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4|回复: 0

【备考德福】莱茵学员德福高分经验分享--王乐晴 19分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17: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莱茵春天 于 2015-1-7 17:46 编辑

                                                             【备考德福】莱茵学员德福高分经验分享--王乐晴 19分 (音乐)
从A1开始在莱茵学习,到11月份德福19分,这个乐观开朗的18岁女孩儿一直用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既定的目标,来看看她是怎样一次德福考19分的吧,相信你们定能从中受益!!!小编跟王乐晴聊了聊有关德语学习的事情,整理出来对她的经验分享做个补充,高分经验在后面哦!

1.      对教过你的老师都有什么印象?

安尼老师 周末班,一开始接触德语,老师特别耐心,每次下课都被学生围在正中间问问题,老师每次都耐心的解答,她非常重视纠音,也会激发我们对德语的兴趣,我觉得一开始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尤为关键,

A2时是栾天舒老师和周旸老师,上的寒假班,强度很大的一个课程,老师一直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给我们讲课。栾老师讲每一个语法点都很细致,她的PPT课件做的非常棒,我们总是很容易就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她让我们做的辅助练习也很有帮助。周旸老师上课很有趣,挺文艺的,她自己经历很丰富,会给我们讲一些在德国留学时的事情,让我们对留学更憧憬更向往。

全日制班倪老师把中级班的课教的太熟了,他的教材上密密麻麻全是字,那本书已经被翻得非常旧了,觉得里面全是他的心血。倪老师非常负责任,一遍一遍的给我们纠正错误,比如发现一个学生发音有问题,他就会记住这个问题,每一天都在帮助他改正。我觉得这么快的进度,这么大容量的一个班里,他还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是让我们觉得非常神奇的一件事!

B1班是全日制班,每周有一天外教课,外教课对培养语感很重要,我觉得上外教的课之后我会更敢说德语,外教马琳留作业让我们写跟专业相关的词汇,那是我第一次把德语跟我的专业相关联,她会给我们布置一些写作文的作业,然后发邮件交给她,就觉得慢慢的我也能用德语写一些东西了。觉得这些对我去德国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帮助的。(德福班老师印象在下文,请继续看哦!)

2.      你基本把学校的“全日制班”“周末班”“寒暑假班”都上过了,你觉得哪一个班型更适合你?

相对比来说最喜欢全日制班,周末班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只周末上课,所以平时需要多多复习。寒暑假班觉得强度很大,每天7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因为我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琴,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复习,不过强度大的班,因为每天在不停的听德语,感受德语,会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大的进步。全日制班的话觉得像在上学一样,前一天的问题,第二天就会解决,每天花上5个小时在学习,不太紧张也不太松散,也有时间充分复习,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3.      为什么决定去德国呢?

曾经去德国参加过一个两三周的专业课的班,在德国的一个乡村待了20多天,感觉环境很好,回来以后就开始学德语了,后来就想去德国读大学。

4.      根据自己备考德福的经验,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尽可能从A1-B2都上完,每一个阶段都要好好学习,因为从A1开始就确定会考德福,觉得应该尽可能早的解决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后面准备时就会轻松很多。备考的时候不要留死角,如果有哪里自己不熟悉不清楚,万一在考试时遇到就后悔莫及,我比较习惯记忆背诵,也会背单词,虽然我觉得背单词是个很枯燥而且效率很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才能说所谓的“技巧”,如果满篇的生词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答案,当然不是要花所有的时间用来记单词,我只是觉得背单词这个过程很有必要。

    下面是王乐晴同学们总结的备考经验分享和考场经验分享,希望为正在备考德福的你们带来帮助。

                                                             德福备考经验

                                                             王乐晴

本人非德语专业,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2013年10月份开始学习德语,参加莱茵春天A1安尼老师周末班,2014年寒假参加了A2栾天舒、周旸老师寒假班,随后2月份参加了倪本洪老师B1班。2014年8月31日开始上徐立华老师的德福强化班。2014年11月1日在青岛大学第一次参加德福考试,成绩为19(阅读5听力5写作4口语5)。

由于假期时间安排的失误,没有上徐老师的德福基础,再加上B2部分自学的也很不扎实,暑假又在美国待了很久,上强化前真的心里很焦虑。听说过徐老师的严厉以及课堂容量之大,果然第一天上课就让我的焦虑又加深了好多。我一直跟同学开玩笑说,上强化的这段日子是 “最痛苦的日子”。我住在离莱茵很远的地方,每天8点上课就意味着6点起床6点半出门,每天下午3:20下课,5点到家以后休息一下还要简单的活动手指练练琴才开始完成作业。其实身体上的疲惫不算什么,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碾压”。总是空白的听力卷子,无法按时做完的阅读,照着稿子都读不顺溜的口语以及要在家憋一个晚上查无数次字典才能写出的作文,无一不令我感到绝望。

传递这么多负能量的原因是,在那段日子我看了许多德福满分大神们的经验,他们都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每个人在上如此高强度的德福课期间,都是信心满满、每天盘算着如何保四争五的状态。这对于那时候的我无疑是更大的打击,我想以我当时的状态和能力(连黄皮书都没做过)恐怕考12分都是个问题,不如还是好好去准备考个B1。因此退课的念头无数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幸好这样的念头从来没得到过实践,我依旧硬着头皮去学,心想就算是德福过不了,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也一定会提高一些我的德语水平,总是要有些收获嘛。就这样,我一直吃力的跟随着徐老师的步伐,喝着咖啡顶着黑眼圈,坚持做每一次口语,认真写每一次作文,中午吃饭和下午回家的地铁上抱着笔记背背单词,每天跟读听力、口语原文,练习HV3的听写。终于在课上的第三次听力测验里我摆脱了听力u3,拿到了4分。那一刻我想,或许还是有希望的吧?要不再坚持一下?

是的,一定是有希望的,只要你相信。

1.相信徐老师。徐老师上课经常说的话是:“既然来跟我学,你们一定要相信我。就像去看病,你如果不相信你的医生,那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治好你的。”首先要听进去徐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和方法,然后一定要去做。当然每个人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可是一定要先试试老师说的,不要还没去尝试就急着否定她。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如果能吸收的很好,加上适量的练习,考德福绰绰有余。所以,在上课期间尽自己所能的多完成作业吧,无论是课上的口语还是课下的作文。在结课以后我自己复习的那一个多月,最郁闷的就是新写的作文再没有人帮着改,新录的口语再没有人一点一点给你纠正错误。徐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机会,再不好好利用,最后拿不到理想的成绩又能怪谁呢?



2.相信你自己。如果你决心开始备战德福,无论你现在有多焦头烂额,都别放弃。相信自己每多跟读一篇口语,每多听写一篇课文,每多纠正一个做阅读时的思维误区,都会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或许暂时你看不到成果,可只要你坚持去做,勤奋努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向前走了很远。一个积极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

当然,我还是建议大家,从A1开始的德语学习,尽量的多听多说多写多看,尽可能的每学完一个阶段能达到这个阶段的要求。每一次的“钻牛角尖”,都是为将来学习道路上扫清一个障碍。

我是在青岛考场参加的考试。抢考位我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的确在刚开始刷不出来考位信息那一页面,不过看到论坛微博上的朋友们也都卡在那里,就放心多了哈哈。后来等刷新出来的时候,每个考场都还有考位,便顺利的抢到了青岛考场。Tipp:建议大家在用电脑刷不出来的时候,用手机或者平板之类的移动设备刷一刷看看,有时候会更快~我就是用平板刷出来的,比电脑快了得有好几分钟……我本身就很喜欢临海城市,青岛大学的环境又很好,所以心情也没有那么压抑。领准考证的时候带上照片,顺便可以在门口考察一下考场。早上八点进入考场,排队的时候提前把身份证和准考证拿在手里。坐下以后会有监考人员读考场规则,就当练练耳朵吧仔细听一下。考场正前方有表,可以带水笔铅笔橡皮等进入考场。记得在上午的阅读听力写作试卷上贴上条形码。

我们当时大概8:45开始考的阅读。说实话,阅读第一篇比我想象中的简单一些,迷惑点我觉得很容易区分。第二第三篇也是正常的难度。认真背过徐老师课上的生词以后,感觉阅读里面还是那些老师课上给过的词汇,碰到生词也不必慌张,基本上也不会太影响理解。考完阅读有十分钟休息,可以去上厕所什么的休息一下。

这次的听力考试,对我来说最没有把握的是第二篇。很奇怪,在我备考后期做听力,错3个的时候往往2个都错在第二篇……正好这次的第二篇并不是讲某个学校、专业什么的,而是讲拖延症的。加上紧张,考场里还一直有人因为感冒大声咳嗽,导致第二篇做的晕晕乎乎的。不过幸好第一篇和第三篇没有感觉特别难,完成的感觉都不错。考完再次休息,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

写作发下卷子,因为我靠着窗边,一眼就看到了里面的题目,哈哈简直是无法抑制住上扬的嘴角啊。40分钟写完,检查了很多遍,感觉怎么着作文也得是5分吧……(谁知道只有作文是4啊(>.<)上午整体感觉不错,就看下午的口语了。中午去食堂问了一个青岛大学的同学借了饭卡,买了点饭吃了一些,也没什么胃口。去练嘴皮子啦!

下午口语考试出了些差错。一开始试音很紧张,感觉话都不会说了。后来开始放前面的Einleitung的时候,整个考场的碟子卡住了,等了很久,考官临时又换了新的碟子才重新开始考试。不过这对我来说也是好事,这段时间的折腾,也把我的紧张情绪折腾没了。心态平和的打开考试册子,第一题看起来很不难,寥寥写下几个字就开始往后看。因为题不陌生,审题过后我都做了充分的笔记,说的也很流利,每道题都提前结束了。

考完的外地考生记得去办邮寄~终于考完啦!

在备考过程中,我觉得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就是在结课后把老师上课的电子笔记和自己记下来的笔记,从头至尾的又学习了一遍。课上做不好的听力,我会再做一遍,实在太差的我会做听写,之后看原文把老师梳理出来的词汇背过,对应点搞清楚;课上没做完的阅读再重新做一遍,老师梳理的词汇和自己不认识的生词背过,纠正做题思路;口语和写作我结课后看完一遍之后又分别打印成了两个独立的文档,在备考后期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学习每道题的思路和模板。为了能背单词,我把A4纸右边叠一条写上中文,学习笔记里的单词和做题中遇到的生词我都会写在上面,左边德语右边中文,因为是一张一张纸,很方便随身携带反复背反复看。我知道背单词其实是个特别笨而且效率不高的方法,可我在死记硬背过这些单词后,我的四项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结课初期,由于我还从未做过黄皮书,于是我就边做着黄皮书的真题边学着笔记。大概到十月份,笔记也学完了,真题早已做完,开始全力刷题。徐老师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徐老师的听力书一定是要认真的完成,首先是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及非常丰富的材料,而且因为语速偏快,如果可以把这本书做的不错,那考试一定会轻松很多。徐老师的蓝皮书、写作、口语和语法书都是我在备考期间非常得力的助手。徐老师的材料全部做完后,我又买来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Mit Erfolg zum TestDaF》和漓江出版社的《德福高分教程20.15》。全部做完之后离考试大概还有8、9天,我又把黄皮书和三套真题重新做了一遍,(听力用了1.3倍的语速,基本上错1-3个左右)重新感受了一下TestDaF-Logik,就上考场了。

口语和作文的备考我觉得除了词句的积累外,到后期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处理一道题。于是我看了很多徐老师写作和口语书上的例文和解题分析,大概明白什么样类型的题可以从什么方面来写(说),尽量做到言之有物,逻辑严谨。我把徐老师课上划的八篇作文和三套口语题在随后都背过了,背作文背口语也对能力有所提高,在下次面对新题时经常会冒出一些背过的句子可以用的上。

至于我写作上丢的一分,我想一是因为模板的痕迹可能还是太重,二是思维逻辑上可能还是思维不够成熟吧哈哈。当然我也觉得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之前基础不够牢靠,所以大家在A1-B2的学习期间还是要刻苦学习啊。

我在备考期间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每天只是单纯的刷题,用我“篮子”里本来就很少的储蓄去训练,我觉得我是不会有进步的,就算进步也是很小。所以我在备考初期选择了重新温习老师的笔记,努力背过那些单词,在我看来这些就是我在拣更多的好东西往我的“篮子”里面放。只有在你的“篮子”里有足够的储蓄时,刷题才变得有意义,所谓做题技巧才变得有意义。

祝大家留学德国一切顺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6-26 23:34 , Processed in 0.0913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