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50|回复: 1

申请德国Dr. med.(医学博士)& PhD经典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15: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5号访学 于 2015-9-25 15:33 编辑

【本帖陆续展示经典案例和邀请函】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德国Dr. med. (医学博士)申请道路,有的人把德国的医学博士Dr.med.称为MD,也有称作PHD,还有些人将MD称为是临床型医学博士,有的人认为Dr. med.时间短(实际上时间跨度很大,通常是2-5年),有的人则是因为单位不允许他长时间出国而被迫选择了攻读Dr. med.,还有的人是因为自己不擅长做非常基础的课题,便放弃攻读Dr.rer. nat.(等同于英美国家的PhD),选择了攻读Dr. med.,总之,诸多原因都促使一大堆人选择了德国的Dr. med.。可是有人忽视了,只看见了MD的短频快,没有看见Dr. med.也有绝高的含金量,比如也有Dr. med.是超过4年甚至5年的,包括每年的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也在不停的派送Dr. med.出国,只不过这个公派过程经过了几次演变:在2008年首次公派的时候2年制的Dr. med.也给予公派,逐渐的后面只公派3-4年制的Dr. med.。这样的变化显然不是否定Dr. med.这个学位,而是因为至少3年的科研时间方能保证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如果你理解了这些,你就不会被一些传言误导了。
直到今天我还在看见不少的人在争论Dr. med.是否受承认,是否含金量高,是否是医学博士,其实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这么争论,博士学位是否承认的唯一标准就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给出的认证。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2年以上的Dr. med.认证均没有问题。何况,拿到Dr. med. 可以直接去任何国家做博后(德国非常多的临床医学教授均如此)。至于含金量的问题,很简单,就看你的博士学位证书上面的成绩(德国博士学位均注明获得的头衔名称及成绩,最好争取拿到最优秀:summa cum laude)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档次(比如发表了一些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申请Dr. med.学位的是国内临床硕士,而申请Dr.rer. nat.学位的则是国内自然科学背景的硕士,研究的课题通常非常基础,并不一定符合广大临床背景硕士的科研背景。攻读Dr. med.时间上可长可短,取决于导师的态度,攻读4-5年的Dr. med.大有人在,他们的科研水平不在攻读Dr.rer. nat学生之下,并且还有临床的背景,实际上是有更大的优势。
在这里我可以非常坦诚的告诉大家,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谈论的MD是指2年左右的Dr. med.。这个是中国政府承认的医学博士学位,但是一般说来,攻读3-5年的Dr. med.具有时间上的保证,课题深度是有的,高档次文章的发表也是比较平常的。据我所知,能够以最优秀成绩(summa cum laude)毕业的博士学生都是花费了4-5年的。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把所有攻读Dr. med.学位的学生都视作MD,虽然有一些以偏概全,但是也不用纠结了。
以上是我们这些年在申请Dr. med.过程中的一些理解,看到过论坛里有很多人去争论,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只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给你认证就可以了,加上你能在那里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就够了。说的再透彻一点,一个MD如果发表了高分值的SCI,那么你的科研能力能比PHD差吗?专业学位和科研学位的选择仅仅是学生申请时候的个人意愿,但这并不阻碍你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你是一个MD,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比PHD更高的成就。导师制的博士学习给了你更多的自由,当然这样肯定很辛苦,但是我们与其争论两者的区别和定义,又何不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动力上呢?实际上,德国的医学教育体制决定了临床类的硕士学生只能攻读Dr. med. 或者Dr. med. dent.(口腔医学博士),学位由医学院颁发;少部分专业允许临床类的硕士学生攻读Dr.rer.nat.;自然科学类的硕士学生没有资格申请Dr.med. 或者Dr. med. dent.,他们只能申请类似于Dr .rer. xxx的博士学位。
在这里我给大家展示一些以往申请MD和PhD的一些经典案例,希望能够解除大家的一些误解,给予同仁们更多的动力!
如有疑问或者增进对申请方式了解的,可以跟我联系。


【经典案例一】乙肝携带者可以留德攻博吗?
申请者档案:
姓名:B
年龄:26岁
毕业院校:本科、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申请要求:德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神经外科学
录取大学:汉诺威医学院(MH Hannover)
                  获留学基金委公派(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医学博士PhD学习时间:2011年9月—2015年9月

有关这个问题得从几年前说起,当时四川某所医学院有位呼吸内科学硕士以笔试第一名的身份获博士复试资格,他给我打来了电话,因为德国医学世界一流,他一直想去看看,所以在是否要复试的问题上他动摇了。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当没有考上博士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心只想考博,当他以绝对优势稳居第一名即将被录取的时候,却意识到只有出国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医学界有多精彩。多年后我回想此事,将他的这种举动理解为高手独孤求败的境界。
我看了他的材料,的确很优秀,于是开始准备申请。他的父母也给我打了电话,让我身上多了一层使命感:这个学生不是没有地方去读博士,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放弃了第一名录取资格来我这里,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他。于是这边我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另一边他在安抚国内的博士生导师,说自己准备放弃攻博。从感情上来讲,他的心里压力很大,这种压力最后传递到我这里,就是背水一战!几天后,他告诉我,国内导师那里已经解释好了,第二名的学生取代了他,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对导师的愧疚,为了弥补这种愧疚,我们只能以高质量的申请来回馈他。
可就当我们风风火火开始替他申请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最终使得我们都放弃了继续申请。他问我乙肝患者可否出国攻读医学博士,虽然在申请博士道路上我们已经久经沙场,但是真的还没有碰到过乙肝患者,即使有乙肝患者找过我们申请,但是他们自己也从未跟我们透露。我查遍了网上所有关于乙肝患者留学的帖子,几乎是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问了德国那面学校的老师,有的说过去后体检如果发现患有乙肝,连医学院的实验室钥匙都不会给学生,这意味着打道回府;也有的说国外不歧视乙肝患者,求知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人人平等。总之怎么说都有理,就是没有一个乙肝患者直接站出来说“我已经国外医学博士毕业了,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最终该学生痛苦的放弃了,他又回到母校申请继续读博士,由于先前的博士位置已经拱手相让,他只得被调剂到别的专业,可想而知这一回去,他的内心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原来的导师和学生可能会笑话他,这种压力直到今天依然伴随着我,让我感到内疚,我没有让他如愿以偿,反而让他经受了一场不该有的波折!
无独有偶,2010年的8月,一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B来找我,想去攻读德国神经外科学博士,可是他也是乙肝患者。怎么办?是劝他放弃,还是一起努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机票、耽误的时间、心血,还耽误了毕业找工作,这些损失怎么算?这个时候B坦然道:“你们就放心申请吧,西安交大是985/211大学,你们只要协助我申请好大学,我就有希望凭借985高校的资质申请留学基金委的公派(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有了公派一切皆有亮绿灯的可能”。B的一番破釜沉舟的勇气,让我这个多年工作在申请医学博士一线的人也想看个究竟,国外医学院究竟对乙肝患者是否有限制。这一次谁都没有考虑后路,就这么勇往直前了!
申请一直很顺利,汉诺威医学院的教授很快发函了,他是德国神经外科的重量级人物。接着我们开始替他制定申请留学基金委公派的计划,当时留学基金委对语言的要求还不是很高,只要大学一流,导师一流,课题够基础就行,所以我们马上替他组织了一个课题计划。西安交大毕竟是名校,B只要在校内选拔中胜出,那么几乎就大局已定,果不其然,在5月份的留学基金委公布的大名单中,B的名字赫然在上!一切之后,我的担心又回到了他的乙肝问题上,到了德国会不会有阻力,我让他自己先去做个体检,体检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
11年的9月份B踌躇满志的踏上了德意志的留学之路,我也在地球的另一边一直等待着这位乐观小伙的消息,终于有一天B发来了一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邮件,说他到了汉诺威医学院注册之后,果然面临了体检,但是德国高校对乙肝患者攻读医学博士没有限制。我听到此消息,顿时长舒一口气,这是一次胆战心惊的尝试,本身的申请对我们而言是轻车熟路,加上学生的优秀,使得申请没有任何悬念,唯独乙肝患者是否可以攻读海外医学博士一直困扰了我一年多。
在此我要感谢这位学生,没有他的勇气和魄力,没有他对医学的执着,就不会有这么一个乙肝患者出国留学的表率,今天我可以明确向所有担心自己是乙肝患者而不能出国的莘莘学子说一声:请放心,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神经外科邀请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4: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号访学 于 2015-11-30 14:56 编辑

【经典案例二】白衣恋人,比翼双飞
申请者档案:
姓名:男方:C     女方:D
年龄:男方:26岁    女方:25岁
毕业院校:男方: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  女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
申请要求:德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必须同校),男方:泌尿外科,女方:心内科
录取大学:德国夏瑞蒂医学院(Charite Berlin由柏林自由大学和洪堡大学共同管理)
医学博士MD学习时间:2012年9月—2014年9月
2012年2月我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一位医生C的电话,原来是经人介绍过来的,介绍他的医生也是我们送出去的,觉得我们做的很好,所以把我们推荐给了这位C,这个电话让我感觉口碑相传的重要性,只有把服务做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慕名而来。
跟C聊了一下,大致了解了情况:C是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工作于浙江杭州的一家三甲医院,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足以令人骄傲和羡慕,但是C并不这么认为,要在医院发展,仅仅凭一个硕士学位是不够的,所以他必须海外求学提高自身素质,但他有一个顾虑,就是他的女友D当时正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内科硕士,2012年7月毕业,他希望和女友一同出国。这样的要求原本无可厚非,比翼双飞是多少人年轻人的理想,可是他却给我出了个难题,不仅同时出国,而且要求在同一大学读书,这个难题不是一般的难题,因为博士申请不同于本科,而是极其个性化的申请,还要看教授的专业和喜好,双向选择加上4个人步伐一致,难度不是简单的乘以4。
于是我让他俩都把简历给我,我跟海外申请团的专家看了之后一起讨论了一下方案,我们的团队中既有泌尿外科的医生,也有心内科的专家。团队的力量在博士申请中尤为重要,我们先是排摸了一下,看看哪些大学泌尿和心内科同时申请的概率较高,研究了一星期以后,觉得还是把握不大。泌尿外科在德国是非常难申请的专业,位置不多,心内科相对会好申请些,鉴于这个情况,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先把难申请的泌尿外科搞定,然后围绕男方所在大学再将女方相对容易申请的心内科搞定,这一先难后易,主次区分的申请战术得到了申请团的一致赞同,于是比翼双飞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果不其然,在帮助C申请泌尿外科博士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很多学校都拒绝了他,不是他不优秀,而是对方没有位置,没有科研经费。这个时候我们团队中一名在德国的泌尿外科医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这位医生的努力得知柏林夏瑞蒂医学院的一位泌尿外科教授有意招生,专业技术在这个时候总会大放异彩,申请团的老师根据教授当前的课题内容,和招生习惯,立即协助C一起完善了他的个人简历,并且附上一份完美的研修计划书,经过几个来回,与教授之间反复交流,教授终于觉得C的科研思维可以胜任他手上的课题,他急需这样的学生来帮他结题,于是终于发函了。
喜悦之余,我们不禁担忧,怎么保证夏瑞蒂医学院的心内科教授同样愿意招收C的女友D呢?我们通过以往过去的学生和那里的渠道了解到,该校最近是有心内科博士招生需求的,但是必须保证教授第一时间就对D认可,换句话说是一次成功,否则夜长梦多,D的难点不在于没有位置,机会是很多的,难点在于首战就要告捷,必须显示她的优秀。这个时候D的个人优势终于体现出来了,她的导师是985/211大学的教授,目前正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在这种只需成功不许失败的情况下,学生参与的重大课题项目往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教授看了她的实验经历之后非常感兴趣,决定电话面试确认,这个时候我又给出了第二个建议,让D在电话里如实告知教授自己的男友也将到该校攻读泌尿外科博士,通过这个来让教授了解自己坚定出国的信心,打的是一张“亲情”牌,果然面试很顺利,教授也非常通情达理,觉得让他俩比翼双飞是人性化的作为,何况D原本就是他需要的那类人。
这个案例是我从事留学工作以来第三次让一对恋人同校攻读博士,看了上面的案例,也许你会认为战术技巧很重要,但是你千万不要忽略了申请的细节,那就是你的个人素质仍然是基础,在这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案例中,包含了科研实力、专业文献支持、流利的口语,申请策略等几乎所有的申请要素,如果说他们的成功是我们的认真负责和协同作战的结果,那不如说是他们坚贞不渝,永不分离的真爱打动了我们,是他们的诺言和执着让教授眷顾了他俩,有时候申请也是一门艺术,是爱的艺术!
【泌尿外科邀请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5-2-18 05:36 , Processed in 0.08172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