4 建造一栋办公楼的顺序。
     5.5 工程地质上,水会对岩石和地形产生的影响。举两例。
     这是另一个通过的小 姐姐,在准备时她向我提的问题。
     1. 建筑物沉降的计算方法;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3. 力法和位移法的区别; 4. 预应力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5. 结构抗震的方法。

6、感谢
     大三结束后才决定去德,一直匆匆忙忙。到今天,不到一年,但千言万语感慨良多。只是现在,还要继续考语言,还不到我抒发太多情绪的时候。
     所以,想借一位睿智的朋友——杯子的一段话来收尾。
    “有时候自己着手做一件事,总想事先就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互相鼓励,互相督促。但是慢慢地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出现在事前,事中会发现一些,事后自己会发现更多。就好像一场马拉松,开始跑之前很难找到一个一起锻炼的朋友;自己跑久了,可能会遇到同样跑马的朋友,最精彩的是,当你冲过终点线,等待你的都是有共同目标的朋友。有些事,只能自己做,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感谢杯子,感谢Tony刘小哥哥,感谢栗子,感谢桥子,感谢樱桃张小 姐姐……还有太多的人,留德路上,让我们彼此珍重。



     
发表于 2018-4-18 16: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有几个同学私信我,我没看到~很久才回复~真不好意思
现在如果大家有啥疑问~也可以联系我~最近上论坛比较勤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6-9 07:18 , Processed in 0.0738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