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5|回复: 0

【我的留德之路征文】过来人回望--命运难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3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课两个月快期中考试了,然而看书很崩溃,又面对着abcdv每天都推送,所以简短的回忆了我的历程。

德国申请对于我来说很酱油。高中时同学间讨论起来,就觉得本科在国内读个不错的大学然后master出国读。于是出国像每个人的既定轨道,大一时提高GPA,大二各种商业比赛社团活动,大三考GMAT雅思和实习,大四上申请。这期间也要保持每学期10+门课的GPA。因为大一的时候我估量着英国ucl(伦敦大学学院)以下,美帝jhu(约翰霍普金斯)以下我应该是不愿意去的。再加上什么都爱学点的折腾性格,我从大二上开始周末学习德语。

后来德福16分,APS一审5天过。雅思也是两个月7+(第一个月每天3小时吧),GMAT一个月700+。我属于push自己很多,能一个月考掉的试不花两个月。所以雅思和GMAT都是在学习德语的间隙考的,因为德语的学习需要连贯的语感,长时间丢下需要很久才能捡起。最辛苦的是大四上的时候吧,8-12月,正是英国香港新加坡的申请高峰,周一到周五实习,晚上留在公司复习德语,地铁上公交上吃饭洗澡都在想essay怎么写可以拿到offer⋯⋯11月已经拿到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香港第一)的offer,纠结之下还是跑去考了德福,因为想给大学的德语学习画一个句号。之后记得很清楚,我把帝国理工的面试排在了春节回校前的最后一天,回校后正好6天是APS审核。那5天的效率并没有很高,不过因为有好友的整理笔记和之前太多太多的面试经验,APS这个打怪就很小了⋯⋯方法还是口语好,能扯吧。毕竟给出一个问题,微笑而又自信的说出一大段是business school的氛围。

后来啊⋯⋯我并没有申到最喜欢的英国学校,只是拿到了帝国理工和新加坡国立的offer。迷茫之中给徐立华老师写了一封邮件,作为我漫长德语学习的终结了。我考了两次德福,也报了两次徐立华老师的德福班,第二次是为了在繁忙的实习和essay中有固定的时间投入到德语上,每次上课也是不起眼的坐在最后一排。走过人生漫长的道路,而且也很push自己的徐立华老师,听听她讲话总是没错的。

毕竟很多当时在乎的东西,回望后只会觉得命运无法预料。我们很难跳出来去看事情,比如大四下得知哥大很多不难申请的专业,比如大四下得知就算是闪亮亮的学校毕业后,就业情况也很堪忧,比如我我们喜欢哪个国家喜欢在哪里学习。比如商科学生strive for 高盛大摩麦肯锡。

申请时遇到优秀又有资源的人太多太多,英美确实多些,德国也并不乏。去曼海姆的时候我也见到了几个我非常佩服的学姐,以她们的努力和眼界,如果加以适当的家庭资源,ivy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大家都是没有太多家庭资源的人,若不想牺牲爱情,美貌也不足以拿来拼。有家庭资源的人终究不会太差,因为最差也就是父母中产的生活而已。那我们能拼的只有脑力了(汗水),至少对于我,我的汗水比起好些个同学,仍然望尘莫及。

最后,学德语的两年,最开心的是周末上课的日子,我是个闲不住周末泡自习的人,周末去认识朋友讲讲德语做游戏,感觉比平时上课还好玩。向北理工很喜欢的几位老师致敬,当年的bit德语培训,还是每个月都有外教的(骄傲脸)~

来自一个现在,面对两个月后三个考证,学校期中加期末的崩溃girl⋯⋯很随意的手机码字,看看就好。没有选择喜欢的德国的天气,Mannheim的小城,也没有选择喜欢的CEMS(欧洲各大商学院联盟),我的电脑桌面是伦敦,我现在在新加坡,学习艰深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6-17 19:42 , Processed in 0.07490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