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9|回复: 2

赵冠男德福满分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6 2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参加了2012年4月在中国举行的德福考试,最后获得了满分20分的成绩。此前,我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断续在北京歌德学院参加了A1至B2课程的学习,为考前的德语听说读写能力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具体计算的话,A1为200学时,A2为150学时,B1为200学时,B2为400学时,合计950学时。除此以外,我也尽量拿出学校课业之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课后复习与巩固,因此总学时算是符合了参加德福考试的条件——1000学时德语学习基础。

之后经过寒假休息,参加了莱茵于2月10日开始的德福强化准备班,授课老师是徐立华老师。此前对德福考试的考试形式及题型一无所知,所以这里要提醒广大初次参加考试的同学们,上考试准备班之前还是要自己熟悉一下考试规则和题型的,否则在课程初期难免有点一头雾水,影响听课效果。强化班为期15天,基本按照听说读写四块对考试技巧及常考题型进行了讲解和课堂训练。这种授课方式由于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与我之前在歌德学院参加的课程基本没有可比性。我在参加课程中和之后的自行准备阶段基本是以做题为主,与之前根据教材学习德语的模式区别较大。

参与课程期间由于强度较大,我每天回去以后吃过晚饭会先完成布置的作文,作文较为耗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常常写得非常疲惫,基本要3小时以上。当时考虑还有一个多月自己准备的时间也没有过于压迫自己,还有时间就做点听力,没时间就睡了。最后课程快结束时的基本情况是,作文知道要写什么了,但还未形成自己的组织体系。听力一直靠在歌德训练的老本,没有特别加以练习,但是基本熟悉了题型,知道了主观题应该写什么、怎么写。阅读在课下几乎没有练习,课堂练习时发挥不太稳定。口语只抄了笔记,因为课下没有练习所以一直没有消化,轮到课堂录音基本上就是惨不忍闻。

课程结束之后我自己制定了一些学习计划,这里分听说读写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阅读】

阅读我就用了上课发的真题(黄皮)和内参(蓝皮)。我的习惯是每天做2-3篇,不计时。每篇分开做,当做考试一样不查字典做完一篇然后对答案,有错的就找出错误原因并标注以便再次检查。第二遍精读,看句子结构查生词,力图每句都懂。第三遍再通读一遍就完了。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统计错误率,第一篇基本不错,后两篇每篇最多2个错。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要有耐心。生词查得多了就发现常常见到某些词,慢慢的反应就快了。出现频率不高的生词也不大需要刻意去背,因为考试时总有生词,联系上下文即可,要克服恐惧心理。另外,做完阅读的第二天我会晨读一下昨天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我不计时是因为我上考试班初期时只要正常情况都不会超时,所以这点要根据个人情况慎采。

【听力】

听力材料我也是只用了课上的资料,虽然徐老师也推荐了dradio,但是我只听过一两篇就因为没时间而作罢。听力跟阅读类似,H1、H2听一遍对答案,错的地方再听一次或检查书写漏洞,记录错误原因,还不明白就看原文。大部分时候H1错不过2个,H2也是1—2个,H3很多时候是书写问题,自己没法判分。听第二遍遇到听不出的看原文。第三遍精读听力原文,查词。H3听两遍,其后步骤同上。我觉得听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坚持练习,不求回报的坚持练习),而且常常使人产生挫败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有一个误区需要大家避免,不要试图在听的时候听清每一句中的每一个词乃至能复述能回忆原文,这是不可能的。对H1、H2、H3而言审题非常非常重要,要圈出关键词汇,争取对题目出现位置有所预计,并听懂那一部分的大意。我对听力原文的精读也不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毫无遗漏的听到了每一个词,而是为了熟悉听力中常出现的词汇和句型,以便在之后的听力练习中能够更快的识别。同阅读一样,隔天早上我会对听力原文做跟读或者朗读。有一个小建议,觉得德福听力太快的同学可以多做做跟读,材料不限(但是dradio有点费劲,而且生词太多),自己说得快听力反应也就快了。

【写作】

写作部分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模板,书我用的内参、老师范文和歌德的德福用书TrainingTestDaF,看范文分析思路、摘录佳句,另外也把TrainingTestDaF上的零碎练习做了。在课程中因为有老师可以批改,我基本还是写的比较随意的,以便暴露缺陷。数据描写部分老师讲了许多规则,每一次练习的时候都要仔细分析,这样次数多了就能较快反应上来该写哪些点。论证部分我基本上是想到一些点子就写了,稍微考虑一下句型。大家要珍惜上课时间多写作文啊!以后没人改了才郁闷!就这样我到结课算上只有数据描写的部分也才5篇吧,实在是太少了。后面自己复习的时候我首先解决了自己作文严重超时的问题。当时的我觉得数据描写最耗时,所以结课后一边复习课堂笔记,总结自己还不熟悉的数据描写句型,一边每天掐25分钟表写数据,最后大概是有10篇的样子。我挑的都是给出范文的题,好有个对比自己纠错。数据描写有眉目了之后我开始总结自己的作文模板,这个过程能够主要是参考几篇范文形成初稿,具体再在后面的审题练习中微调。论证部分我在准备时有些掉以轻心,因为掐表写论证对我而言蛮痛苦的,经常无言以对,所以大多时候我审完题就写个过渡、列列点子跟范文对比一下就结束,不具体展开。这点是个教训,考场上我最后剩十分钟写家乡那一段和结尾,差点写不完不说更谈不上回头检查低级错误。回忆起来还是对论证部分没有很好的分配时间,大家要吸取经验教训,作文还是要整篇掐表好好练的。

【口语】

书就用了课上的笔记、真题和内参后面的真题。口语部分我觉得5分完全是仗了自己发音比较清晰的缘故。另外在歌德课上要求说得比较多,对开口没有恐惧心理。口语部分我一直拖到考前20天左右才开始弄,当时仍是对题型不甚清楚的状态,等于老师教的全还回去了……所以我一开始把TrainingTestDaF上的口语分每个题都看了一下,参考老师的课堂笔记每一题做个笔头总结。

M1很简单,参考老师给的例子再自己根据题目想几个套话,要说熟了,上去别影响心情。

M2拿着真题练着说说即可,对自己要求低点,遇到噎人的题准备点废话混完时间即可。一般题正常说,时间就满了。因为是日常口语,所以嗯啊、短句、单个词都无妨。

M3根据老师的模版按照自己说的习惯做微调,清楚步骤,把关键部分的句型说熟了,不求一套模版包揽所有题目(有点不现实)。每次在练习真题的时候想好要说的点,如果需要新的句型就加进模板里,最后题练多了就可以信手拈来,处变不惊。

M4和M6类似,靠话题总结,多练多说,注意联想。模版就几句话很简单,不用玩花样。主要是内容,正反两面都拿着真题去总结,写一写。我最初是拿了真题那本书上面5套做样本,把点子组织好写在纸上了,后来发现写长了。实际上在说的时候,如果说3点,每点有两个长句就够了,再多有时会超时。这个阶段的总结不是为了让你在考场上遇到题目时完全不用动脑(你总得针对题目说些别的),但是通过训练熟悉了说的步骤和分析方向,有时你能立即想到一点做下详细笔记,但另一点如果来不及就可以想想有没有已经练过的点子可以套用。

M5用模板,背点废话,遇到题目要有个基本观点,即你论点多的那个观点。常练,我一般是写几点,每点想到啥说啥。

M6图表一句话出来趋势。后面同M4,但遇到还要说Auswirkung的就更简单,因为每步可以说的更少,有什么点子一般一句话,这个可以写下来。说的时候随便搭配点例子什么的时间就满了。

M7同M5,背点废话,记下想到的点子,想到啥说啥。

我的口语在离考试20天时还处于书面准备状态,还在拖,最后还有10左右时才开始拿着内参上的真题开始找个角落掐表练,那个痛苦和紧张,所幸最后还是有点效果的(一共也就练了内参最后的7、8套,实在是练不完了)。所以同学们还是早点开始练口语吧,省得拖到最后备受心理摧残。记住一定要掐表练,倒计时的那种!带着纸笔,按照考试要求给出审题时间笔记时间再开说。另外,考试时我后面几题都是提前一点结束的,没有出现说不完的情况。



材料像这样过了一遍以后也临考了,后面我只是把以前阅读听力标红错过的地方又看了两遍。另外,单词我没有特意去背,老师给单词表看过4、5遍有个印象。这次4月的考试既没觉得简单也没觉得难,除了作文主题是写过的。其实考试准备就是个不求回报的过程,努力就行了,不用为结果惴惴不安。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能按时完成就是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2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德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考到德福满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2月在莱茵学习的同学有没有合租房的,请联系,电话133311736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9-28 10:16 , Processed in 0.08796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