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4|回复: 0

德福满分学员经验分享 ---访满分学员张予辰(经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学德国——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A1学起,到最终的德福强化班,张予辰同学几乎全部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德语的。走近这个温和、可爱的女孩,会发现一年之内完成德福20分的传奇在她的身上没有什么夸张的彰显,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
                                          
记:张予辰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今天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予辰:大家好,我叫张予辰,今年大四了,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我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在北京莱茵春天德语学校学习A1,报的A1A2业余快班,一直学到6月底,7月份(暑假)上的B1,9、10月份上的德福强化周末班。

记:哦,那你是什么时候有去德国留学的想法的?有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了吗?这些留学信息又是从哪些渠道获得的?听说是自己办理留学手续手续,过程之中有没有觉得比较难的地方?
予辰:就是大三上学期,本来也有留学的想法,只是之前是准备去英国的,后来通过学校的一个项目了解到德国不错,所以就决定去德国了。想去达姆施塔特、或者科隆大学学经济信息,也不一定就去那,我最近听说KIT全市覆盖WIFI,又好想去KIT(卡尔斯鲁厄)啊。留学信息基本上都是自己在论坛上看得。办理留学手续,动机信还蛮难的当时感觉,不过难是因为一直没有开始写,开始写了以后也就还好了,后来找了一个德国人帮我改了一下。

记:你是大三才有去德国留学的想法的吗,这种情况好像在同学中还算比较少的,很多同学可能大一、大二就开始谋划了。那你觉得大三开始准备,各个方面时间紧张吗?
予辰:我觉得还好,拖太长时间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其实战线比较短的话你就会比较投入,效率也会比较高。

记:那你是怎么安排你的留学时间表的?
予辰:当时有留学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德语还什么都不会,所以感觉如果想太远的话可能什么都干不成,所以我就想着先学着德语呗,9月份学完B1之后我就准备开始递APS审核材料,11月份考德福的前一周审的,那段时间就既复习课本又复习德语,特别苦逼,后来APS过了。过了之后又准备考德福,然后今年3月份考完之后又开始准备学校的申请。

记:我看你在我们学校所学的所有课程(A1、A2、B1、德福强化)都选的是晚上或者周末,或者寒暑假的课,这种利用业余时间学德语,和你学校的学习时间安排有冲突吗,或者说学起来吃力吗?当时是有同学一起来学习的吗?
予辰:暑假嘛还好,A1A2那时候是大三下,课还挺多的嘛,我平时也没什么时间,但我觉得周二、周四晚上+周末的这种上课时间特别好,非常好,太好了,而且就是因为这个上课频率等于就是一两天上一次课,中间的时间你可以自己缓一下,也能有充足的时间把上节课学到的东西都复习到。这样,我就能保证每次课讲的全部内容都掌握了。平时学校的课还是要上的,不过课间的时候可以拿出德福笔记来看一看嘛。当时就一个人自己来的,从来没有遇到过小伙伴,太忧伤了。。

记:那你从初级班到德福班都上过哪些老师的课啊,还有印象吗?
予辰:A1是包俏俏老师,她口语很好,也比较注重练口语,每节课一上来就会突击地问你一些问题,让你马上说,所以我刚开始就是口语练的还行,她的课整体都蛮好玩的,她也会给我们放一些比较好看的东西,知识点又都学到了,她作为一个入门的老师真是太好了;A2是栾天舒老师,栾老师经常给我们放一些好玩的视频,不过,栾老师讲词汇讲的比较细,这样词汇、语法方面就会掌握的比较稳固;B1是唐伦亿老师,就是那个小老头,很可爱,他总会讲他一些有意思的经历,而且他上课几乎都说德语,他会把语法列的特别清楚,会一个一个很清晰地给你写黑板上,而且他要求所有词汇表里的单词你都要自己能造个句子出来,我觉得他很有人格魅力。德福班我那时候报的是徐立华老师的强化周末班,徐老师的笔记特别多,第一次考就根本没来得及把它们都看完,只看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才挂了。所以后来我之所以选择没有再报班就是因为之前的笔记根本就没有看完,后来我就把那本笔记很仔细地又看了一遍,就差不多了,后来就感觉差不多都会了,觉得徐老师真的是对德福非常有研究,而且我两次考试的口语都是完全用的她教的模板,我之前是练口语练得特别多,我看其他人基本上是不怎么交口语作业,我是每次都会交,就是她布置几个题,我都会全把它录了,还录半个小时那种,她都会看会听,很细的点都是会给你指出来,她有时候很忙要上课会一大早7点多给我回个邮件,我觉得就是超负责,人超好。

记:我注意到你德语学习的过程中跨过了B2和德福基础,直接学完B1就学德福强化班了,你觉得之后在上德福班的时候这个跨度大吗?
予辰:我觉得刚开始还是挺累的吧,感觉好多都听不太懂,老师说这个这个你应该知道,我都不知道,但是在德福班的过程中我感觉还是能补过来吧,你觉得这些地方你都不知道的话你就多看几遍呗,把它补上来就行了。当时可能自己时间也不是特别够了,所以也没想太多。

记:哦,那我觉得你还真是学霸型的,哈哈。那你觉得基础课程(A1、A2、B1)和德福班的课程有没有什么不同?
予辰:德福班整体的节奏都特别特别紧,没有一刻可以喘息的机会,知识点特别多,我觉得一节课的东西要消化好多天才能够把她掌握,而且德福班也比较针对德福考试,之前的基础课程等于像是全面培养你的一些基本素养,但到德福班就是特别针对德福了,比如说你积累的词汇量也是奔着德福去的,很有针对性,所以这个对于过德福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基础课程必须学扎实吧,这样你之后的课才会比较容易一点,要不肯定都听不懂。

记:你觉得上德福强化班对你的德福备考有什么帮助吗?除了德福班,之后你还有没有做过其他方面的准备?
予辰:超有帮助,完全就是靠这个啊,不然怎么考的过。最好的就是那个口语模板,真实太管用了,我两次口语都是5分,我只看过徐老师讲的内容,没有看过其他任何类型的书,还有徐老师整理的那几种作文的类型,第一次考其实我一直都没搞太清楚区别,我是后面再仔细地看才终于搞懂,然后有一天顿悟了,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听力和口语在德福上练的效果很好,你可以马上就进入了那种很多人、很紧张的氛围,全情投入的状态,这种效果比你自己在家里练真的会好很多。
第二次考就主要自己复习,就把能买到的书都买来做一下,自己也找了一些网上的资源,我会看Zeit、Wissenschaft.de的文章,看一遍之后就尝试把它复述一下,我觉得复述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你可以练阅读,回忆整个文章的框架,很容易去抓这个文章它关键的东西,而且复述的过程中就是练口语嘛。不太会说的话,就会再去找文中的关键句,再看一下,这个过程中还能积累词汇,说着说着你就会发现这个是我今天新学的词汇,就完全掌握啦。

记:这确实是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学习借鉴。那对于你这样一个非德语系的学生,你觉得德福考试的难度大吗?对于和你一样从零开始学习的同学,你有什么学习方面的建议吗?
予辰:其实我觉得还是挺难的,听力是最难的,就是还是要多练吧,都是能练出来的,你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热情很重要,如果你挺喜欢的话,就愿意投入时间,花时间多了,自然就会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肯花上一万个小时,你就一定可以做到很好。
对于从零开始的同学,我觉得就是刚开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否则以后补起来很麻烦,而且刚开始的知识点不是很多,比较轻松,所以你要保证每次课学的东西回去之后都能消化掉,不要拖到下一次课。备考德福的话,就是把你能想到能找到的资源都拿出来用一下。

记:你考过两次德福都是在哪个考场考的,对考场感受怎么样?
予辰:第一次在北京,我觉得是不太好,当时感觉听力效果还行,但可能当时我水平不行,所以觉得听得不太清楚。青岛的话,人家都是笑着看着你的,都很愉快,每一门之间都有十分钟的休息,你还可以出去去个卫生间什么的,整体比较放松。而且在北京的话,我当时是在一个特别大的阶梯教室里考的,人也比较多,也不让中途出去,整体氛围都挺紧张的,青岛那边组织的比较有序,很规范,在语音室考的。

记:关于APS,你有没有什么感想?是自己准备的吗,都准备了哪些内容?
予辰:我算英德混审的,前面自我介绍签证什么的是用德语,后面的都是用英语。当时没想到交了材料一个月就轮到,那个时候就疯了,当时是10月底,又要准备德福又要准备APS,德福又不会,当时就很崩溃,所以当时就每天看6、7个小时的课程,看4小时的德语。因为我时间紧,所以就效率挺高的,每天就能整好多门课,把每门课的框架理出来,还上维基百科去查一些定义用英语怎么表达,把每门课的框架都理了一下,那段时间我就觉得大学四年果然没有白学,原来我学了这么多课程!
还有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都表达出来,如果你表达的不太好,可能考官就会觉得你不会。还有就是自我介绍中最好是把他会问到的问题都涉及到,免得他后面又各种各样追问,你要让面试官觉得你有明确的计划、动机什么的都能让人很能接受,显示你准备工作做的很好,给他们第一印象留的好一点,后面可能就不会太难为你。

记:在德语学习中还有没有你比较得心应手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工具可以分享给大家的?
予辰:从A2开始我就在Zeit上面看文章,都特长特长的那种,我还下了一个德语输入法,就是一打出来就有单词的意思显示出来,那样就会看得就会出来。你可以挑那种比较有趣的题材,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看,Zeit里面不是有很多栏目吗,考德福的话就看Wissen之类的,基本上就是跟科技相关的文章,有些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觉得,媒体的表达是非常有智慧的,比那种科学的语言要有意思的多。还有,就是后面我练速记的时候听Dradio比较多,听相关的题材,听到什么就赶紧写下来,我刚才就听不太懂,刚开始也就只能听到零星的几个单词,但连续听了10几天之后,就感觉它在说什么我就都知道了,只是速度没那么快,记不下来,后来速度也变快了一点,所以后来考德福听力的时候就感觉都听得很清楚,而且也都记得下来。之前学我也就是把之前学的东西反复地看,看到我都会,看笔记,念课文,就没啦。

记:嗯,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时间的投入。刚才你也提到你觉得学语言挺有意思的是吧,挺喜欢学德语是吧,除了学德语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爱好?
予辰:其它的爱好啊,就是去玩,旅游啊,我还蛮喜欢的。

记:哈哈,你这次留学计划,还真像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后面的留德之旅一帆风顺!

以下是张予辰同学的德语学习及德福备考经验分享:
我第一次接触德语是去年(2013年)3月份,在北京莱茵春天德语学校报了个A1A2的周末业余快班,周日半天和周二、周四的晚上上课,感觉这个频率对初学者还是蛮适合的,每次上完课之后都有足够的时间回去消化,那时候我的习惯是上课学过的课文再念几遍,笔记过一两遍,保证学的知识点能全部掌握。
B1是上的暑假班,因为是每天上课,信息量又很大,很难做到全都掌握,老师的建议是每天上课六个小时,回去再复习六个小时才够。我大概是每天复习四小时,完成书写和背诵的作业,有空看一看单词表。这个时候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看Zeit的文章,差不多每天一篇长文或者两篇短文,能看懂的段落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还是培养了看长文的耐心,面对大量生词也不会太恐惧。同时段每天看Tagesschau,也就100秒,会模仿主播的语调跟读一遍,这样下来对发音进行了一些纠正,终于慢慢告别了发音像英语这个问题。
之后9月份开始报了徐立华老师的德福强化班,因为报的是跨度2个月的周末班,所以周一到周五有大量时间自己复习。徐老师的课信息量超大,我记了差不多两个笔记本,在此阶段帮助最大的是口语。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自己口语表达的练习,刚开始徐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录音,我都会把整句话写出来,或者是照着模板念,超级紧张,后来听自己的录音声音都是抖的。但是回去自己做口语课后作业没那么紧张,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发音和语调听起来都舒服得多。不同于大部分同学不交口语作业,我每次口语作业都是四项中最认真的,起初练第四题每题能花半小时准备,构思回答、反复录音、修改语句,也会花很多时间把模板背熟,组织合适自己表达的模板。尽管如此,每次还是只能得到徐老师勉强4分的评价。口语作业徐老师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听,很细节的错误也能听出来并回邮件指出来,每天早上上课去的路上看到徐老师的邮件都会一阵感动,马上又能打起精神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11月考德福之前遭遇了APS审核,导致我其他几项都没有很充足的准备,结果11月德福是3445,写作在徐老师的无数次批评中果然没过,不过口语5分还是比较惊讶。应该是徐老师的模板非常管用,加上我准备的时间较多,所以考官比较认可吧。

今年在3月份的备考中没有另外报班,自己学了一个月,主要原因是觉得徐老师的那本笔记还没消化好,如果全部再好好看几遍应该能通过德福吧,重点攻下作文。因为是大四下所以时间比较充足,整个三月我每天学习7-10个小时,刚开始是每项做一套题然后看答案、分析。此阶段把市面上各种还行的书都买来做了一遍,口语和作文都是徐老师大蓝本里的题库。

作文:这个时候总算把作文架构理清楚了,我去年的状态是,看到作文题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后来我结合笔记,每看一篇范文(范文是徐老师以前发的)就把好的表达记下来,记录一段时间后形成了一个百搭的素材库,然后再渐渐组合成自己的模板。备考期间我一共练了10篇作文,到后面三四篇就固定使用一个模板,把它练熟。后期使用了徐老师的《德福考前必备写作》,很好地帮我搞清楚四种类型作文的判别标准和基本写法(之前我一直都搞不清那四种有什么区别),在这本书里也学到了很多好的表达,一律收到素材库里可以丰富句子类型。

阅读:最后半个月我用的《新求精德福备考教程阅读训练》这本书,虽然此书有点放大了德福阅读抠细节的特点,导致做下来常常只有50%的正确率,但是很好地锻炼了我对细节的执着,保证点点完全对应才是正确答案。另外我每天看一篇Zeit-Wissen板块,一篇Wissenschaft.de的文章,前者用词比较媒体化,后者是科技文献,分别契合阅读的二三篇。尤其是Wissenschaft.de,很多时候在讲解做一个研究,怎么设置实验、得出结论,简直与第三篇一模一样。我的习惯是看了文章之后尝试自己复述文章大意,可以很好地积累词汇、练习口语表达,比较难复述的时候就把关键句子念一遍,说出来的效果比只看要好很多。

听力:听力用的徐老师的《德福考前必备听力》,练习的时候严格按考试状态做题,比如等到声音里说text1再开始看第一篇的题目。作完之后把听力原文看一遍然后再听一遍,尝试准确捕捉信号词。另外,这本书里每篇听力后面都有生词表,我每天都把前面所有的单词复习一遍,这样到最后就像滚雪球一样,效果比较显著。我发现其实大部分文章都能听懂,但是记录速度不够快,而且有时候十分纠结某个单词的拼写,导致后面内容都漏过去了。于是我在平时练习中加入了速记,在itunes里选Dradio-Bildungund Wissenchaft,每天都会有三四篇新文章,内容与校园相关,很适合作为听力素材,我每天拿这三四篇来练速记。另外,itunes里有非常丰富的素材可以练听力,比如Dradiowissen-Update和Dradiowissen-Zeitmaschine,可以作为午后休闲时段听力磨耳朵。另外推荐ZDF的Logo!,这是个少儿新闻节目,(男主播好帅╮(╯▽╰)╭)用词比较简单,很容易懂,而且新闻中还会用有趣的卡通来解释一个严肃事件。还有ZDFzoom,关注社会热点问题;Quarks&Co,科技类节目,探讨人和科技的关系,主持人语速很合适,话题与听力第三篇比较类似,强烈推荐!

口语:口语全程都只用了徐老师的课堂笔记作为练习素材,没有参考其他任何资料。这次考试感觉口语说得不太好,竟然也有5分,可见牢牢掌握徐老师上课的素材足以应对德福口语考试。另外,我备考3月份考试时,明显感觉口语更流畅了,可以只写几个核心词汇,然后自由地组织语句,也并不逐字逐句参照模板了,这个飞跃应该是平时多看多听积累的结果,只是回答的整体结构还是要以老师的模板为主,因为这代表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

非常有意思的事是,在同一天之内看Zeit、Wissenschaft.de、Logo!、Dradio,有时候会看到同一个新闻,想必是当天的重磅新闻,所以所有节目都会说一下,这样同一件事以三四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听说读写都会有帮助。或者是刚刚在看Zeit文章遇到的生僻单词,就会出现在听力和德福阅读题中,简直是全方位的复习,很容易掌握新单词。

Tips:itunes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安装PC版,没有苹果产品的小伙伴也可以愉快地使用里面的海量资源啦~另外推荐手机上可以安个“每日德语听力”,可以听Deutsche Welle、Dradio和Slowgerman的文章,而且还有原文,适合在公交上磨耳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6-27 04:28 , Processed in 0.0778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