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6-22 23: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自亚得里亚海吹来(下)
周四早晨,我们离开Zagreb, 坐我们的大巴来到著名的克罗地亚国家公园。这是一个极大的天然公园。有几条大大小小的瀑布贯穿其中,瀑布之下汇成清澈的湖水。那湖水的蓝不禁让我想起九寨沟的湖水。我们徒步,借舟,搭山间BUS饱缆天堂景色。
夜色之下我们驶向海边城市PULA。我们定的青年旅社就在海边,刚下车,大家都激动的呼叫着扑腾扑腾的跳下海。只是可惜不是沙滩是石子海滩。
接下来几天大家上午去逛城市,下午傍晚泡在海里。同行来的女生们都和其他女游客一样无上装,大胆的露出胸怀。我通常在海里扑腾一会就上岸戴上墨镜,外表道貌岸然,墨镜后淫荡的双眼四处扫荡。几天下来我已经被晒成了黑人同志,从郭富成晒成了古天乐: )(谁?谁拿鸡蛋砸我?)
最后一天我们坐船来到一个小海岛,这里是半开发状态,我们走了2个多小时才饶岛一周。没开发的那部分密密麻麻的起落好多海鸟。我们象探险一样四处搜索,可惜除了蛇,死鸟骨之外没什么惊奇的。没有爬满蛇蚁的前人的骷髅,也没有海盗遗失的宝物,更没有猿人泰山。
晚上,海边搭起台子,来了好多乐队,原来是抗议俄罗斯的大破油船在此加油,(还好不是中国的),并却给每个在抗议书上签名的游客免费的烤鱼和葡萄酒。看在香喷喷的烤鱼的面子上我当然大意直书谴责老毛子。有几个乐队还不错,特别是一个老头儿乐队,曲子居然很高亢。几个老头儿居然汗流浃背的连唱了好几首。
我拿着免费的葡萄酒和廉价的克罗地亚烟,来到海边。大海似在沉睡,而起伏的呼吸。爱尔兰作家丽贝加·韦斯特于1937年来到了巴尔干。在这里她写下了对自己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黑羔羊和灰猎鹰》。她所描写亚得里亚海沿岸的人文与故事充满我现在眼前这种宁静而内蕴的生机。与其他国家不同,那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由五个民族、三种宗教组成的国家。人们说一种语言,却使用拉丁和希腊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这种巨大的差异却在一种和谐中相处。与那个互相猜疑、派系分割、充满沙文主义的旧欧洲相比,南斯拉夫是一次民族和睦相处与互相容忍的成功试验。然而就在韦斯特在1940年出版自己的作品时,她所钟爱的南斯拉夫陷入了战火之中。在《黑羔羊和灰猎鹰》一书的献词中,韦斯特写道,“献给我在南斯拉夫那些正在死去或受到奴役的朋友们”。
谁在海边点起了火把,远处是欢唱的人群,眼前是夜色下波涛轻拍的大海,天上的星点相映海里的波光。弯月在丝丝云彩间若隐若现,仿佛在说,就这样吗?可以融化了吗?醉了吗?累了吗?开始思念了吗?好吗?
在回程的大巴上,我昏昏的听着耳机,收音台在播新闻。教皇今天抵达克罗地亚,伊拉克美国大兵打死了平民,德国经济一滑再滑,中国SARS已经控制住。打开CD,唐朝在唱:菊花过千年 古剑刺破云天 酒香伴战歌豪情弥漫 多少血肉之躯 多少风雪埋骨夜唐朝的猛士哦 纵马越蓝关 清冷月辉照英雄铠甲 苍凉夜色遮铁青群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