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远方是一个遥远的梦。总习惯在县城的小路上欢腾蹦跳,细碎石子路,高低爽脚,却也难免想闻闻柏油大马路的味道;总喜欢在自家的阳台上踮脚眺望,山清水秀丽,目悦神怡,却也总想听听立交桥上的车来车往。生于蜀地僻壤,不知前程梦想,偶坐三轮车上,听着那铃儿叮叮铛,心不自觉飘向了远方……
若干年后,置身于首都闹市,闻惯了柏油马路的沥青味道,看惯了西直门立交的蜿蜒盘绕,又一次经过五道口,这个有“宇宙中心”戏称的地方,心中莫名飘起毛主席说过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既守着我们的世界,何不趁青春年少,收拾好行囊,去向远方,尝尝世界的味道?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敏感词语就最讲认真”楼主虽本科期间未能如愿入党,但并不能抹杀楼主身上那股认真劲儿。对于认准了的事情,一定是锱铢必较,觉不姑息。高中时候喜欢上网球,对于“科赫尔斯奇雷伯(Kohlschreiber)”这类让旁人咬牙切齿的神奇译名,楼主那叫一个信手拈来,言语中还略带腔调,惹得朋友惊呼不已;大学时候爱上科研,吃一顿平常的午饭也会掐准时间,必定卡在食堂错峰后pcr扩增间,引得师兄感叹连连;上德语班后认准了德国,闲暇空时必定稳坐图书馆,专英书籍尽数阅览,图像笔记脑中焊,APS自然轻松愉快,忙而不乱。翻过APS审核这个坎,楼主又回到了德语学习这个老大难。言至此,楼主略感情何以堪。纵有七巧玲珑心,却也难以捉摸透个中奥妙,当100个学时被暑期实习所拖累,楼主彻底沦为了德语学习的阶下囚。彼时整天哼着《Ich Liebe diese Tag》,忽觉此歌甚具特色,一会儿德语一会儿英语,哼起来倒还朗朗上口;隔几天看一个视频,里面唱《Just one last dance》的sara corner操着一口流利英语活灵活现地当着节目嘉宾点;年底陪朋友听新东方搞得雅思发布会,惊讶于德国是全球雅思均分最高的国家,听说读写门门超七,一副妈妈从来也不用担心我的英语的样子;再后来德语班外出玩耍,发现声称“一点英语也不会”的外教和各色coach surfers勾搭嬉戏,用的自然也是最Internationale的Englisch!谈不上三观崩塌,但楼主也不禁反思:是不是在学习德语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何而出发?
与其一上来便同德语死磕,欲在一年内拼个你死我活攻之而后快,不如先冷静地分析清楚局势,制定适合自身的策略。战争讲究战术,留学亦然。回想高考前研究考试大纲那会儿,一对一,二对二,照方子抓药,那必然是药到病除。并非如法炮制,却未必没有半分此种意思,楼主遍访各大官网论坛,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留德大纲。诸如课程匹配度、学业成绩等勿用多谈,就入学语言要求此项,德语就并非唯一的可能。楼主本科食品专业,数理化生基础厚实,尤其是化学与生物,显而易见地体现在了成绩单上。结合自身的课程设置,楼主换着各关键词在搜索引擎里精挑细选:food、nutrition、bio、agri、chemistry、water……最后发现,对口专业Uni凤毛麟角,除此以外,一些农学、林学、环境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项目也满足其入学要求。就语言来说,若楼主死磕德语,TUM5.31前要求提交语言成绩,Bonn上一届没招,Hohenheim改为英语,食品化学基本都拒或发本科Zu……一言以蔽之,即楼主若不能在5月以前考出合格的TestDaf或DSH成绩冲击TUM,很有可能在焦虑中惴惴不安到九月也一无所获,从头再来。楼主当下立断,既然已报德语班,就必须两手都要抓,而且最好两手都要硬。当然,硬不硬不由楼主决定,大学满意了,微软也是硬,大家都高兴。话留于此,因为楼主最终就是凭着一个自己都觉着羞羞的微软的雅思成绩硬气地拿到了心仪专业的Zu,一发即中,毫不拖沓。
Universitaet Hohenheim和楼主本科的大学有三十多年的合作历史,堪称中德学术合作的佳话。德国大学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质朴低调,或许小到让旁人觉得不成气候,你却总能在千头万绪中找寻到那些与你有关的蛛丝马迹,一丝一弦扣入心悬,仿佛命中注定却冥冥中若即若离。楼主初识Hohenheim,只因在引擎中搜到EnviroFood这个名字中带有Food却是彻头彻尾的农学与生态学交叉的项目。例行的邮件咨询,三言两语下来,却倍添亲切与好感。这是一种阔别四年浑然天成的热情洋溢,一种忠于自我无心他议的小资格调,一种久在闺阁稍有露面的清新脱俗,一种散落江湖蓦然相识的心跳加速。好家伙!至此,楼主寄出了人生的第一封DHL,目的地:University of Hohenheim, 70593 Stuttgart, Germany。寄出快件的同时,心中暗自吼了声:Viele Spass!但认真严谨如楼主,其实心中基本已有数。专业契合正中项目要求,211、985妥妥的,推荐信牛牛的,成绩硬硬的,微软也只能是那6.0的踩线雅思成绩。但所谓微软也只是旁人的眼光,够不够用得学校说了算。楼主遍寻项目录取规则,并未见到选拔排序标准有雅思成绩一项,感情只要达标就合格,压根儿不占筛选比重。更大的利好是录取名额明确规定:50%EU,50% non-EU,对半开的non-EU指标简直是极度令人发指的宽松。当然,给出参考的11/12学年40/201的录取率难免让人心有余悸,但楼主时常自勉:噢噢,天晓得,这201中有多少non-EU的呢?
彼时寄出了申请材料的楼主躁动而敏感,好似怀春的少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闲来无事便打听搜集与Hohenheim有关的信息:原来某前任与现任校长以及若干牛教都与Hohenheim有不解之缘,原来两校合作如此之久,原来Hohenheim农学全德首屈一指,原来……楼主惊呆了的同时却也难以专情于斯,毕竟此番煎熬,总得给自己多留点希望,省得到头来一招不幸,全盘皆输。但楼主此时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因为对农学与生态学不甚熟悉,楼主翻阅EnviroFood课程设置总结出了几个关键词,并搜到了《the agri-environment》这本类似于导论的书并且成功搞到了电子版。才阅读完前言,楼主就觉得生态学是一门让人难以拒绝的学科,其很多现象与解释完全能投影与映射到企业、社会甚至生活,让人受益匪浅。同时,楼主本科四年了解了农产品贮藏与食品加工的食品链条下游生产,厌倦了极端考验耐心的微观实验的同时,也很希望窥探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全貌,尤其是自大四以来楼主就怀有“到工农中去,滚他一身泥巴!全世界什么最干净?泥巴!”的想法。至此看来EnviroFood简直就是我的菜,我需要他,若他是男嘉宾,我誓必为他转身!哦,不,是我誓必为他爆灯!
等待着,煎熬着,Hohenheim的Zu果然如约定好一般飘然而至。一开始是四月的录取邮件,然后是五月的纸质Zu。最中意的也是来的最早的,如此美好的结局让楼主着实有些猝不及防。据父亲说卧病的母亲得知楼主被录取的那天一口气自己爬到了六楼,连喝粥都更有劲儿了。现在想来,真得感谢自己的较真,感谢自己清醒的头脑与积极主动的态度。若当初真抱有那种典型的过了德语考试,申请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心态,若真是一副凡事不求甚解,任他人催促打理的态度。时至今日,有的人,恐怕走也是牵肠挂肚,不得安稳;有的事,只怕再有时间,也只能抱憾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