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0|回复: 0

再会德意志--莱比锡大学交流心得 --中国人民大学 刘姗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会德意志--莱比锡大学交流心得    --中国人民大学 刘姗姗

本文摘自《AUF DEUTSCH》2014年冬季刊,免费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o6OFJrc

距离第一次去德国交流三年后,今年终于又等来了交流的机会,这几乎是研究生生活中最让我期待的事情了。这次交流的学校是莱比锡大学。不像本科时有统一的组织,很多事其实是头一次自己做,也有了更多新的体会。

行前

出国的手续虽然繁琐,但相较于留学生,各机构对于交流生还是宽容很多的。APS仅需递交相关材料,签证面谈也都是很基本的个人情况问题,不涉及对学术水平的考核。最终从汇出保证金至拿到银行账号花去三周,从递签到收到签证大约四周,比官方公布的预计时间都是要快很多的。
国内的手续只要细心谨慎就能顺利办完,真正麻烦的是与交流学校相关的程序。由于时差和距离,再加上德国人对程序的坚持,一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手续也被拖延很久。交流名单四月初就已经提交,但莱大的纸质版通知书在老师催促了三四遍的情况下直到六月末才到达,是人大几所交流学校中来的最晚的,直接影响了我们的递签预约。宿舍申请结果也是迟迟不来,八月底的一天,经过四个月的等待后,我终于收到了宿舍申请的确认邮件,放下了行前心中的最后一块大石。由于领取宿舍钥匙的时间仅到每天的下午两点,而法兰克福机场到莱比锡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这意味着初到的行程将非常紧张。于是我发邮件询问可否由已经在莱比锡的师妹代领钥匙,得到的回复是非常明确的“仅由本人领取”。规定就是规定,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刚从飞机下来,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巨大的行李箱。只好托同学买了早上五点出发去莱比锡的火车票,累一些总是比露宿街头要好的。

初到


十月一日在好友的陪伴下来到了莱比锡,还好是个大晴天,不会给行程增加更多的不便。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后,我们先来到了办理宿舍手续的地方,没想到有许多人在等待,挤满了窄窄的走廊,直到工作时间结束前半小时才轮到了我。进办公室后才发现,这里只是交押金的地方,钥匙要到各宿舍的宿管那里才能领取到,而此时距离宿管下班也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于是我们也顾不上拿行李,匆匆忙忙赶到宿舍,总算顺利拿到了钥匙。
接下来我们返回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学校的接待相当周到,负责的学生可以说德语和英语,每个人都会发一个大礼包,里面有本子、圆珠笔、小零食和优惠兑换券,在海德堡念书的朋友感叹莱比锡果然是大城市,自己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但是办理注册的时候又有了周折。我在国内的时候已经汇了注册费,但是德国的银行扣除了五欧手续费,导致我的金额不足,无法领取注册证明,而注册证明在户口登记、延签、签房屋合同等一系列手续中都是必须出示的证明,并且我也无法使用学生证乘坐共用交通、借书和用餐。我在当天立刻汇足了钱,但还是要等十天才能拿到证明。还好其他手续不是那么急迫,而学校有一种临时卡,可以用于交通和用餐,使这十天也不是那么难过。
拿到了盖章的户口登记表后,德意志银行才会给开户。大约两个星期内会收到银行卡、密码信、网银密码信、网银动态密码信四封邮件,有了这些就基本能像在国内一样方便的买东西了。但最好还是有一张信用卡,有些网站只接受信用卡消费。不少同学带了国内的信用卡过来,但有些机构是只接收欧元卡的。我是在这边申请的卢森堡一家银行的欧元卡,名为Gebührenfrei MasterCard Gold。上次交流结束的时候注销了,这次银行直接又把原卡激活发给了我,整个过程不过两周。这家可以全球免费刷卡,只要不取现并按时还款就不会有额外收费。我被巴克莱卡和亚马逊信用卡都拒绝过,这是唯一一家看我填了零收入还顺利发卡的。

生活

这次我还是从国内带了一些生活用品来,比如衣架、擀面杖、小蒸锅、保温杯等等,但是来到这边发现除了被褥较贵(宜家不太薄的被芯卖20欧起),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买到经济实惠的,比如Mäc-Geiz卖的平底锅便宜的三欧左右,碗盘等餐具也都有只卖一欧两欧的。洗化用品尤其是德国本土的妮维雅和施华蔻等品牌比国内划算许多,一瓶250毫升的洗发水不到2.5欧,200毫升的洗面奶不到3欧,防晒霜、面霜、爽肤水、护手霜等都能找到定价1到3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Rossmann和dm的彩妆产品更是种类繁多又可以随便试用,女孩子尽可以把化妆包留在国内。当然从绝对值来讲从国内带还是便宜一些,但是零零总总加起来也省不了两三百元人民币,所以当妈妈费力地想往行李箱里多塞一些日用品的时候,好好劝劝她!
吃的方面,大家普遍表示德国菜不好吃,所以都是坚持自己在家做饭。德国自然是土豆最便宜,而且都是大袋装,最小的包装也有2千克。真觉得应该成立一个买土豆联盟,因为每次都赶不及在土豆发芽之前吃完。洋葱、菜椒、西红柿、花菜、生菜、茄子是我们比较常买的几样菜,价格都还算合理。这边的肉价与国内比其实差不多,鸡肉会特别便宜,但是保质期也相对较短,一般只有四五天。酸奶、牛奶和巧克力会有各种价位,品质有保证。喜欢蛋糕和披萨的,在超市的冰柜里就能买到各种口味,如果家里有烤箱就可以DIY了。太想念家里的味道的话,亚超的中国产品一般都齐全,方便面、老干妈、豆瓣酱、火锅底料和各种调料等等都能找到,价格是比国内高不少,但是与德国的同类商品比是差不多的,虽然贵的吃不起,但也别节省的委屈了自己。

学习


学期正式开始前会有一个引导周,每个系都会上一堂指南课,指导新生如何选课。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莱大的选课系统。国内的选课系统中课程名称、开设院系、开课老师、上课地点时间都是一目了然,操作也简单,莱大却是每个学院每个系都有不同的链接,一部分在某一个选课系统,一部分在另一个,剩下的则在各自学院的网站。阅读课程详情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动辄七八十页让人叫苦不迭。
我选了三门课,每一门都是不同的系统。德语文学的课是由开课老师签字选的——因为我们是交流生,需要到系里的国际交流办公室索取表格,由开课老师同意签字后才能选课;我选德语文学的课时很顺利,老师爽快的签了字,但是我的同学却被另一门课的老师拒绝了,理由是那门课太难了,从来没有交流生坚持下来过。老师们都有自己的原则和个性,没有选课的学生是可以被老师随时请出去的,哪怕有座位也不能像国内那样随便旁听。另一门古希腊语是语言中心开的课,莱大学生可以免费上,外校则需缴费。语言中心的课有单独的网站,不受交流生身份的限制,可以在线报名。而为外国学生开设的德语语言课程是先通过分级考试,再现场报名选上的。
        我是古希腊语课班里唯一一个外国人。选这门课一是因为与本校的一门选修课匹配,便于转换学分;二是觉得能和其他同学从同一起跑线开始,不会因为语言水平问题导致比别人学得慢。上了第一节课才发现,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学过拉丁语,老师也兼拉丁语的课,上课不时会把两种语言联系起来串讲。还有很多同学专业是神学,而我们的教材内容不少取自圣经,他们只要看开头的几个词就知道内容是什么了。还好老师很照顾我,一些知识点会特意给我解释一遍。因为担心上课吃力,我每节课都会尽量细致地预习,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有准备,但有时还是连问题本身都不理解。经过一个月左右对老师语音语速及教学方法的适应,才能比较自如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看班上的德国同学们回答的情况,多半是一点都没有提前看书,但也能回答出个大概。除了本身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优势就在于积极大胆,老师提问后,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毫不犹豫地举手,有不同的意见也一定会马上表达。另一方面,除非是语法方面比较绝对的问题,老师从来不会否定学生的答案,有一回全班一起与老师辩论,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两种答案都被保留。这样的课堂模式无疑与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本来还选了另一门语言课,是德语语法,班里的学生在分级考试中都考到了85分以上,他们来自波兰、捷克、法国、芬兰等等, 口语都是流利又清晰,但是到实际练习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词汇量相当小,一些我看来极为基础的词汇对他们却非常陌生,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向老师提问了一个我们大一大二就学过的词,老师花了半节课的时间在解释词汇,最后我因为觉得浪费时间而选择了退课。
虽然词汇量相差不小,但国内百分之八十同等学力的学生恐怕都无法达到他们的口语水平。我想这就是语言环境和背景的差异。欧洲语言之间的差异相较于它们与汉语的差异还是要小很多,相似的文化背景和语法体系使他们相互交流或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更加轻松,连我在火车站碰到的骗子都能使用三种语言。学习古希腊语的时候更是感受到其与德语的相通点之多,若是没有德语语法的基础,在不考虑德语授课的情况下,仅古希腊语的语法构成就是几乎无法理解的。开课不到两个月,每周三节课,却已经讲完了国内用两个学期才讲完的语法知识。而班上的大部分学生还同时在学习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掌握三四门语言并不稀奇。不过这段距离并不是无法跨越的。还记得本科时全班一起出国交流、参加学校的DSH考试,出分后老师亲口跟我们说谢谢,因为我们提高了全校的平均分。国内多年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的负担不小,但是也让我们锻炼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努力也几乎成了一种本能。除非是不想跑,否则没有追赶不上的道理。
到莱比锡之前,我心里还是有一些对东德的成见和担心,但这些在我踏出火车站的那一刻就烟消云散。俯拾皆是的巴洛克式建筑,随处可见的街头音乐人,甚至迷路遇到的美景都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里。这里的人民不如南德那般热情,但也都温文有礼。东德历史的那段苦难与光辉是莱比锡市民骄傲的徽章,他们因为珍视这份亲手争取到的自由而更热爱他们的城市。而我只能在这里停留五个月,唯有尽力烙印每一刻记忆。


本文作者2009年-201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13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现于莱比锡大学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9-28 04:49 , Processed in 0.0899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