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V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2|回复: 2

【转帖】性在中国从何时开始变成一件坏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 1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围绕安全套的争论屡屡发生。围绕网络性用品商店的论争;围绕四城市开展试点的“百分之百安全套工程”的论争;围绕安全套自动销售机进入大学校园的论争;围绕某市公共汽车上安全套广告的论争;围绕安全套广告在传媒上解禁的论争等等。
  
安全套的功能一是防止怀孕,二是防止性病传播。对这样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类制品的使用,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争论呢?论争背后隐藏的逻辑实际上是对性的一个基本评价,即:性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性是应当肯定的还是应当否定的。
  
本来,一种商品为自己做广告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涉及安全套就起了争论呢?问题就出在安全套的广告会引起某种联想,即对性的联想。由于性被当作一件坏事,一件应当否定的事,对它的联想才变成了罪恶的、下流的、低贱的、不洁的、暧昧的。如果性是一件好事,一件应当肯定的事,它所引起的联想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性在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件坏事呢?阴阳和合在中国古代性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人的观念形态有着深刻的关系。按照中国文化的观念,男女之间的微观关系与天地之间的宏观关系相似,男女两性的交合就像天与地的交合。阴道是云,精子是雨。云雨结合、天地交合、男女交合的结果就是生命的孕育。因此,阴阳和合是生命之道,生存之道,它不仅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于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只是从宋明理学开始,官方的意识形态才开始把性看成坏事,把人的欲望和意志看成是和自然的规律相对立的。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下来,使我们丢掉了古代自然古朴的性文化。到了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极端时期,性的话语甚至从公众话语中完全消失,对性的隐匿、规避和恐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在“革命样板戏”中,任何能够引起性联想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都被扫荡得一干二净。《红灯记》中的祖孙三代革命者最终发现他们并无血缘关系,“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如果铁梅是李玉和所生,就容易引起李曾经有过性行为的联想,而这一联想会损害革命者的形象。
  
一旦我们将性是坏事这种陈旧的观念扭转过来,类似于如何处置安全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一种健康的性文化就可以建立起来,而人们的身体就能够得到最有力的保护,从而避免“因虚(观念)害实(利益)”的悲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情愿的怀孕和性病、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
本文地址:http://bbs.qq.com/cgi-bin/bbs/sh ... mp;gpc=3&ggpc=0
发表于 2007-3-3 13: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为你心爱的女人穿上嫁衣,请停下你解她衣扣的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BCDV网站,版权所有:北京佳景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 京ICP备1903794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322 |||| 工信查询网址: https://www.beian.miit.gov.cn )

GMT+8, 2024-6-17 22:23 , Processed in 0.07934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