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45|回复: 1

【我的留德路III征文】圣诞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6 13: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诞游记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不是一个擅长写记叙文的人,也不喜欢断断续续地写文章。所以,我以前的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甚至写完以后都不会很细心得去斟酌用词。起初,我也是抱着这样的“胆气”动笔。然而,当我写了千把字之后,我发现,一个晚上写不完这样的一篇游记,我发现我在归途的火车上列下的提纲根本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我写下的都是一推推流水账般的文字。于是,我前所未有地开始大段删除文字,修改错字,考虑修辞——这绝对是煎熬。但是,当我自己下定决心要写完这篇游记,这篇文章还是存活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花如此长的时间写如此长、如此散的文章,有记叙偶遇,也有见景生情。不过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知道,这篇游记肯定能完成。毕竟,旅行是一种经历,而静下心回顾旅行是再一次的体验,前者开阔眼界,后者丰富心灵。当我用尚显羸弱的笔力,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时候,我知道已经成为了一个更棒的自己。



山河城市录

慕尼黑工大的海报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城市中矗立的教堂顶和远方连绵的阿尔卑斯雪山。某种意义上,那张照片像是一种指引,诉说着这方水土养育的建筑和有他们装点的山川。



伊萨河的秘密

比起多瑙与莱茵,这条河流太窄、太短、太默默无闻。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她湍急地流淌。与孕育着周边城市的大河不同,在我眼里,伊萨河有着一种神秘而独特的魔力。坐着有轨电车穿过伊萨河,你会发现慕尼黑的另外一面,这是一片游人不太涉足的区域。这里,不再是中央火车站周围那般混乱的外来人口集散地,也不拥有市中心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杰作。在这个本该热闹的午后,铺着石砖的小巷也像咖啡店里慵懒的当地人一样,享受着金色的斜阳下冬日里的恬静和暖意。我是下午去的那儿,当然也端详了伊萨河,在河岸公园里漫步的时候,听到的只有河水在人造坝体上嘈杂而不断的冲刷声。作为游客,我感谢这样的嘈杂,以及这条湍流。因为她的存在,为慕尼黑这个浮华的都市保留了一丝纯真和温柔。河上的桥,不长,却似跨过了一到魔力的屏障。她连接着两个慕尼黑,一个如华服炫美,牢牢吸引你的目光;一个似白绸温柔,深深打动你的心灵。



雪山的境界

出发之前,一个好友告诉我,她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坐着火车在阿尔卑斯山脚下驰骋。很幸运,我如她梦想中的一般,坐着火车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脚下。群山原本是冰冷的青灰色,可山峰上的积雪的纯白,让这环绕着的披露锋芒多了份柔情。这雪山下的土地里孕育出的音乐家们,就是最好的证明。游览在山间的国度,更像是自然的探源之旅。杜塞尔多夫那条气势磅礴的莱茵河,在他的源头,就如同母亲的怀抱里的孩童一般,湍急的水流是年少的嬉闹,窄窄的河面是尚未硬朗的肩膀。在眼里,雪山是一种境界,巍峨的姿态端详着,她孕育出,而在她眼里又如此渺小的这一方水土。



汽车博物馆

城市中的博物馆绝对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此行因为行程的原因,参观的博物馆不多。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斯图加特的两个汽车博物馆。保时捷展示了从1948年以来的各种车型,主要以赛车为主,让游客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惊叹于工程师们巧夺天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简单来讲,保时捷博物馆的亮点在于设计和创新。那么奔驰博物馆呢?我的答案是:历史和时代。戴姆勒公司在这个博物馆里面就做了一件事情,他们将自己公司、自己品牌发展和这个时代紧紧结合起来。在奔驰博物馆里,人们能看到极具现代主义想象力的工业产品设计远不如保时捷的多,不过从展品中,游客们更多地感受到了伴随着时代兴衰的沧桑感。当走过挂着标志不同时代照片的回廊时,我的耳畔回响过引擎的轰鸣,这些工业革命的产物,正是它们的不停歇,驱动着社会一次次的变革。我想,人们不能简单得评判哪个博物馆更好。不过,作为一个喜欢并且了解欧洲历史的人,我更钟情于后者。

在初中时候,我对汽车是那样狂热,然而,渐渐地我以为不会再对汽车感兴趣了。漫步在这两个博物馆里的时候,我意识到那是一个错误,看到排在一起的赛车如在跑道上蓄势待发,心灵深处那股平静已久的波涛,刹那间汹涌起来。坐在驾驶模拟器里面的五分钟,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伴着模拟的颠簸疯狂地呼喊着。哦,男人的灵魂永远有一部分属于汽车。



人物志

因为说不清的缘分,冥冥之中,人会有奇遇。那些旅途上遇到的人,尽管多是过客,然而带给我的总是惊喜。



火车上邂逅

请允许我以一个女子的故事,开始这部分的讲述。在去天鹅堡的火车上,我和志津面对面靠窗坐着,旁边各留着个空位。因为火车还没开,所以也就等着,心里暗自盼望能来两个人一起聊聊天。不幸的是,一队队的中国女生从我们边上走过。眼看火车就要开了,忽然出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女生,坐在我边上。真的不能确定她来自哪儿,但也不能就这么干坐着吧。所以,便壮着胆子,用我蹩脚的英语开始对话。这里还得感谢志津,女生们一聊起韩剧来,韩国姑娘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期间,我们了解到姑娘的身世:出生在法国,长大在韩国,现在读的是法兰西文学,在法国做交换生。小姑娘除了没有整容痕迹的美貌外,还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在她讲完自己的身世后,我很自然地询问她的国籍。姑娘的表情霎时变得严肃而坚定——“我‘选择’韩国。”;其次,在女生们讲韩剧的时候,我表示我看过《明成皇后》,姑娘教了我“明成皇后”的韩语,还着重告诉我,她是被日本人杀害的。于是乎,我又问道,对日本人的感情上,我们是不是一样。姑娘又一次用那么坚定的表情给我肯定的回答。整整两个小时的车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如果她是个新潮的女孩,或许我不会这么记得她。正式由于这份坚定与倔强,使得她在我脑海中意犹未尽。学文学、会法语又倔强的韩国女孩。很遗憾,在天鹅堡山下打个招呼后,我就没有再能遇到她。上下山路上,路遇日韩少女无数,只是再也无她。



意外的朋友

这个关于两个法国兄弟和一拨印度朋友的故事。两个法国人是我在斯图加特的青年旅馆遇到的,他们在前台咨询奔驰博物馆位置时候,我告诉他们边上有博物馆的小册子直接能取。而印度朋友当时跟我和志津在一起等从天鹅堡回火车站的大巴。我买了杯咖啡回来,看到有一个站着,我就把原来把放在凳子上的书包背起来,让他坐。其实这两个举动很简单,我也没在意很多,但是结果却很惊喜。

在斯图加特青旅第二天吃早饭时后,又遇到了那两个法国哥们,我跟他们说“Bonjour!”,他们讲“你好!”,其中一个还一个劲冲我喊“谢谢!”,我也回了句“merci!”。再讲到一起等车的印度兄弟。虽然我让座给他们,但是最后还是我坐下来。过了会儿,一个印度人主动和我们攀谈起来,虽然口音不好辨析,但是交流障碍还是不大。在等车期间,我们互相聊了聊他们在慕尼黑的工作,和我在不伦瑞克的学习。回去的路上,他们又恰好和我坐在一个车厢里,中途下车的时候,还有两个主动和我握手告别。

我感觉很棒。人与人会有文化背景的差异,但是人性是相通的。一个没有距离感的举动,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亲和力,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这,也正是能有意外朋友的原因。当然,别忘了告诉他们,你是中国人。



同行的德国人

在慕尼黑的宁芬堡宫参观和列支敦士登爬山的时候我们各遇到了一对德国夫妇。与他们一起结伴而行,让我们互相都感到欣喜。期间我们聊了很多,从文革到留学生,从核物理——一位结伴而行的老人退休前的工作——到老夫妇五十年的婚姻,从中国菜到国际化。生活上的话题能聊的差不多都聊了。在我心中这段经历是十几天的旅行中最值得留念的,一方面,在于他们的交流中,我知道到了他们对这个城市和国家,甚至中国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也让他们更多得了解了中国。回来以后,我也想过,身在欧洲大陆,去一个国家旅行是很方便,但是真的能像这样和当地的人们用当地的语言交谈的机会能有多少呢?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交流,是从深入了解她,融入她的最好方式。我不会忘记,当我告诉向我们指路的,说着蹩脚英语的老人,“您可以讲德语” 时,他语气里面舒畅,以及和慕尼黑餐厅的服务生聊起他们的球队是怎样指引着我来到这边土地时候,她眼中闪过的光芒。我很庆幸,因为我会德语,让我很深入地了解了游历的城市,尤其是我更加留恋的慕尼黑。



归来之前

在慕尼黑的青旅和台湾室友聊起来的时候,我不经意地想到了这么一句话,经过后期的加工整理,我就用它作为游记第一部分的结语吧:山河是城市的身躯,建筑是她的衣装,而人和人们用智慧创造的一切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灵魂。正如我们追求的伴侣,你会留恋她曼妙的身姿,会欣赏她华丽的衣着,然而,最终你选择她,还是因为你们在深入了解后,灵魂处的共鸣。这也就是我深深爱着慕尼黑的原因,正如我回来后和德国朋友讲的那样,尽管我已经到过了安联球场,到过了慕尼黑,但是她永远都是我梦想中的城市。
发表于 2013-8-11 09: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5-2-17 01:31 , Processed in 0.07842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